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炫璇(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上海體育學院短期境外游學現狀及對策分析
朱炫璇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上海體育學院短期境外游學現狀進行調查,從中發現上海體育學院短期境外游學項目在近年來得到較為良好的發展,但其總費用依舊高昂,在同類游學項目中不具備價格優勢,并且,項目提供與學生需求不匹配且項目少,課程細化上也難以完成,但這些都掩蓋不了游學項目對學生的顯著影響力,并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甚至可能成為人生指導性的改變。
上海體育學院 短期境外游學 現狀研究 對策
短期境外游學至今都沒有一個非常的明確的定義,但一般是指學生在1~8周內前往國外,學習當地語言課程、參觀本地名校、入住當地學校宿舍或寄宿家庭、參觀游覽國外的主要城市和著名景點,為求學和游的結合的一種學習形式,它的存在與學分績點轉換無關。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諸多短期境外游學的例子,一次游學經歷能會對參與游學的同學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如今我國正處于急需大量優秀體育人才的時期,尤其是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和世界體育的聯系愈發緊密,培養體育人才更成為當務之急。上海體育學院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也一直并會繼續堅持肩負為我國體育事業培養體育人才的重任。結合當下上海體育學院本身就多次輸送學生進行短期境外游學的現狀,更可以反映出將這兩者結合的重要性,研究上海體育學院短期境外游學現狀及提出改進對策十分重要。
1.1短期境外游學項目數量及參加人數
上體2012年至2015年共有短期境外游學項目26個,參加項目總人數為490人。近年來上體的此類項目數量其實變化不大,但是參加人數幾乎是逐年增長:2012年6個項目參與人數95人,2013年7個項目參與人數125人,2014年6個項目參與人數120人,2015年7個參與人數150人。可見上海體育學院對短期境外游學項目的重視和發展,并且隨著經濟條件的逐步改善,同學們對此類短期游學項目熱情見漲,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項目中。
1.2游學花費
短期境外游學費用可以說是影響游學的重要因素之一。上體短期境外游學項目的費用來源采取的是自費與公費相結合的方式,并且公費來源占總費用的百分比逐年上升,一方面學校以及教委對此類項目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投入大量資金幫助學生實現游學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短期境外游學項目的市場和需求是非常廣大的。而在總費用方面,大部分已參加過的同學在機票費用、食宿費用等學校可以調控的彈性方面提出了可以合理縮減的要求,認為行程既定的條件下可以和所前往的游學學校共同協商,尋求合適方法適當降低該方面費用。
1.3地點
在地點的安排上,其中向往歐洲國家的人數最多,美國次之,可見歐美國家游學對學生的強烈吸引力。但比較現實情況,上體在短期游學項目中安排的歐洲國家項目其實遠少于前往美國的項目,學校能提供的條件還不能充分滿足同學們的需求。這反應了體育類大學在與外國大學結項配對時的局限性,學校很難同時滿足與體育相關和增加項目對接渠道這兩個條件。
1.4教學內容安排
在上體短期境外游學項目中“學”的形式多樣,外教教授的語言課程、邀請名校學校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在國外獨立生活和與當地人溝通的能力等都有涉及,其中以外教教授的語言課程為最主要內容,但是在介紹名校歷史及入學條件以及國外實習或工作課程的方面很少涉及甚至幾乎沒有。同時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迎合了上體游學的目標,但課程安排設置與專業的安排雖然相關,但與專項和專業課程的安排和細化還很難達到統一。
2.1改善游學項目費用結構,提高資助比例
應適當改變現有的游學費用結構,作合理調整。在游學市場火熱的今天,學生永遠不會缺少可以選擇的游學項目和游學對接學校,要適應激烈的游學市場,上體必須爭取到更合理的課程價格而不能讓對接學校或是旅行社坐地起價。而面對彈性費用過高的問題,上體更應該改善現有機制,利用互聯網等工具為學生尋求優惠,從而縮減不必要的機票差價;食宿方面要積極與對接學校溝通,提供的食宿應與游學所支付的費用相匹配,而住宿也應考慮到學生的隱私和安全給予學生一個健康有利的游學環境。并且要堅決做到,帶隊隨行老師的費用不由學生埋單,同時隨團參與組織管理的教師——不管是上體還是合作游學教師,他們的費用學校都應由學校和合作機構共同分攤,不能轉嫁給學生個人。
