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輝

最近幾年,各種跟學生德育相關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中小學學生德育管理問題日趨嚴重。而傳統的德育管理要么抓大局,一竿子打一船人,要么針對學生教導過量,導致學生反感。同時,就算本學期班主任對其教導有方,行之有效,但學生在校升級時或者升到中學時要換班主任,新班主任對新班級學生又要重新認識和了解,而原班主任對原來班的學生情況只是通過口述與部分書面記錄傳達,這些記錄得不到有效利用與長期保存,新班主任也無法查閱,導致德育管理問題嚴重滯后,跟不上信息時代的步伐。
我校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學校學生情況,組織召開學校班主任工作會議,就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的網絡優勢,結合傳統德育教學觀念、內容、方式,研究學生德育策略管理,探討網絡化德育解決方案。探討發現,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數字化記錄德育管理工作,提高教師德育管理實用性、真實性、時效性,并統計、分析數據,優化德育管理策略。
一、“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開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校開發建立網絡版“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類似于“網絡OA辦公系統”,但又有別于“網絡OA辦公系統”。
1. 使用對象
網絡版“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是一個針對中小學負責德育管理的學校相關領導、班主任開發的網絡管理工具,管理對象是全體學生。
2. 開發的目的
(1)建立和完善品德健康檔案制度。為新生建立品德檔案,即在新生入學之際為每位學生建立德育檔案,包括:錄入并查看每個學生每周、每學期的德育記錄;錄入并查看學生“德育事件”訪談與相關圖片、照片、錄音等記錄、家訪記錄、心理咨詢訪談;錄入并查看每一任班主任對學生的整體評價;錄入并查看每周的班主任工作或全體學生德育教育筆記。學生年級提升后,新班主任對學生能夠快速了解、認識。
(2)建構發展性的學生網絡評價系統。如運動獎、活動獎、特長生獎、道德模范獎、讀書俱樂部獎等。無論學生在哪方面有點小本事,又肯努力,就總能找到得獎的機會;只要有價值的才能和行為,就總能受到獎勵和激勵。每一個評價,都會在系統里面體現并顯示出來,學生、家長、班主任、學校都能在網站上查看。獎勵的頒發,由班主任在網上操作。
(3)增強家長參與。除教師外,家長是積極主動的評價者,他們的評價,會在學生個人檔案里面看到。讓家長參加的目的是讓他們參與并配合學校開展德育工作。
3. 模塊設計簡介
系統分為如下幾個模塊:事件錄入、情感評級、學生訪談記錄、家長訪談記錄、事件跟蹤、教師管理、家長管理、學生管理等模塊。
事件錄入:錄入學生德育事件,如打架斗毆、嚴重違紀等。
情感評級:每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進行評價,但不需要對全部學生都錄入一次,主要錄入有狀況變化的學生情況,未發生狀況的學生自動評價為“無狀況”。
學生訪談記錄、家長訪談記錄:記錄學生或家長約談記錄,可以是文字、視頻、音頻、電話錄音、家訪記錄等。
教師管理、家長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模塊只能由教導處使用,家長模塊與學生模塊屬于教師使用,作用是更換班主任、調整權限、增減人員等。
二、“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應用及作用
1. “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初始化工作:首先由學校信息技術部門,將學生名單、相片、聯系方式、教師資料等導入管理平臺,并賦予班主任登錄帳號與密碼。
2. 班主任在班上告知學生“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存在,并在班上與學生共同商議制定《XX班學生德育管理規則》,但凡違反規則的必定會被管理平臺記錄,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獎勵與懲罰并行,同時告知學生《發展性的學生網絡評價系統》也存在,如果學生表現出色,會獲得運動獎、活動獎、特長生獎、杰出成就獎、增進協調者獎、道德模范獎、讀書俱樂部獎等獎勵,鼓勵學生多獲獎少犯錯。另外,由班級共同推選監督小組組員,組員進行輪值制度,及時向老師匯報班內情況,減輕教師負擔。
通過以上操作方式,讓“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不會成為一個單純的高姿態的讓學生恐懼的約束機制,而是與學生親切的促進發展機制,讓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同時,主動獲取獎勵。
3. 教師每周通過網絡方式,把本周學生數據輸入到“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并確實做到“有事件必記錄,有記錄必須處理,有處理必有結果”的原則。如確實無事件發生,就只錄入本周班主任班會記錄與德育工作記錄,系統會自動補充完整學生數據為“無狀況”。如教師不方便及時錄入數據,可過后補錄學生數據。如發生重大事件,必須直接向學校反映。
如果發生的事件涉及學生隱私,如偷盜、勒索等,教師錄入時候可以勾選“隱私”選項,并將事件在保護學生私隱的前提下進行處理。這樣該生的事件處理過程與結果,只能由校級領導查看,事件處理完畢將封存,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的私隱。
4. 每周、每月學校管理部門將定期查看班級記錄,并列表統計,如果某一不良情況有增加趨勢,將采取相應措施,在學?!凹t領巾廣播站”給予指導教育,或者由學校組織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等專項活動。如果學生獲得重大獎項,將在每月一次全校流動紅旗表彰會上給予表揚鼓勵。
學校所獲取的統計數據,將會以量化的方式得到圖表,方便學校對照查閱,同時所保留的教師處理檔案,將比傳統的紙質文檔更方便查閱與統計。通過多年的數據積累,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上可以由被動轉為主動,提前采取行動預防學生可能產生的問題。
5. 家長可以通過登錄“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查閱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將學生在家情況匯報給學校。學校教師能通過平臺查閱家長評語,與家長一同教育孩子,而教育就變成家校雙方共同責任,而不是學校單方的責任。家長的參與,讓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得以更好的開展,學生在這種氛圍下,會潛移默化得到感染,從而擁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6. 學期結束,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填寫學生綜合評語。并由學校統一備份當年學生數據,方便日后查看,系統將自動將學生升級,學生更換班主任(也可以兩年換一次班主任)。同時打印本學期學生的個人情況匯總,并與學生《家庭報告冊》結合,發放給學生家長。
這樣操作,既節約了班主任評語抄寫的時間,也讓家長更方便、詳細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長過程,了解學校對學生事件的處理。通過這種方式總結學生一學期的情況,能更好的增進家校溝通。
學校通過“學生信息化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建立,歷經兩年的研究與測試,學校在德育管理工作方面,由傳統紙質方式轉化為信息技術方式,由被動的地位轉化為主動地位,增強了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創新性、實用性、真實性、時效性。在分析學生德育數據同時,優化德育管理策略,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讓家長積極參與,加強家校溝通,確實有效的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