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清
自2008年擔任班主任以來,我一直深受學生喜愛,家長認可,多次受到學校表彰,究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童心
“親其師,信其道。”在教育中,只有讓學生真正親近自己的班主任,這樣,學生才能敞開自己的心扉。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得以貫徹下去。那么,怎樣才能“親其師”呢?我認為最主要的是班主任本身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教育的藝術》中提到: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處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于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影響。
那么,班主任要怎樣保有一顆童心呢?
首先,在班主任和學生的日常交往中,要有一顆平等之心,帶著包容,面帶微笑,真誠地看待學生。
其次,要以兒童的視角去看待事情的發生、發展,去理解學生之間的交往。把自己從語言到行為變成一個真正的兒童。學生的年齡是十三四歲,我要比他們還小,這樣的交往,是不存在什么所謂的“代溝的”,學生才能向班主任敞開心扉,化解學生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
當然,班主任在心理上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把這作為管理班級的一種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日常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把教育理念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做到無為而治。
我帶過的幾屆學生中,班級紀律在學校各班級評比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學生懂事、努力、積極、向上。我想,主要是我采用了以上這種方式,跟學生交心,和他們打成一片。他們從來不怕我,但是不管我在不在,他們的表現都極好,他們把我當成了朋友,愿意按我的要求去做。在新接的班級中,有一個叫翟穎(化名)的學生,她家長曾跟我說過:“我孩子和我說‘我們老師真好,和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因此,作為班主任,擁有一顆童心非常重要。
二、愛心
巴金關于寫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寫作的最高技巧,就是不講技巧。如果把這句話套用到教育上,也是至理名言:教育的最高技巧,就是不講技巧。那么,教育不講技巧講什么?我認為,應該講愛心。誠然,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覆蓋面應該是全體學生,成績好的學生需要用愛心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用愛心去對待。這部分學生由于成績差,自信心不足,在班級屬于邊緣群體,更需要
關愛。
我曾有一個學生叫李嘉琪(化名),她成績不好,生性羞澀。有一次她生病沒有來上學,第二天,早上來上學進座位經過我身邊,我拉住她,問了句:“你怎么樣了,病好了嗎?”她當時點了點頭就回座位了。第二天她家長給我打電話:“孩子昨天回家激動的都哭了,說沒想到老師這么關心她。”這件事情給我很大震撼,對我來說,這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小事,卻引起學生內心這么大的反應。
感受到愛是快樂的,付出愛更是快樂的。作為班主任,首先要付出愛,“愛出者愛返”,這樣,愛就會在班級學生中傳遞,久而久之會形成一個和諧友愛的班集體。
三、責任心
什么是責任心?對班主任來說,既是日常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認真細致和絕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著眼于未來培養學生養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
1.人格品質的培養
班主任大概都聽到這樣幾句話,“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什么樣的班主任教出什么樣的學生”,這些都是強調“身教重于言傳”的重要性。
我曾教過一個叫隋暢(化名)的學生,在我眼里,她一直都算是按照老師要求做的學生,所以,我對她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關注。但她進入我帶的班級一年半之后,她的家長向我反饋:隋暢在小學時,在家里經常和家長頂撞,不按家長要求做,就是所謂的“問題學生”。在我班待了一學期之后,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但是第二學期開始變化明顯,到了第三學期,已經變成心疼父母、懂事、乖巧的孩子了。
我還教過一個學生叫楊崇進(化名),這孩子在小學時,他的家長施行棍棒教育政策,孩子被打得逆反了,戾氣嚴重,反抗一切權威,以至于他在課堂上隨便和老師頂嘴,嘲諷老師和同學等等。面對這樣一個棘手的學生,我先是利用班主任的身份“鎮住”他,讓他在課堂上不在搗亂,然后對他進行冷處理。他當時的狀態肯定是口服心不服,但是慢慢地,大約一個學期之后,他的眼光變得柔和了,主動和我親近,也肯把他的心里話告訴我,對周圍人的敵意也沒有那么明顯了。直到畢業前夕,我和他嘮嗑,我問他:“你覺得你這三年最大的變化是什么?”他笑了笑回答說:“心態變得平和多了。你忘了嗎,在初一時,咱倆還吵過一架。”
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定要行得正,做得正,這樣,才會給學生帶來正面的、積極的影響。
2.行為習慣的培養
我一直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認真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點對其一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認真學習的過程就是思維提高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學習認真的學生也是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等等。
所以,我一直強調學生一定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班級管理中,我一直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有助于學生向認真學習的學生轉化。
總之,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是繁忙而疲累的,但是在此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和學生相處帶給我的情感上的快樂和滿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為學生奉獻自我,為國家培養棟梁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王成富.班主任用真心、耐心從細節感染學生[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1(1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