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 劉偉杰 王榮波(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191)
用心引導 潤物無聲 構建新時期大學生意識形態①
陳星 劉偉杰 王榮波
(首都體育學院北京100191)
高校是傳授知識,迸發思想的地方,是學術交流和觀點交鋒的舞臺。緊抓學生意識形態,把控學生思想脈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愛國主義情懷,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質的服務型人才。結合我校管理制度,在早操、晚查寢、周講評等日常管理工作中,生活小事里引導學生思想發展方向,培養學生紀律觀念,集體意識,奉獻精神等,構建新時期大學生意識形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水平如德育素質、體育素質、健康素質、審美素質等刻不容緩。
綜合素質 心理引導 協同培養 自我管理
廣義的學生自治管理,是以學生本人為主體,全體學生與老師無障礙溝通,直接參與班級、年級和學校日常管理工作,核心是學生的自我管理。武術與表演學院特色學生自治管理,依據1982年我國修訂頒布《憲法》第111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的村民自治管理修改而來。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實行班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學生依法依規行使民主權利,達成班級自我管理,自我評估,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
1.1以學生為本 賦予學生更多權利
召開以“民主建設,服務同學”為主題的班會,通過自薦和推選的方式,選出以班長為首的班委,以團支書為首的班風和網絡輿論小組,以紀律委員為首的自律會、以學習委員為首的學習小組,以文體委員為首的綜合測評小組,以生活委員為首的控煙小組、監督小組和各寢室長組成的宿舍管理小組。通過班長統籌制和班干部責任分工制,落實工作,帶動同學,制定班級日常管理制度,校院活動管理制度和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制度等,依據班級集體和個人的需求,給予適度的獎懲,保障班級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
1.2創建班級角色 引導學生責任意識養成
通過“班級角色”的創建,不僅僅讓學生們盡快熟識,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權利,更要肩負起為班級做貢獻的責任意識,學會奉獻。同時也是班級管理建設中的重要部分,能更好地讓同學換位思考,配合班干部開展工作,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以往工作中沒有發現的問題,緩沖班級管理中老師、班干部和學生之間的矛盾。
新生入學開始,嚴抓學生組織紀律,強調班級是一個大家庭,時刻提醒學生自律意識的重要性。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培養學生紀律意識,養成不遲到、不早退的良好行為習慣,時間觀念。也通過抓全部,破小點,獎懲分明的方式,落實管理制度。對于問題學生,進行嚴肅處理;對于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向自我管理的方向發展。
2.1監督獎懲落實 樹立時間觀念
根據各班制定的班級和個人獎懲措施。所有院校會議,活動考勤,依據學院的早操規定,綁定獎懲制度。遲到的同學給予懲罰,如懲罰措施:個人遲到1 min,體能鍛煉一組,或節目一個,自選,依照分鐘單位總數累積。集體第二日出操時間提前1 min,依照分鐘單位總數累積,早操早于6:10,累積分鐘數自動計入第二天。獎:全班兩周全勤,下周早操時間延后5 min。以分鐘為單位,通過獎懲的制度,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集體意識。
2.2提高素質品質 打造一流學生
老師們流傳的一些話挺有意思。總結后是:一流學生,不猶豫、不怕苦、不談條件,踏踏實實,無怨言;二流學生,脾氣大,雜事多,心高氣傲,斤斤計較,怕付出。作為體育院校的學生,可以達不到高水平的理論素質和知識儲備。但是學生態度都要嚴格要求,力爭做到一流學生的水平。因此針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通過強調綜合測評里道德品質評分,引導學生提高素質品質,學會做人。
2.3增強法紀意識 爭做懂法守法好公民
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網將地球村縮小。雖然學生維權意識較強,但學生法紀意識淡薄的問題日益凸顯,大學生法紀意識的提升,有利于學生身心學業的全方面發展。作為輔導員老師,有必要增強學生法紀意識的培養。結合早操、晚點名,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法律意識。以違紀學生為突破口,嚴格依照校規校紀進行處理,以點帶面,引起學生重視,讓學生敬畏法律,遵守紀律,增強學生法紀意識。
2.4創建班級角色 培養奉獻精神
通過“班級角色”的創建,結合學生特長,試問我在班級中是什么角色?引導學生角色班委的設立,如旅游委、相聲委、逗委、水委、吉他委,打破學生間的陌生感,讓同學盡快了解,彼此熟識,結合學生特長,樹立起我為班級做點事的服務意識,奉獻精神,既發現了學生的特長,利于日后培養,更讓學生快速地融入于班級,服務于班級。
2.5結合校友力量 增強榜樣影響
通過結合現有專業,借用校友會及相關人物事跡,傳遞給學生,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意識。先后開展以四六級、考研、特警、對外交換生等系列講座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目標,合理規劃學業,樹立起學生努力學習,拼搏進取的浩然正氣。
