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長春 莊緒華(.莒南縣第三中學 山東臨沂 76600;.莒南縣第一小學 山東臨沂 76600)
試論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葛長春1莊緒華2
(1.莒南縣第三中學山東臨沂276600;2.莒南縣第一小學山東臨沂276600)
高中體育教育是高中教學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眼下高中生厭惡體育教學或者厭惡體育課的人數正在逐漸上升,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近年來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該文重在闡述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水平,促進高中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體育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高中體育教育是高中教學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體育教育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眼下高中生厭惡體育教學或者厭惡體育課的人數正在逐漸上升。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是擺在每個高中體育教師面前的嚴峻問題。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對終身體育意識的認識,來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改變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狀。
1.1忽視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目前在大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沒有認識到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對于體育鍛煉的作用和意義也缺乏足夠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對終身體育教學的意義滲透不夠,效果不明顯。高中體育教學還停留在只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而對學生身體和體育思想的培養沒有足夠的重視。對于學生運動能力、運動興趣、運動習慣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因此,高中教育中沒有真正起到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作用和意義。
1.2缺乏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高中教育不同于小學和初中教育,一方面學生已經處于青少年期,另一面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由于學業的繁重,很多學生沒有時間來鍛煉身體,甚至放棄體育鍛煉。一部分學生認為上體育課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事情,對于教師教授的知識更是沒有耐心去學習和消化,一般應付了事。另外一些學生可能已經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可是由于學業壓力和自身原因,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堅持精神。現階段的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三學生很少能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對我國東北一座小城市的高中生調查顯示:堅持每天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為13.5%;每周鍛煉一次的學生為22.5%;基本不鍛煉的卻高達64%。從這些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國高中生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很低。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對于終身體育意識和終身體育的益處認識不深。
1.3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落后
我國大多數高中的體育課還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開設一些籃球、足球、田徑、跳繩等項目。這些古老的體育項目因缺乏時代氣息而不被同學們喜愛。新課改要求高中體育課程要結合實際、貼近生活。因此學校要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尤其是過去那種開始、準備、組織、結束的上課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趣,從而厭倦上體育課。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非常不利的。
1.4體育設備不足
體育設備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必備工具,因為體育設備在體育教學中有著獨特的作用。目前我國大多數高中,對于教學的體育設備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基本能滿足教學的要求。但是由于高中學校場地狹小,特別是市區高中這個問題尤為嚴重。很多體育設備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對教學質量的改變沒有達到質的飛躍。尤其是一些需要大量場地的運動,例如網球場和游泳館。由于這些條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有意思的體育項目無法實施,學生上課熱情不高。這對于提高學生體育積極性、培養學生體育終身意識是不利的。
2.1實施“開放型”教學培養體育意識
“開放型”教學要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障,以教會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生接受知識、運用知識為根本任務的教學模式。“開放型”教學模式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起指導和幫扶作用。在實踐課程中要求教師放手,多給學生一些自我發揮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多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做學做朋友;在成績評定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體育成績考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模糊量化法”,將學生的刻苦程度和進步幅度作為考核的依據,設置 “優 ”“良”“合格”三個標準。課程改革應以提倡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主要目的。在實施“開放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更好的發揮創造性和積極性。例如,排球雙手下手墊球練習中,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體育老師商量自己的目標個數,在體育課的組織形式上,要擺脫過去那種過分強調整齊劃一、步調一致的模式,因為這種模式限制的學生的特長和個性的發揮。新教學模式則要求能放則放,給學生更多自我發揮的空間和展現個性的機會。學校可以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例如讓學生在優良的樂曲中慢跑,也可以在室內教授健身操、瑜伽等新式教學內容。這些時尚的運動內容有力于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放松身心,有更多盡力投入到繁重的學習中。對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也是大有裨益的。
2.2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良好的教學環境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按年齡、性別、體質差異特點來改善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吸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大型體操節目,要求全體學生參加,也可以在課間時間播放體育新聞,檔期熱點體育賽事,此外還可以開展體育競賽、建立學校體育論壇供大家交流和學習。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來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2.3改善教學模式
我國多數高中目前都是運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這些模式多數存在一些弊端,已經不適合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也不符合終身體育教學的目的。開放性教學模式的推行,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體育認知結構。從而自覺的學習體育知識和體育鍛煉活動。改善陳舊的教學模式也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改善過分強調統一的弊端,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開放性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某些限制,在注重主題意愿的同時,又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了輕松、愉悅的體育教學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2.4改善教學方法
高中體育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逐漸滲透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存在一些落后的項目,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步伐。隨著多媒體教學的興起,體育教育也可以運用這一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不斷地推陳出新,逐步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水平。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幻燈片的模式多次重復示范正確的體育動作,也可以對學生的動作進行錄像,后期根據錄像進行點評。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挖掘和使用,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水平,還能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同時對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良好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培養學生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效途徑,也有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2.5營造體育氛圍和諧師生關系
強健的體魄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高中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是學生完成當前學習任務的保證,也為以后的事業發展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高中體育教育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大體育健身的宣傳,在校園里努力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強生健體、終身鍛煉的目的。學校可以設置體育節、體操節、體育知識競賽等,也開始豐富多彩的室內體育項目。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可以邀請一些體育明星來學校開展講座,使學生在良好的知識氛圍內得到熏陶,從而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同時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因材施教,要熱情對待體育比較差的學生,多多鼓勵和指導他們,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運用體育知識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改善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終身鍛煉的自覺性。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水平,促進高中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1]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7):55-56.
[2]張傳麗.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58-59.
[3]劉兵.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3(5):155.
G807
A
2095-2813(2015)01(b)-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