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儉
摘 要:作為體育教師,搞好師生關系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同時對課堂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因為學校的體育教學是以實踐課為主的,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的特殊課程,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師生共同配合。因此,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和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將產生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教學;師生關系;教學質量;因素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它闡明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與學生相互交往、相互配合,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作為體育教師,師生關系對你授課的教學效果影響很大。因為體育教學是以實踐課為主的一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學生互相配合,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將產生關鍵的作用。因此我就將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影響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因素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體育課的特殊性是影響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因素
體育教學是一門特殊的實踐學科,以鍛煉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為主題,并且是在室外特定的環境中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受到外界環境干擾的因素比較多,課堂紀律比其他學科的教學課堂秩序相對難以掌控,學生的思想情緒也相對難于駕馭,具有學生的活動空間大、活動密度強、轉移頻靈活性、開放性、多變性和室外上課的特點。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向學生講解技術動作要領和示范技能動作,而且還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身體練習,還要科學地安排學生的鍛煉強度密度,安排創新的組織教學方法,以及場地器材的合理使用等。充分地掌握體育課的特點,只有重視學生的主導地位,才能建立起融洽、健康的師生關系,才能夠在教學中形成和諧、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也就能夠順利地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
二、教學方法的落后是影響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因素
教學方法是體育教學活動中必要的因素,著名學者朱熹曾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可見,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是體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制約因素,更是教學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常常利用傳統、陳舊的教學方法,往往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只是一種單向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識的傳遞與交流,在教學中體育教師直接支配著整個教學過程,而教師彰顯自己的權威性和主導地位,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內心愿望的需求,把學生關在“逼迫順從、被迫鍛煉”的籠子中。如,在教學第三套廣播體操《放飛理想》時,一節課下來,只是教師的講解和師范,學生的模仿再模仿。而沒有挖掘,鉆研新穎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的心理、興趣、愛好、情感等方面的培養,很少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其在學習活動中的想法,很少從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內心情感出發,讓學生感到身心疲倦,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導致課堂紀律及教學效果不是很顯著。因此,體育課的教學設計、組織教學與練習的方法,應該注重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教法和練習方法,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的培養,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三、注重教師的自身修養是影響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因素
體育教師的品德修養和自身專業知識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應該以身立教,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作風到生活作風,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應該體現教師應有的文明風度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學生做好榜樣。另外,作為體育教師,在語言上,要講究藝術,不能簡單粗暴;在儀容儀表上,要端莊、大方、得體、美觀;在工作上,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在品格和情操上,要言行一致,遵紀守法,誠實正直,嚴于律己。用自己的品格影響學生的品質。再次,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使自身不斷地完善,課余時間,多讀教育論著,用心做筆記,注重積累,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積極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先進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平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創造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健康快樂地全面發展。
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是影響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因素
有些學生對體育缺乏興趣,對教師的授課不配合也是造成師生間沖突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現為師生間情緒、情感方面的對立或思想上的隔閡。反映在學生的學習態度上,則表現為學習的積極性下降或消極對抗行為的出現,嚴重地影響教學質量。少數同學對紀律缺乏正確的認識,自控能力差,體育基礎差,家庭的溺愛又導致自私,孤僻等心理發展變化,久而久之,便逐漸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意識,這些都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五、師生之間溝通交流是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
在體育教學中,師生間的矛盾多屬于客觀矛盾,但是,師生之間的偶爾沖突也是正常現象。沖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內心心理需求,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忽視了以快樂為主鍛煉學生身心健康的教學目標,從而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情緒、情感方面的對立,以及思想上的隔閡,甚至言語上的沖突,師生間缺乏溝通。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總希望能夠支配、控制學生,要求學生只有順從,接受自己的教學練習指導,來維護自身教師形象。但是,由于學生在生理、心理上仍處于尚未成熟和發展的過程中,希望自己在學習和行為方面能獲得更大的自由,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在體育課堂活動中不愿接受教師的過多壓制,造成緊張的課堂氣氛以及不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而言之,體育教師要注重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自己陳舊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自身修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思想品德,加強學生的感情溝通和交流,消除與學生的隔閡,在課堂上和體育活動的開展中,只有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組織、和諧的指導、科學的調節,才能按照體育活動的總體要求,合理組織和指導每個學生的行動,創造和諧健康的新型師生關系,才能保證學校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也就能夠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