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張小東 曹燕等

[摘要] 目的 探討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6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33例行常規治療,治療組27例采用WLTY-2000型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進行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 結果 治療組臨床癥狀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0% vs 72.7%),且MCV和SCV較對照組有顯著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肌電圖,增加神經傳導速度,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8-15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eili diabetes therapeutic equip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3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27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LTY-2000 type Weili diabetes therapeutic equip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00.0% vs 72.7%), and the MCV and SCV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Weili diabetes therapeutic equip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electromyography, and increas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Weili diabetes therapeutic equipmen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linical effect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并發癥,一旦發病就會累及患者全身神經系統,因此,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能夠降低該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3]。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根據毫米波脈沖頻率照射和特定頻率電脈沖穴位刺激原理,應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能夠達到通經活絡、改善微循環障礙的治療效果,因此是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有效治療方法[4-7]。為進一步探討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臨床療效,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6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并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6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入選病例均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60例患者按照患病程度分成兩組,其中,治療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齡在51~81歲之間,平均(62.6±6.8)歲,病程在4~19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3.5±4.5)年,對照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在49~83歲之間,平均(64.3±7.3)歲,病程在5 ~ 22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4.6±3.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血糖、BMI、糖化血紅蛋白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選標準
入選病例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診斷標準,且符合以下入選標準:(1)四肢自發性疼痛、手足麻木、蟻走感、針刺樣或刀割樣疼痛,經神經系統檢查顯示患者感覺功能明顯減退;(2)肌電圖顯示有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的改變;(3)無嚴重心、肝、腎等嚴重并發癥,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神經病變[8]。
1.3 方法
治療期間所有病例均保持原有飲食調整和降糖方案。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彌可保針劑[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H10800002 ]1000μg/d,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2周。治療組采用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WLTY-2000型,北京偉力新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利用治療儀毫米波探頭照射患者神經穴位,按照患者耐受程度調節電壓控制,每個穴位照射治療4min,共計32min,1次/d,14d為1個療程。endprint
1.4 觀察項目
(1)詢問并如實記錄兩組患者癥狀。臨床癥狀改善等級,顯效:乏力倦怠、口苦而干、四肢麻木、雙下肢疼痛、雙下肢酸困等癥狀均消失,有效:上述癥狀部分消失,無效:上述癥狀未消失且有加重跡象,將顯效和有效計為總有效;(2)治療前后進行跟腱反射和膝反射檢查,利用肌電圖測定患者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9]。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經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治療1個療程后,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其中,顯效22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經常規治療后,部分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改善情況不理想,其中,顯效16例,有效8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2.7%,可見,治療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CV和SCV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MCV和SCV相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CV和SCV較治療前均提高,但治療組提高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3.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在排除其他神經病變的情況下,與糖尿病同時出現的,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一種病癥。高血糖是導致該病癥的主要原因,但關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確切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晰,可能與內分泌紊亂、血管損傷、細胞因子異常、免疫因素、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等多種因素有關[10]。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診斷標準為有明確的糖尿病病史或糖代謝異常、確診糖尿病后出現神經病變、踝反射消失、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在該病的臨床診斷中,首先需要排除其他病變引起的神經病變,包括頸腰椎病變、腦梗塞、動靜脈血管病變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化療藥物引起的神經毒性作用與該病神經病變相似,需要仔細區分兩者之間的異同點。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最主要的臨床特點為四肢麻木,且呈對稱性感覺異常,下肢較上肢嚴重,異常感覺如蟻走、發熱、蟲爬、觸電等,嚴重感覺障礙的患者還可出現下肢潰瘍和關節病變,伴隨劇烈刺痛、灼痛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在神經方面的體征表現為跟腱反射或膝腱反射消失,位置感和震動感減弱或消失。
3.2 常規治療方法
