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閱
摘 要:結合到多所高校的工程管理專業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提出了加強工程管理專業應用性、職業型人才培養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工程管理;應用性;職業型;人才培養
背景:現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西部大開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國家加快能源、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將持續增長。社會對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加大,對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工程管理專業已經步入全國300多所高校,由于各高?;A差異較大,因此培養方案差異也較大,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一、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寬口徑與專業化之間的矛盾: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工程技術、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具有一定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在培養方案上,工程管理專業貫徹了國家關于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寬口徑、厚基礎”的基本思路。[2] 各高校在結合本校具體實際制定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時,要突出本校工程管理專業的特色,還得兼顧本科專業總學時設置的限制,最后往往導致培養方案“寬而不?!?。自然就產生了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寬口徑與市場人才需求的專業化之間的矛盾。
(二)傳統培養手段單一:多數高校的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仍以教師授課為主,加之少量的教學實踐環節(如實習和畢業設計)。教學手段較單一,多媒體課件往往成了電子版教材。工程管理專業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性都很強的專業,用這種傳統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更好的適應工作。
(三)課程體系設置與職業能力相脫節:目前,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普遍存在重專業基礎理論、輕實踐的現象, 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及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差,不利于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發展。
二、為指導全國高校更好地進行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科建設
1998年7月,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編制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對工程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做了如下基本規定: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的本科畢業生應是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三、根據社會需要培養相應的人才
(一)明確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育的目標。工程管理專業旨在培養既懂工程技術又懂項目管理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各院校應該突出本校工程管理專業的特色,在要求學生掌握工程技術類、管理類、經濟類和法律類四類平臺課程內容的同時,應強化工程類技術背景知識。
(二)制定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培養方案。各高校在專業培養方向選擇上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學校的辦學基礎選擇合適的培養方向,合理設置專業課課程體系。在優化課程體系中,要考慮每門課程所傳授的知識內容及層次遞進性,避免相互重復和顛倒次序,以提高每門課程及整個系統的效率制定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專業培養方案,爭取在某個領域和方向上辦出自己的鮮明特色。
(三)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我們用計算機和投影電視代替傳統的幻燈、錄像帶、掛圖的演示方式,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傳遞給學生的信息量,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教師可控制播放,邊看邊講,適當地解釋、舉例、提示。學看得有興趣,學習積極性也相應得以提高。
(四)舉辦專業講座,了解行業發展動態。為了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有部分高校定期在工程管理專業舉辦專業講座,加強學生對行業發展最新動態的了解,并邀請校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博士、工程管理專業人士為學生介紹行業發展動態、發展趨勢、職業能力及職業資格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
(五)突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諸多能力中,創新能力最為重要。學校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設計型、綜合型訓練項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重新制訂我校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計劃,實驗課程課內總學時由原來的108學時增加到160學時以上,提高了實驗課學時在課內總學時中所占比例;畢業設計由原來的4個設計題目變為
10個設計。
小結:綜上所述,工程管理專業是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專業。它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急需發展壯大的專業,它對提高我國建筑管理水平,促進建筑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專業發展到今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市場的需要,是學術研究的需要,是科學技術發展與創新的需要。我們應該保持并加快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所產生的不斷增長的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郭樹榮 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第18卷第5期
[2] 祝亞輝,佘渝娟,黃志玉.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