汪洋
【摘 要】新時期如何改進體育課程教學,充分發揮其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是眾多高職體育教師思考的重要課題。文章從高職院校傳統教學模式下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弊端出發,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幾點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舉措,以供相關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 ?體育教育課程 ? ? 教學改革
高職體育課程是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其承擔著引領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任,同時也肩負著培養全面發展技術人才的歷史使命。可以說,高職體育教育在促進高職教育事業發展的道路上有著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這是由于一旦體育教學工作落實不到位,不僅會影響到學生體育鍛煉的力度,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還會進一步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健身習慣,不利于終身體育思想的樹立。鑒于此,作為從事高職體育教學工作的相關人員,應從當前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出發,積極開展創新體育教學思路的研究工作,以掌握先進的教育手段,開展多樣化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培養體育興趣,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其日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一、高職院校傳統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教育模式過于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從當前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實際來看,基本都設立了相應的授課課程。然而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學生仍在接受教師授予的機械化健身鍛煉方式,而自己能夠自主選擇的運動方式卻少之又少。在此授課模式下,教師嚴重忽略了學生 “學”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處于被動位置,機械化地接受。長此下去,不僅對師生之間的溝通和和諧關系造成惡劣影響,還會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厭惡心理,難以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
(二)體育教學理念陳舊,重理論而輕實踐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學生的“傳道者”,更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倡導教師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怎樣去學;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然而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更新,現有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學生的實踐應用相對被忽視,盡管絕大多數學生喜歡體育運動,然而由于對體育課堂的學習熱情不足,難以從根源上激發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新時期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舉措
(一)注重體育鍛煉宣傳,強化學生體育運動意識
不斷升華高職學生的體育運動思想意識,對全面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非常重要。意識產生動機,動機產生行徑,行徑指向目標,這是現代心理學揭示的根基內容。因此,作為一名高職體育教師,必須要脫離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思想的禁錮,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負責體育教學工作的教職人員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網站、論壇、校報等媒介,向學校師生開展陽關體育運動的宣傳活動,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意識到體育鍛煉活動對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生投身到體育鍛煉互動中去的積極性。
(二)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加強學生自主訓練
興趣作為人們的一項探索事物的認知傾向,其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要與大學生的興趣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激發與培養。傳統教學模式的體育課程授課模式脫離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導致學生對這種單一化的體育授課模式產生厭倦情緒,體育課程授課質量也逐步下降。為此,教師在開展授課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應加強學生自主訓練,把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空間留給學生,把呆板課堂生命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個體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訓練的實踐過程中提升體育運動技能。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開展一些靈活化的體育鍛煉項目,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并能在運動中學習,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自身的學習需要,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
(三)改進教學方法,確保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師示范、學生練習的單一授課模式已逐漸不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素質教育倡導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明確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學習促進者”的角色地位。為此,高職體育教師應對現行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認真的再思考,置身于體育學科教學實際,盡可能地引入適合高職學生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的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開放式教學、激勵式教學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體育運動的主動者,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課程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推進高職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學校必須要脫離傳統教育模式的禁錮,根據學校與學生的發展需要,不斷探索體育教育新方法、新舉措,深入鉆研科學的教育方法,注重學生的發展變化,進行體育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全面革新,以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育鍛煉能力,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桂芳.職業院校公共體育課問題分析及改革對策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2).
[2]尤海平.上海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02).
[3]曾永忠,董倫紅,趙蘇喆.高職體育課程內容體系設計與實施構想[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