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黎勝
為什么有時候一個看似普通的小感冒就能引發心肌炎,被醫生診治為心肌炎的又以年輕人居多,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為什么總是“糾纏”年輕人?
感冒來了心肌炎也來了
23歲的小張前段時間感冒了,他堅持“輕傷不下火線”,照常和同事們一起加班、熬夜趕方案。但沒想到,幾天后,小張突然覺得胸悶、氣短,很不舒服,同事看他臉色很不好,建議他去醫院看看。到醫院后,醫生一問病史,再做檢查,發現竟然患了“病毒性心肌炎”,需要住院治療。看到診斷書,小張納悶了:小小的一個感冒,為什么別人挺一下就過來了,年輕力壯的自己偏偏就發展成心肌炎,還得住院?一開始的那些不舒服究竟是感冒還是心肌炎?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屈百鳴介紹,其實,引起感冒的許多病毒會引起心肌炎,這些病毒進入體內后,會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回應。這種免疫保護是把“雙刃劍”,它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因為免疫變態反應及其免疫產物誤傷心肌細胞,引發心肌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病毒侵犯人體后,人體產生免疫反應過激。
20~30歲中青年是心肌炎多發人群
病毒性心肌炎可使心肌收縮力下降,心臟功能下降,嚴重的會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病毒感染后約有5%的患者可能并發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的病史。在這些感染與發生心肌炎之間有一段特有的潛伏期,病毒感染后如果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飲酒等更容易引發或加重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可發生于各個年齡階段,甚至侵襲新生兒,但更青睞年輕人。究其原因,年輕人免疫力強,遇到病毒后免疫反應會更猛烈,感冒后出現心肌炎的概率會增加。據統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40歲以下占75%~80%,并以20~30歲的居多。一般來說,嬰幼兒期的心肌炎發病急、病情重;青少年的心肌炎多經治療后痊愈,部分患者可能留有擴張性心肌病或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后遺癥。
心肌炎能自愈,也能讓人猝死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自愈,如不及時治療,也可能引起嚴重后果,最嚴重的就是猝死;還有一些會導致病情遷延,發展成心肌病、心臟擴大等;第三種是心肌炎已經治愈了,但是存在一定的癥狀,像是心悸、胸悶等;第四種情況就是完全康復,什么感覺都沒有。
雖說心肌炎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但仍然需要醫生的干預。如有些患者出現致命性的心源性休克甚至惡性心律失常,只有醫生積極搶救才能挽救。擴張性心肌炎會導致心臟擴大,也需要早期積極治療。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多患者心肌炎已經好了,但是癥狀依然長期存在,這會給患者本人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合適的藥物治療,勞逸結合,爭取早日康復,逐漸恢復日常生活和工作。
預防病毒性心肌炎,首先要預防感冒等病毒性疾病,一旦染上病毒性疾病要注意休息、合理用藥,早日治愈,以免發生各種并發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