隨著社會快節奏,高標準,嚴要求的發展模式,我們的思路思維方式也要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人民日報有篇社論,提到北京高校創建創新發展與學校建設的時候。寫的是“要走創新棋盤上的車馬炮”像車一樣勇往直前,像馬一樣與日俱進,像炮一樣實現快速發展。其實我覺得這本身就是種創新,很多時候說一滴水滴在石頭上,只能嘆息地消失在空氣中,但是融入大海就會永遠地奔流。很多時候我們某一個創新的想法,會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關鍵是得到我們自己思路,創新的脈搏,與這個時代共振,才能產生最大的振幅。
3.1用學生之所想 解學生之所憂
以學生自治管理為根本,教師引導學生骨干開展教育工作。學生干部先在老師指導下,以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視角,解讀當今的政策,教育難題;再以學生的身份向同學們傳遞政策信息,開展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在思想上,行動上與學校活動要求,教學計劃保持一致。同齡人的引導,抵消了師生間的排斥心理,抵觸情緒,同群體宣傳政策思想,更能讓學生入腦入心。
3.2輿論微時代 加強網媒宣傳力
現今的網絡發展已從PC終端發展到手機終端APP,曾經風靡一時的微博人人網也已被微信朋友圈所取代,APP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當今這個微電子時代,武術與表演學院設立了自己的微信平臺。
通過微信平臺,將更好地擴大學院的影響力,為我院打造武術與表演專業品牌,提供了更好的宣傳途徑。同時通過微動態,更好地引導學生,開展信念教育,提升道德修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踐文明修身行動,減少學生對于教師說教的排斥情緒。
3.3劇目串燒校園生活 引導思想上升高度
依據武術與表演學院的特色培養方案,結合學生現有課程,根據學生親身體會的各種生活事件,安全隱患,利用課堂教學資源,編排安全劇、情感劇、校園生活劇等。以學生的視角,注入教師想法,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娛樂學習的同時,更加深入讓學生從安全、情感、學業等多方面進行引導。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有家長的義務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達成協同培養的共識。通過群發短信的形式,將本階段學生特點,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告知家長。讓其明白,老師會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同時也讓學生家長了解,培養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務,也需要家長的配合。通過和家長溝通,了解到家庭對于學生的期望,便于有效引導學生,有針對性,有目標地導向培養。在贏得了家長們對于工作支持的同時,更收獲了家長們對于學校的感激和信任。
通過一對一溝通的方式,與問題較為突出的個別同學,進行深度溝通,從根本上了解學生情況,解決學生困惑。對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的孩子,或留級、受過處分、情感、經濟欺騙的學生給予關注,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不拋棄不放棄的關心和照顧,體會到學校像家一樣的溫暖。
在工作及活動開展中,自身要有清醒的目標,明確的方向。很多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比如在活動中穿插思想教育工作,它同時具備了政治性、科學性、實踐性,設計每一項工作的時候,都要按照這個標準去自我檢測,自我評估。比如我們這個活動要達到什么教育目的,我們用了哪些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我們實際中,有多少學生參與,能夠達到什么樣的實踐成效,這些都是活動開展前期,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我院活動從思想建設、文藝活動、體育活動、文明宿舍創建4個方面分別開展院系年級各基層配套活動。全方面,多層級,深如落實,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周靜.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緊迫性與高校思想品德課的改革[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142-145.
[2]王力塵.加強大學生思政博客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7):121-123.
[3]檀傳寶.德育原理[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G6
A
2095-2813(2015)12(b)-006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065
①陳星(1990,3,15—),男,漢,山東菏澤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學生心理管理學。
劉偉杰(1980,5—),男,漢,河北獻縣人,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王榮波(1985,3—),男,漢,山東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