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治療方法有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兩種。西醫治療采用藥物治療方法,強調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案有: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環、神經營養藥治療、對癥處理。中醫治療強調辨證分型和針對性治療,但中醫學界對于該病的治療仍然沒有統一的標準,大部分醫院都根據本院的治療經驗進行辨證分型和治療[11]。部分中醫學者認為,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形成的過程中,痰和瘀是兩個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在分型針對治療中,多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進行治療[12-13]。此外,中醫學界還有專方治療和針劑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但都是基于辨證分型理論形成的治療方法。
3.3 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應用原理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WLTY-2000型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是由北京偉力新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研制的一種新型糖尿病治療儀。該治療儀采用世界先進的紅外照射技術和低頻數控電脈沖技術,結合調整患者身心健康的音樂療法,能夠對人體特定穴位進行照射和神經刺激。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是在中醫經絡學原理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電子毫米波技術研制而成的,能夠實現毫米波照射、紅外穴位照射、超低頻脈沖刺激等,激發人體組織細胞諧振,使機體組織處于最佳功能狀態,全面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幫助消除口苦而干、四肢麻木、感覺異常等臨床癥狀,改善肌電圖,提升肌肉神經傳導速度。
3.3.1 紅外線照射技術 紅外線照射人體時,可通過調節頻率與人體細胞運動頻率一致,從而快速被人體細胞吸收,紅外線滲透進細胞后,可與細胞產生共振和共鳴,使皮下組織深層穴位產生溫熱效應,激活分子高能狀態,促進DNA合成增加,加速細胞分化,促進胰島細胞更新和胰島素的良性分泌。
3.3.2 超低頻數控電脈沖技術 超低頻數控電脈沖可用于刺激人體胰臟、內分泌組織,改善局部微循環,加快神經傳導速度,消除相關臨床病癥。
3.3.3 毫米波照射技術 毫米波照射中所發射的非熱劑量毫米波90%以上都能夠被人體組織細胞吸收,促進細胞活化和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含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3.3.4 音樂療法 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音樂療法的運用。臨床研究發現,心理因素會誘發糖尿病,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直接受到自身精神狀況和心理狀況的影響。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正是基于這一理論基礎才加入了音樂療法。在音樂療法中,患者可以一邊接受治療一邊聆聽和緩優美的音樂,使患者大腦皮層充分放松,改善免疫系統和神經內分泌功能,這個過程中會促進人體產生內啡肽,達到陰陽平衡、身心同步治療的目的。
3.4 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在DPN中的應用價值
當前關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Brownlee等人提出“糖尿病并發癥同步機制”學說,該學說認為,由高血糖引發的大量過氧化物是誘發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關鍵因素,也就是氧化應激[14],此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還可能與內分泌紊亂、血管損傷、細胞因子異常、免疫因素、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等多種因素有關,多元化的發病觀點已被學界公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中醫理論中的“脈痹”范疇,出現麻木、肢冷的主要原因是脈絡空虛、血行無力[15-17]。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正是在上述中醫理論基礎上研發出來的,通過多種現代技術的協調配合,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下肢麻木、感覺異常等臨床癥狀,改善肌電圖,增加神經傳導速度。endprint
3.5 研究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從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患者中選取6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四肢自發性疼痛、手足麻木、蟻走感、針刺樣等典型臨床癥狀,為使研究結果更加直觀,將入選病例隨機分成兩組進行對比研究,兩組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每日靜脈使用彌可保,治療組采用WLTY-2000型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發現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但治療組改善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更加理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進行肌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較之前有顯著提升,且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偉力電腦糖尿病治療儀用于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與常規治療方法相比,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肌電圖,提升神經傳導速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鮑楓晴.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臨床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2,2(14):199-200.
[2] 韓杲,陳艷娟.銀杏達莫聯合電腦糖尿病治療儀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9,27(36):47-48.
[3] 陸曄.糖尿病治療儀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3):372-374.
[4] 李云.糖尿病治療儀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6(5):104-105.
[5] 葛秀潔,魏愛玲,婁明潔,等.電腦糖尿病治療儀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5):1041.
[6] 施君,張文川.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2(1):116-119.
[7] 周紅燕,胡晴,劉夢江,等,α-硫辛酸聯合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合并下肢血管病變的有效性[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4):624-627.
[8] 王海瀾,冉春風,王明軍,等.經皮電神經刺激配合微波治療痛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5):431-434.
[9] 魏亞楠,苗儒林.腺苷鈷胺聯合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6):885-887.
[10] 張春玲,陳露,楊傳經,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596-598.
[11] 沈娟,曾輝,李連喜,等.振動感覺閾值(VPT)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中的診斷價值[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3,40(1):31-37.
[12] 文桂珍,何來順,吳妙瓊,等.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護理研究[J].海南醫學,2011,22(11):146-148.
[13] 畢華妮.鹽酸丁咯地爾聯合糖尿病治療儀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19(11):146-147.
[14] Brownlee M.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a unifying mech-anism[J]. diabetes,2005,54(6):1615.
[15] 葛秀潔,魏愛玲,婁明潔,等.電腦糖尿病治療儀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5):1041.
[16] 陳若風,黃秉文,林輝,等.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5):718-719.
[17] 胡子毅,巢敏.益氣活血化痰法辨治糖尿病神經病變80例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5):3396.
(收稿日期:2015-0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