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然(山東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青島 266590)
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于然
(山東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山東青島266590)
摘要:該文研究的是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問題。文章首先簡要分析了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優勢,然后又從學生學習的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三個階段入手,對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應用時,應注意的幾點問題,希望能夠借此為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多球訓練法乒乓球教學體育教學高校體育
多球訓練法是從日本女排教練大松博文的排球訓練方法中移植過來的一種乒乓球訓練方法。其自20世紀60年代,由原中國乒乓球隊的教練李仁蘇將引入乒乓球運動訓練領域之后,為我國乒乓球運動訓練質量的提高和我國乒乓球運動水平的提升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如今,乒乓球多球訓練法已經成為了各級乒乓球運動隊日常訓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運動訓練方法,但是,其在高校乒乓球教學領域的應用卻仍然較為少見。鑒于此,該文就針對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借此為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多球訓練法,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在開展乒乓球運動訓練工作的過程中,將數十個,甚至是數百個乒乓球放在一個筐或者是一個盆內,并根據不同的練習內容和練習要求來連續不斷的取球,同時采用不同的供球方式將球擊至練習者的臺面上,讓練習者來回擊的一種訓練方法。多球訓練法與傳統的乒乓球教學與訓練常用的單球訓練法有著明顯的不同,而這也相應的導致了教學和訓練成效的不同。概括來說,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主要有如下幾點優勢。
1.1多球訓練法的應用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之后,能夠大大地減少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撿球時間,讓學生在相同練習時間內的練習次數明顯增多,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練習時間明顯增加,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得所開展的乒乓球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成效都因此得到相應的提升。
1.2多球訓練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正確的心理定向的形成
在開展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具有正確的心理定向是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重要的心理條件之一。但是,由于在開展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乒乓球初學者,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球擊上臺的問題上,但是卻忽略了技術動作的很多要領和細節。如果在出現這種情況時,任課教師不及時的進行干涉和引導,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的技術動作出現不正確、不規范的問題。而在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之后,由于多球訓練具有“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再加上,在開展多球訓練時,任課教師可以通過語言評價或者是語言提示的方法對正在練習的學生進行語言提升和指導,因此,能夠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技術動作上來,并讓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正確的心理定向,并在此基礎之上,在自己的反復練習和任課教師的指導之下,實現對技術動作的正確掌握。
1.3多球訓練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錯誤的技術動作的糾正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技術復雜,且對技巧性要求很高的體育運動項目。因此,在開展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于初學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對技術動作要領和動作規范的了解程度有限,所以,在剛開始接觸和學習乒乓球技術動作時,常常會出現各種錯誤。例如:正手攻球不準確或者是不規范、找不準擊球點等等。這些錯誤在單球練習的過程中,要想得到糾正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如果采用的是多球訓練的方法,任課教師就可以通過一邊供球,一邊觀察學生的技術動作,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到技術動作上來,觀察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及時的予以糾正,這樣就能夠起到很好的糾錯的效果,大大降低學生錯誤動作和不規范動作的出現幾率。
1.4多球訓練法的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簡單來說,就是人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而支配自己的行動,并自覺克服所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挑戰的心理過程。在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之后,任課教師可以通過有規律的加大球速和擴大球的落點的方式,在促進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加速動力定型的同時,通過練習密度的提高和節奏的不斷變化,來加大學生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并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例如:告訴學生“沒有救不起來的球,只有不去救球的人”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讓學生戰勝自身的惰性,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由此可見,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培養是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
在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過程通常可以分為泛化階段、分化階段和鞏固階段三個主要的環節,以下就從這個三個環節入手針對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2.1泛化階段
在泛化階段,很多學生都會出現過度緊張、動作不協調以及控制力差等問題。而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據分析主要是因為,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他們都是剛剛開始接觸乒乓球運動,因此,大腦皮層的內抑制還沒有得到完全的建立,常常出現過度興奮或者是過度抑制的情況,以至于條件反射不穩定,運動感知覺和動作表象也處于尚未成形的狀態,所以對球的擊打并不是很準確。
針對這個階段的特點,在采用多球訓練法時,應安排相對較小的訓練負荷,通過小負荷、長時間的持續練習,幫助學生建立乒乓球技術的基本概念,以便于將動作技巧化。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對于泛化階段的學生來說,其主要的目的是掌握好每一個乒乓球單項技術,因此,在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這一階段的教學時,就應主要采用多球單練的方式,而且還要盡可能的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開展多球訓練工作,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乒乓球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分化階段
分化階段,也可以說是學生改進與提高技術動作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大腦皮層中興奮與抑制過程是處于分化階段的,興奮相對集中,且內抑制也逐步得到了發展與鞏固,再加上,經過上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動作的動力定型,因此,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均已經能夠較為熟練地完成所學習的各項技術動作。
針對這一階段的特點,在應用多球訓練法開展高校乒乓球教學時,任課教師應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乒乓球技術動作和結構上,以此來幫助學生適應乒乓球運動中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的情況。因此,在此階段,較為適用的是變換多球訓練法,也就是通過變換運動負荷、練習內容以及運動形式等讓學生適應各種情況的訓練方法。除此之外,在此階段應用多球訓練法時,由于多數學生
都已經逐步形成了乒乓球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能夠較為輕松地完成各種技術動作,因此,還可以適當地加大訓練的難度,例如:增加單位時間內的供球組數、提高球的速度、落點等方面的難度等等。
2.3鞏固階段
在進入到鞏固階段之后,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已經相當的集中,內抑制也相當的牢固,并且大多數學生都已經形成了比較牢固的乒乓球技術動作的定力定型,能夠較為輕松、準確地完成各種技術動作,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技術動作的靈活運用。
因此,針對這一階段的特點,在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時,任課教師應采用持續訓練和變換訓練相結合的訓練方式,通過持續訓練來開展有規律、有節奏的練習,以此來改進和提高學生的技術動作細節,使得學生的動作更加的連貫和規范。同時,采用變換訓練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在復雜的情況下靈活運用各種技戰術的能力,并最終達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為了確保多球訓練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成效,在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時,還應注意如下幾點問題。
一是,注意多球訓練法與單球訓練法的合理應用。雖然說,多球訓練法相較于單球訓練法而言,具有諸多的優勢,但是,用多球訓練法來完全的替代單球訓練法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行的。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單球練習時,雙方的擊球都要受到對方上一板來球性質的制約,也因此決定了下一板球的性質、節奏以及戰術走向。而多球訓練則很容易淡化學生對來球性質的判斷,從而影響學生應變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將多球訓練法應用于高校乒乓球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多球訓練法與單球訓練法的有機結合。
二是,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問題。也就是說在開展多球訓練時,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循序漸進的開展。例如,從簡單的單線定點、復線定點到不定點;從單項基本技術練習、到結合性基本技術練習,再到單個戰術練習,最后到綜合性戰術練習等等
三是,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問題。由于每個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和乒乓球運動基礎的不同,在開展多球訓練時,任課教師就應加以區別,根據其對于技術動作的實際掌握情況安排個性化的訓練方案。例如:對乒乓球運動基礎差的學生,要以單線定點多球為主,發球的落點應在小范圍內進行變化,重點在啟發學生的步法能力。
[1]陶志翔.乒乓球技巧[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2]周脈清.單球與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研,2011(6):72-75.
[3]袁輝,田穎.多球訓練對大同大學乒乓球專選班學生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46-48.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