同時,盡管校方的資助費用在漸漸增長,但是物價和生活成本也水漲船高的現狀讓游學費用依舊高漲不下,讓部分渴望參加游學但又無法承擔費用的學生望而卻步。為了更好地為人才培養提供渠道,提高資助比例是非常重要的,適當增加校方能夠資助的費用為參加項目學生減輕經濟壓力。
2.2拓寬游學項目,加強校際聯系
拓寬游學項目,加強校際連線是培養體育人才的必須。與綜合類高校相比,上體結對的游學學校數目還是相對較少,而且在選擇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目前的這種局限是未來能夠得到巨大改觀的地方。上體應聯系更多國外高校進行游學合作,一個廣泛的游學覆蓋面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不能總是局限在現有的游學合作學校中,尤其是要增加現在較缺少的歐洲國家。歐洲國家中有許多優秀的體育類院校如德國科隆體育大學,這種高質量高知名度的學校游學必然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這類學校的游學經歷對未來學生出國學習的申請有一定的幫助。一段好的游學經歷就如同一個好的跳板,能夠在關鍵時刻幫助學生,為成為體育人才作出重要貢獻。當然其他地區的游學學校也需要發展,比如:俄羅斯、日本、牙買加等等有獨特體育特色的國家,為體育人才培養多元化打下基礎。
同時要加強與已合作學校的聯系,不斷地升級課程內容和價格信息,作到與合作院校幾乎同步,這樣才能為短期游學的學生提供更準確的信息。并且一旦確定行程,就要及時與合作游學的高校簽訂協議,避免在游學過程中發生分歧,保護學生的利益,一切都要以給學生提供發展平臺為前提。這種校際的密切聯系不僅能夠減少游學前期工作行程安排不明的現象,更能夠給參加游學的學生充分的知情權。如此一個良好的、不受消極因素影響的條件就如同為學生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2.3將游學課程與專業、專項特色有機結合
短期境外游學應充分考慮學生真正所需,給學生自主權,提供給學生能夠適應他們專業、專項特征的課程,而并不是簡單地運用現有資源很籠統地教授英語知識。學生需要的不僅是語言這么基礎的追求,而是能夠在日后工作發展中能運用到的課程。應增設此類課程并主題化為學生提供游學選擇,為健美操專項的學生設置健美操或者舞蹈課程,為網球專項學生增加網球課程,為康復的學生提供康復的專業知識,為體育營銷的學生教授體育經典營銷案例等等,都是有效的游學課程與專業、專項特色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做到術業有專攻,而不是泛化地上一節普通的英語課,交流著與體育毫不相干的話題,沒有新意也沒有吸引力。
2.4游學課程實用化、多樣化
當然游學課程僅涉及授課也是不夠的,上體學生在校內其實基礎知識已經相當扎實,但是缺乏實踐和未來去向的指導這樣的學習。而最好的機會就是在短期境外游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增加實踐性的課程,或是給予短期的實習的機會,比如:請賽事研究的學生自己設置一場比賽或是體育營銷的學生開啟頭腦風暴親自體驗如何做一個運動產品的營銷,這都是非常新穎且有意義的游學環節。
而另一方面,需要為參加游學的學生介紹入學條件和提供申請外國大學等內容的課程。因為參加游學的學生本身就很有可能是有意向申請出國學習或是在游學后產生出國留學念頭的人群。作為培養體育人才的中間環節,介紹入學條件和如何提供申請外國大學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提供這類課程內容就是為學生提供一種學習的可能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能夠磨煉并且幫助學生的實際方法。
[1]劉香民.中國古代游學的歷史考察與反思[D].曲阜師范大學,2010.
[2]Leo A.Orleans.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Policies, Issues,and Numbers[M].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88:1-139.
[3]王海波.中國學子海外游學熱掃描[J].海內與海外,2013(3):9-11.
[4]王文婷.游學——留學的前奏[J].家庭與家教,2005(9):39.
[5]良師.選擇游學的N種理由[J].21世紀,2006(7):6-11.
[6]謝麗惠,趙恒伯.“游學”現象的經濟學分析及國際人才培養[J].江西社會科學,2014(10):56-60.
[7]邵有學.游學英語的實施意義及其策略[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 (10):69-72.
[8]陳偉,歐陽柳青,譚華,等.高等體育院校培養高層次國際體育人才(奧運人才)的若干設想[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3):75-89.
G811.7
A
2095-2813(2015)12(a)-022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