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霞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著力于學生課外閱讀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可以奠定學生閱讀基礎,滋養閱讀熱情,從而真正為優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提供助力。
【關鍵詞】語文;課外閱讀;優化;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達到145萬字,這是我們語文老師硬性的教學任務。小學階段相對于初中、高中,課業負擔略微輕一些,有著很明顯的閱讀優勢。我們語文老師要明確這一點,抓住學生閱讀的黃金時間,讓學生海量閱讀,為學生開啟夢想、改變人生鋪路搭橋。在教學中,筆者下了一番功夫,研究了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積累了點滴經驗,與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分享。
一、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件事,老師逼迫著去做和學生自覺自愿地去做,后者的效果要比前者好上很多倍。所以,在對待課外閱讀這個問題上,我一直著力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愉悅閱讀,體會到閱讀的快樂,進而感悟學習的趣味,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采取的具體做法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一是開展課外知識競賽。競賽內容豐富多樣,有搶答,也有必答,有選擇,也有填空。必答題,比如請介紹一位你喜歡的外國兒童作家。搶答題,比如請舉例楊紅櫻的作品,并分析其中一個主人公。如果學生要參與這樣的競賽,涉獵面一定要廣,這就促使他們廣泛閱讀,細心做筆記。
二是舉辦演講比賽或是講故事比賽。比如,舉辦“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我最崇拜的偉人”等主題活動,學生需要細心閱讀寓言故事或是名人傳記類書籍,然后整理成文,再參加比賽。
三是組織學生討論熱門話題,比如神舟飛天、“兩會”、南水北調、“一帶一路”等。如果對這些熱點不了解,就不可能參與討論。所以這就迫使學生廣泛閱讀報紙雜志,留意時政新聞,養成讀報用報的好習慣。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注重積累,注重觀察,不斷養成廣泛閱讀的良好習慣。
四是開展傳統節日的系列活動。在我們班,每逢佳節,必有活動。比如端午節,節前發動學生大量收集資料?;顒訒r,可以講述端午節的由來,或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可以朗誦有關端午節的詩詞;可以以端午節為主題,辦豐富多彩的手抄報;還可以以端午節為契機,掀起愛國熱潮。
這些活動,都需要提前一周甚至一個月布置,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閱讀。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展示自我,所有的提前準備都是自愿的、主動的,積極性自然高漲。
二、把握課外閱讀的時機
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了興趣以后,我們還需要通過課堂這個主陣地,抓住時機,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條件、機會,進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如果每學期僅憑教材上的幾十篇課文,學生是完不成閱讀任務的。教材是例子,我們老師還要做好課內閱讀的鞏固與延伸,要適時根據教材內容給學生推薦課外讀物,設置懸念,誘導學生去自主閱讀。
一是可以建議學生閱讀類文。例如學習了《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引導學生閱讀類文《蕭伯納和小姑娘》;學完《海倫凱勒》,建議學生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二是可以鼓勵學生閱讀查找相關內容。例如學習了《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后,閱讀有關“宋慶齡的資料”“上海的知識”甚至“樟樹為什么不招蟲?”等相關內容。學習《天火之謎》時,閱讀有關“富蘭克林簡介”“雷暴的分類”“避雷針”等的資料。
三是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名著。例如教完《三顧茅廬》閱讀名著《三國演義》。學完《林沖棒打洪教頭》閱讀名著《水滸傳》。
結合教材安排的重點,引領學生精讀一篇課文后,教師可以以這篇課文為圓心,向四周發散,帶出多篇類似的課外文章,讓學生自覺主動去品味,在書海中暢游,大大地增加閱讀量。
三、推薦課外閱讀的內容
現在的圖書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雖然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很隨意,很盲目,不會選擇。讀書以看熱鬧,圖好玩為主,沒有目的,沒有計劃。像學生讀的比較多,而且喜歡讀。不能說這些書籍沒有營養,只能說孩子們讀了以后,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收獲不大。所以,老師引導學生選擇書籍就顯得很有必要,我們要適時向學生推薦、介紹優秀書目。
首先當推名著。一定要學生讀真正的書。作家的書,流傳已久的書,經典的書。名著是具有永恒價值的人類文化精品,對陶冶性情,涵養氣質,培養情趣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讀名著是讓學生高處學起,學會積累。語文課程標準上編著的各學段的名著,都要一一推薦給學生。最好限定時間,全班同讀一本書,便于討論交流。老師要適時組織活動,比如讀書筆記的展覽,名著批注展示等,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閱讀。
我還經常推薦學生看現代兒童作家的作品,比如冰心、楊紅櫻、曹文軒、秦文君等。他們的語言風格迥異,有的筆調風趣,像楊紅櫻;有的語言“現代化”,像秦文君;有的包含在痛苦中的美,像曹文軒;有的清新明麗,如冰心。學生讀了之后自然會吸收不同的營養滋液,步入真情永恒的經典世界。
總之,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有益補充,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重復提出,在語文教學方面如若叫學生做練習題,不如布置他們快樂的閱讀,在閱讀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是硬實的,也能經得起各種考驗,包括應試教育。我們語文老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的益處,認真安排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課外閱讀,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進而提高閱讀能力,增進語文素養。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