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園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高又挺拔,影響孩子身高的原因一般有:遺傳基因、飲食營養、疾病影響、生活環境等。
遺傳孩子生長發育的軌道及其特征、潛力,甚至對疾病的易感性、對營養的需求和利用等,都由父母的遺傳所決定,身高也是如此。眾多的科學研究發現,人體身高約80%~90%是由遺傳所決定的,因此父母的身高和孩子最終的成人身高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它只是決定了孩子生長發育的潛力,而這種潛力能否完全發揮還要看后天因素。
營養從生命之初的受精卵開始,一直到孩子出生后的生長發育均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當所需營養的供給充足、均衡,比例恰當,孩子的生長潛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胎兒時期宮內營養不良和出生后2年以內的嚴重營養不良,不僅妨礙孩子身高、體重的增長,還會使得機體其他系統功能出現障礙。


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不僅和營養有關,還與母親的生活環境、營養、情緒、疾病、不良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母親在妊娠早期如果受到輻射、病毒感染、某些致畸藥物、毒物、重大精神創傷等,均可造成宮內胎兒發育的遲滯,從而進一步影響出生后孩子的生長。
慢性病一般來說,慢性病可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高,比如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等;由于骨骼的生長需要受到各種內分泌激素的調控和遺傳的影響,因此某些內分泌疾病、染色體病和遺傳病等都可能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高;性早熟由于可以使骨骼的發育明顯早于實際年齡,從而使骨骼生長期變短,雖然孩子身高可能一度較高,但最終身高卻有可能明顯矮于正常。
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達到良好狀態的重要因素,比如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體育鍛煉和玩耍、輕松的學習、完善的醫療保健服務等。反之,活動的減少、不良的家庭關系、心理應激和精神創傷等都會妨礙孩子的身高增長。
孩子長高的要點在生活中我們還是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定期的體檢并記錄下來、合理營養和體育鍛煉、充足睡眠等。
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水平,不僅要看某一時刻的體格參數,還需要結合近一段時間的表現,了解孩子是否沿著特定的生長軌跡成長。2歲以后,如果生長速率持續小于5厘米/年或者突然大于7厘米/年,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同時要了解孩子的第二性征發育情況。第二性征的發育是先于青春期的竄個兒,正常情況下,女孩8歲后可以首先出現乳房增大,男孩9歲后可以首先出現睪丸增大,如果出現的順序不對,或者時間提前就需要格外注意。
過多的營養攝入和過少的戶外運動顯然不利于孩子成長。運動是對骨骼生長的重要刺激因素,陽光的照射有利于體內維生素D合成而促進骨骼健康。肥胖不僅對于骨骼生長是一種負擔,而且在女孩中,一般情況下體重越重,青春發育年齡會越早,對于男孩則會使得青春發育出現延遲。
家長應當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過大的精神壓力。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和激素分泌有著緊密的聯系,過短過晚的睡眠(兒童要保證每晚9個小時以上睡眠,確保在晚上9時前上床睡覺)和不良的心理刺激均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導致身材矮小的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