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在很多家長心中,孩子缺鋅是一件大事。在門診時經常碰到因為孩子食欲不好、體重增長不理想的家長要求檢查孩子的微量元素,或者直接拿著化驗單詢問孩子有沒有缺鋅。
孩子是不是真那么容易缺鋅,怎么判斷有沒有缺鋅呢?
作為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鋅參與構成人體的多種活性酶類,如:生長發育、生殖系統的發育、傷口愈合及味覺感受等。
目前,檢測孩子是否缺鋅有兩種方法,即測頭發中鋅含量以及血液中鋅含量。由于頭發測定會有許多干擾因素,所以目前臨床多采取血液測鋅。血液中也有很多干擾因素,因此應當結合孩子的臨床表現(如是否有異嗜癖、反復感染、多汗等)來進行綜合判斷,如果孩子補鋅后癥狀得到緩解,也可說明缺鋅。
哪些孩子容易缺鋅呢?
一是平時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兒童。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牡蠣、瘦肉、動物內臟等。如果兒童在日常飲食習慣中不吃或很少吃這類食物,則每日鋅的攝入量便達不到標準,長期以往便會導致缺鋅。
二是患感染性疾病的兒童。兒童在患感染性疾病時體內鋅的消耗量增加,且胃腸道的吸收能力減低,如發生腹瀉,鋅還會從糞便中丟失,因此要加強補充鋅。
三是多汗的兒童。人體中很多微量元素都會通過汗液排泄,鋅也是其中之一。有些兒童因為自身代謝率高,加之活動頻繁,鋅便從汗液中大量丟失而造成缺鋅,尤其是夏季便會頻發缺鋅。
但兒童在正常飲食,沒有疾病干擾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發生缺鋅。孩子的食欲不好、挑食、體重不增、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復雜,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缺鋅,盲目補鋅不能使這些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孩子缺鋅怎么辦?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缺鋅了,應當到正規兒童醫院的兒童保健科進行相應的微量元素檢查,醫生結合臨床表現及癥狀便可進行治療。確診缺鋅后,一般采用食補的方法,比如多吃海產品、肉類、動物內臟、禽蛋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進行補鋅治療,療程通常為2~3個月,一旦鋅水平達到正常水平,寶寶的食欲增加,即可停止服用藥物,但仍需要補充含鋅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