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①
張勇
(四川外國語大學體育部 四川成都 611844)
摘 要:自我國經濟發展逐漸走向現代化以來,教育的國際化與現代化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現階段教育培養的重要目標。尤其是高校體育教育中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該文在闡述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現狀的基礎上,從政策法規、領導管理、教學動機、學習內容、培養方法、評價標準、時間以及經費保障等方面,對影響專業發展的因素進行了全面分析,以此提出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希望可以對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有所借。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師 專業發展 影響因素 學習內容
作者簡介:①張勇(1981,10—),講師,四川宜賓人,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工作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體育部。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c)-0173-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173
作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校體育工作的良好進行離不開高校體育教師的作用,其在高校體育改革與發展中,貢獻了主要的力量支持。而作為高校體育的直接執行者,高校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所教育的學生所能達到的高度。而在具體的教學發展中,高校體育教師需要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自我發展,才可以促進體育教育的不斷完善。但與此同時,高校體育教師的發展既與其自身條件有關,也受到其他外界環境的制約。因此,該文在對影響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設計規劃調查的基礎上,對高校體育教師師資力量的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幫助。
隨著經濟發展對體育教育發展的要求,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與此同時,教師專業發展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從其自身素質與觀念方面來看,事業心的缺乏、較差的穩定性及不明確的職業觀念,使得當前體育教師對其專業發展缺乏清晰的認識。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的體育教師培養教育還未建立完善,因此許多體育教師的教育理論不夠完備,無法及時接觸到先進的教學理論,這就使得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無法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的束縛,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最后,許多教師在認識上存在“功利性”的價值追求,導致其不太重視其自身內在的發展,使得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發展的不平衡。
2.1個人發展因素
教師的個體發展,是教師專業發展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其主要側重的是教師個體發展的提升,即主要包括教師的理論技能、專業精神的發展。從目前看來,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包括個人主觀因素、高校職稱的審評、崗位聘任制度、激勵制度等。而在這些因素中,其主要作用的是個人主觀因素。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如果想要提升其專業水平,就必須從主觀方面進行努力,從而為其專業發展提供動力。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進行職稱審評和崗位聘任制度的完善,從而刺激教師的積極性,使其具備良好的發展潛能。
2.2政策法規因素
根據國際上關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經驗可知,一些政策基本上是由理論研究和思想決策得出的,這可以作為教師專業素養發展的最有利保障。目前高校體育教師中不同職稱的教師對專業素養制度的發展狀況認識程度還處于一般水平,部分教師有較全面的理解,在現階段來說,這表明該體制相對適應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在政策制度的作用方面,高職稱的教師從事工作時間較長,對相關政策的認識較為深入,同時他們更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因此可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但同時我們還應注意,教師對自身利益的期追求與制度呈負相關,這將作為重點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研究。
2.3領導管理因素
從整體水平上看,高校體育教師普遍認為,學校領導對體育專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處于一般水平,表現為比較重視,而從職稱層次來看,認識程度存在差異,較高職稱的教師認為,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的發展比較關心,而講師和助教不太樂觀。原因可能在于,在教學方面,高職稱的教師實力較強,領導對其比較重視。大部分地區的高校實行科層式的管理體制,這一管理體制的宗旨主要是教師服從命令,所以個人的想法很難表現出來。教師在這種管理體制的壓迫下,其行為受到各級行政人員的管理約束,這與教師職業本質的要求相矛盾,從而對教師專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礙。所以在完善學校管理體制的同時,學校領導還應該進一步提高對體育教師的關注度,使其專業得到健康的發展。
2.4學習內容因素
大多數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師在參加專業素養的學習時,其理論學習的內容多以最新的體育知識、體育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最新科研動態為主,實踐學習的內容多以在教學訓練中積累的經驗和教學、訓練中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術為主。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可知,被廣大教師所重視的學習內容主要有:體育教學知識、體育訓練知識、體育科研知識、體育與健康知識等,這些知識與教學業績評定、長期的教學效果之間存在者密切關系。對于專業知識,不同職稱的教師對排在前三位的看法基本一致,但是大多數助教認為體育訓練知識更為重要。就目前而言,助教級別的教師大多學歷較高,但是高校各級領導認為,助教在訓練能力及專業運動技術上與學校的需求存在差距,但是一些年輕的教師擔負著掌握新型體育運動技術的重任。為了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運動技術水平,構建完善的運動訓練知識體系,相當一部分助教教師在訓練學知識的學習中投入很多精力與物力。
2.5培養方式因素
由于我國在體育教師專業培養方面來看,其還未建立較為完善的制度,因此其培養方式還較為單調、封閉,且方法較少。目前,培養方式大多數采用崗前培訓、學歷補償、青年教師社會實踐等,而在學科帶頭人的培訓方面、教師知識結構改善、關注國際國內前沿理論方面還有很大的不足。同時,部分高校雖然開展了相關的培訓模式,但其實際進行并不能滿足教師對專業發展的需求,無法適應當前高等體育發展的知識創新和實際的需求。在專業素養的學
習方法中,各高校的大部分體育教師更傾向于半脫產學習和在職進修,這兩種學習方式可以滿足教師一邊學習一邊工作的需求,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還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更重要的是保證教師收入不因專業學習而受到影響。
2.6學習動機因素
宏觀上講,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有著較強烈的體育專業發展意識和需求,對體育專業素養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憧憬和期待,所以這也成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動力。從大量數據中可以看出教師學習的動機主要包括:提高個人修養、提升自身教學水平、職稱評定、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教師職業的要求、提高自身學歷以及知識的更新。前幾個是當下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師自身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職稱評定和提高學歷同樣是教師學習的主要動機,其次是職稱評定。這一結果也許會另很多人迷茫,但是結合教師自身需求和各學校的實際我們可以得出,對于大多數高校體育老師而言,職稱往往代表著學術水平和專業的能力,同時關系著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利益,因此職稱評定是教師學習的關鍵動機。
自我國成功開辦奧運會以來,我國的體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應該看到,我國雖然逐漸走向了體育大國的行列,但還未成為真正的體育強國。因此,若想促進體育的更好發展,就必須加大體育教育的深入,從技術方面及學術方面促進體育的雙重進步。通過提升高校體育教師專業水平,從而更加明確我國的體育教育理念及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從而更為深入的促進高校體育教師的發展,拓寬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基礎其規模。體育強國應當強在學校體育上,當即對體育強國的認識也應該建立在學校體育發展的基礎上,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姜維我國的體育事業帶來不可估量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超.北京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分析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9.
[2]韓連花.北京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體系的理論構建[D].首都體育學院,2009.
[3]張麗麗,馬志和,董宏偉,等.高校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9(5):44-46,66.
[4]朱慧芳.上海市普通高校中青年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5]崔艷艷.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 2012.
[6]陳志丹.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然分析與應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
[7]趙猛.遼寧省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自主權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D].沈陽體育學院,2010.
[8]郭敏.基于教師專業發展視域的高校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