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宋兵??金禎??高凌??董曉強??丁曉林??趙宏
[摘要] 轉化醫學作為新興的醫學理念,近年來隨著對其內涵理解的不斷深入,轉化醫學理念在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胃腸外科是普通外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和亞專業,其涉及的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體系范圍廣,在臨床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在胃腸外科的臨床教育中實施轉化醫學教育,使學生早期接受理解其核心價值并在實踐中開展應用,是臨床教學的趨勢之一,對于培養醫學生強化創新思維和增強臨床技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轉化醫學;胃腸外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4;R6-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7-80-03
The rol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gstrointestinal surgery
HE Songbing1 JIN Zhen2 GAO Ling1 DONG Xiaoqiang1 DING Xiaolin1 ZHAO Hong1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 China; 2.Jiangsu 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 Suzhou Branch,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 As a new medical concept,translational medicin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as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its connotation.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and sub specialty in general surgery,and it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it has so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Carrying out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re val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It should not only be one of the trends for the clinical teaching,but also there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medical students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 clinical skills.
[Key words] Translational medicine;Gastrointestinal surgery;Teaching
轉化醫學是新近醫學領域中的新概念和關注點,但是其起源其實已在上個世紀,轉化醫學的核心內容是解除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隔閡和屏障,使基礎研究成果能及時為臨床應用,而臨床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能及時反饋給基礎研究者,引導其研究方向,最終的目的是使臨床患者獲益[1]。胃腸外科是普通外科學領域中傳統而又新興的臨床學科,其學科的發展與基礎理論和臨床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本文就轉化醫學在胃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淺談自己的體會。
1 轉化醫學的起源與理念
轉化醫學的概念其實出現是在近20年前,1996年Geraghty J[2]首次提到了“轉化醫學”的新名詞,作者通過具體的臨床案例-家族性息肉病的基因突變部位的研究結果轉化到臨床手術的個體化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指出了其價值。轉化醫學可以說是“從實驗室到病床”和“從病床到實驗室”的雙向轉化研究,其理念的主要內容包括了將基礎醫學研究取得的成果應用于臨床疾病的診治和預防以及對臨床醫生的觀點及假設,通過設計基礎研究加以驗證[3-4]。
而正式明確提出轉化醫學理念在醫學中重要性的是在200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制定了全新的醫學研究規劃,明確提出了轉化醫學在醫學基礎研究轉化為臨床實踐應用過程中的核心地位[5]。轉化醫學以疾病診治為研究切入點和出發點,強調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緊密結合,使科研成果盡可能快速轉化為疾病的診療,以促進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醫療實踐并服務于患者為最終目的,真正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從而實現一個科研與臨床的雙向、連續的轉化過程[6]。近年來,隨著對轉化醫學內涵理解的不斷深入,其在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2 轉化醫學在胃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外科亞??品较虻牟粩嘌由旌腿遮吰毡?,胃腸外科已成為普通外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涉及的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體系范圍廣,此外胃腸道腫瘤是胃腸外科中的主要疾病,目前腫瘤學領域普遍存在理論基礎與臨床銜接較差的現象,因此在臨床教學中勢必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處于基礎理論學習的醫學生或從事相關科研的研究生對于胃腸外科的專業知識相對缺乏,同時對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也難以發現,導致其學習和研究容易脫離臨床;而胃腸外科的臨床醫生更注重臨床實踐技能的開展及應用,對該領域最新前沿的理論知識及科研技術方法的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因此在傳授知識時勢必會缺乏先進性和實效性,這種師生雙方脫節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7-8]。并且循證醫學表明臨床醫學的進展與進步越來越依賴與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科研工作的成果與突破。而轉化醫學的理念和初衷似乎正是可以打破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之間的屏障,發揮其橋梁作用,已開始在多個學科教學及臨床實踐中應用轉化醫學的理念并顯示出重要意義和良好前景[9-12]。在胃腸外科的臨床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轉化醫學理念的理解與應用。國內有學者通過傳授轉化醫學理念結合病例討論的教學模式顯示出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不足的效應,表明適合當前臨床教學實踐的需求,同時也適應現代醫學教學模式改革的要求,教學效果明顯改善,值得在胃腸外科臨床教學中應用和推廣[11]。此外,近年來我國醫學教學逐漸順應時代的發展模式與趨勢,大力培育轉化醫學人才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與策略。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也逐漸過渡為臨床型和科研型,在兩種研究生教學培養模式在我國??迫瞬诺呐囵B過程中各自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我們發現各自的教學培養過程中也存在不足,我們需要有機結合兩者的優勢,引入轉化醫學的理念,在培養過程中注意優勢互補,發揮其橋梁作用。通過轉化醫學理念的應用,還可以借此建立科研與臨床的交流合作平臺,形成雙向的良性循環和積極氛圍,培養臨床教學與實踐的團隊精神,提升醫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和科研領導與協調能力,形成積極和諧的局面,其目的也是促進個人及所在團隊的成長與成功。endprint
3 轉化醫學在胃腸外科臨床教學中的經驗體會
轉化醫學理念的核心內容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礎與臨床相整合,力爭多學科多層次的交叉與融合,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思維及團隊合作精神。落實到臨床教學的具體實施,首當其沖就要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知識體系構架為基礎進行教學章節的設置和安排,對于沒有接觸臨床實踐和直觀感受到醫學生,大多理論知識缺乏學習主觀能動性。因此首先,我們對已有的課程內容和授課形式進行改革,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引入學科前沿知識,尤其是在胃腸外科領域微創技術的應用近年來飛速發展,以腹腔鏡、機器人為代表的微創技術應用在本學科專業中顯示出強大的優勢和無限的前景,我們結合視頻對微創技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相關學科領域的交叉互動。其次,我們近年來在臨床教學中也采用了以病例為引導,以問題為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中心的思維是創新的源泉,為學生解答問題不是PBL教學模式的目的,而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進一步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法。在PBL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將臨床現有的疾病和病例與學生以前已學的理論知識相聯系,同時也會為學生在探求問題的途徑上提供幫助與指導,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主題討論,引導學生思維、討論、分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小組的合作查找與主題討論相關的各方面資料,最終嘗試形成自己的診治意見并建立最佳的治療策略[13]。最后,我們在胃腸外科的臨床教學中引入了胃腸道腫瘤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的模式,MDT就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治療模式,他是由多個相關科室相互協作,對患者診療決策,通過集體討論的形式來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在每周兩次的討論過程中我們結合討論的患者病例信息與該學科領域的最新前沿,進行全面系統的討論,此外還設有疑難病例討論、前沿專題講座、臨床試驗匯報等形式,對于胃腸外科的臨床教學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普遍反饋長期在MDT學習熏陶下,對于胃腸外科??浦R理論學習和實踐獲益很大。這種整合胃腸外科相關多學科體系,有助于減少單純理論教學的灌輸性、提高學科之間的連貫整體思維、增強學生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在PBL教學模式和MDT學習氛圍的引入下,胃腸外科的臨床教學顯示出明顯的成果。
現在是信息網路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的教學資源,高效整合相關研究技術平臺,使轉化醫學的理念早期深入學生的學習和思維。首先,我們在授課時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獲取相關資源。胃腸外科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臨床指南、系統綜述及臨床試驗等成果都最先呈現在網絡上,通過網絡信息資源檢索可以幫助師生感受到最新該學科領域的現狀與進展,將這些內容貫穿于臨床教學過程,早期使轉化醫學的理念得到強化,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也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轉化醫學的理念[3]。與此同時,加強轉化醫學理念的引入與應用需要一系列策略的推進,包括教學課程體系的優化、師資力量的強化以及拓展實踐的應用等等[14]。
4 結論
總而言之,轉化醫學作為一種新理念近年來受到極大的關注,在臨床教學中的引入旨在發揮其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技能的橋梁作用,與此同時也為醫學教育改革探索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時期的新要求。在胃腸外科的臨床教育中開展轉化醫學教育,使學生接受理解其核心價值并在實踐中應用,應該是臨床教學中的趨勢之一,對于培養醫學生強化創新思維和增強臨床技能都具有重要意義。誠然,轉化醫學要真正深入醫學教育體系中并逐漸顯示出其效應,應該是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需教師、學生及教育機構各方多方進一步努力探索[15]。
[參考文獻]
[1] 洪琪,郭進,劉媛,等.轉化醫學:新世紀醫學發展新動力[J].醫學教育探索,2009,8(3):339-341.
[2] Geraghty J.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Lancet,1996,348(9025):422.
[3] 梁偉,葛淑華.基于轉化醫學理念的脊柱外科研究生臨床教育模式改革初探[J].轉化醫學雜志,2013,2(5):318-320.
[4] Choi DW.Bench to bedside:the glutamate connection[J].Science,1992,258(5080):241-243.
[5] Zerhouni EM.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302(5642):63-72.
[6] Lehmann CU,Altuwaijri MM,Li YC,et al.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call for an applied informatics journal[J].Methods Inf Med,2008,47(1):1-3.
[7] 劉妍,張志宏,楊闊,等.轉化醫學理念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意義[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2):6-8.
[8] 秦新裕,劉鳳林.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胃腸腫瘤的轉化醫學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16(1):1-3.
[9] 楊俊濤,唐永梁,郭勇.轉化醫學在肝膽胰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3,42(15):1788-1789.
[10] 李洪波.淺談轉化醫學理念在微創神經外科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2014,27(4):400.
[11] 王治國,阮燦平,王毅,等.胃腸外科臨床實踐教學對轉化醫學理念結合病例討論模式的實踐可行性[J].高等教育,2014,7:400.
[12] 熊強,鄔葉鋒,趙登秋.轉化醫學在肝臟外科臨床中的應用和發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3,7(11):4995-4997.
[13] 何宋兵.PBL教學在培養外科實習生臨床思維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1):128-130.
[14] 姚艷,黃覬,馬長生.轉化醫學理念與醫學研究生教育[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1):62-63.
[15] Wadman M.Translational research:medicine man[J].Nature,2013,494(7435):24-26.
(收稿日期:2015-0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