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體育院校專項教育發展中的若干問題①
①課題來源:吉林省教育廳課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高校網球專項教育研究”(課題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605號)。
趙宇飛(1982—),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于海生1趙宇飛2
(1.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2.吉林體育學院圖書館 吉林長春 130033)
摘 要:專業體育院校是我國專業體育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其中,體育專項人才的輸出為我國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課題始終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議題。從體育專項教育的本質出發,以高等教育的終極目標為落點,以我國體育快速發展的大環境為背景,簡要探討了體育院校專項教育發展中的若干問題,包括:體育院校專項教育的重要性、發展現狀、瓶頸與困惑,并以此為基礎探索我國體育院校專項教育改革的未來發展方向,從而為我國體育院校專項教育改革的理論基礎、教學理念、改革機制以及實施路徑提供一定的啟發、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專項教育 體育院校 運動訓練專業 能力培養
作者簡介:于海生(1977—),男,吉林長春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c)-024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241
Abstract:Professional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 personnel training, wherein the output sports special talent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subj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s always an important issue sports educators. From the essence of sports special education point of view, to the ultimat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placement, and a large environment for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as the background, briefly discusses the speci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 number of issues, including: physical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 status, bottlenecks and confusion, and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sports institut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 so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 in PE schools, teaching philosophy, reform mechanism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ad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reference and learn from.
On the Spe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Sports Colleges Issues
Yu Haisheng1Zhao Yufei2
(1.Jilin College of Sports Training Institute; 2.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brary,Changchun,Jilin,130033,China)
Key Words:Special ability;Sports training specialty;Ability;Sports colleges
目前,我國體育院校在專項教育方面暴露出一些發展中的瓶頸與困惑,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人才的培養和體育的發展。因此,在不同社會發展背景下,適時的思考體育院校專項教育的發展問題,對于高校的生存與發展、對于人才的培養以及對于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1. 1體育專項教育是體育本質的基本要求
體育,顧名思義即體育運動,是指人們遵循其生長發育規律和身體活動規律,通過身體鍛煉、技術、訓練、競技比賽等方式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文化生活為目的的社會活動。因此,體育又稱體育運動,其歸根結底是身體運動的總稱。體育專項教育就是以運動項目為基礎,以從事運動項目的學生為媒介進行的體育教育。體育發展至今,已經存在著上百種形式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離開了運動項目的體育是沒有意義的,離開項目談體育的發展也是毫無意義的。
1. 2體育專項教育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體育專項教育,是指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專項能力為主要目標,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過程。我國體育學科從無到有,又經過不斷發展和豐富,已經成為了涵蓋社會學、教育學、運動訓練學、社會指導等多個方向的綜合學科。社會結構與分工的復雜化要求高校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盡管體育的多維度發展對于體育人才的需求也是多角度、復合型的,然而具有較強專項能力的體育人才仍然是推動和引領體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體育項目的重要性體現在競技體育中可謂淋漓盡致。一個國家在國際賽事上所取得成績的優劣體現了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民素質,更直接影響著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體育項目體現在社會體育方面,它仍然是全體社會人群參與體育運動、增強自身體質的重要媒體。因此,培養具有較高專項能力的體育人才對于體育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1體育院校專項教育現狀概述
早期較為成熟的專項教育僅存在于高校的運動訓練專業。我國運動訓練專業在其設立之初就是以培養教練員為主要目標。[1]隨著學科的建設和專業的發展,運動訓練專業為我國舉國體制下的競技體育事業輸送了大量的高級專門人才。高等體育院校的運動訓練專業既是學校的“支柱性和特色性”專業,同時也是為國家體育事業服務的主要手段。[2]近年來,生源分流、就業困難等問題相繼出現,致使運動訓練專業遭受了各界的質疑,專項能力培養問題已經引起國內體育界學者的廣泛關注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在高等體育教育學科發展過程中,體育教育學和人文社會學專業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學科的發展,也相繼開展了專項教學活動,然而,從學生的教育背景、專項基礎,到教學課時安排和課程設置,都難以保證學生在4年的大學里真正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并適應社會對于專項人才的需求。因此,盡管運動訓練專業的發展速度和前景不容樂觀,但體育院校真正意義上的專項教育仍然以運動訓練專業為主。
2. 2運動訓練專業專項能力培養情況分析
(1)培養目標。目前我國各專業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大多以培養能夠較好的從事運動訓練、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復合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只是側重有所不同。多元化的培養目標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既符合素質教育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也體現了體育專項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體育教育專業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體育教育人才為目標。而運動訓練的首要原則是競技需要原則。運動訓練專業與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趨同也是專項教育發展中暴露出的一個重要問題。
(2)課程設置。目前,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課程一般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必修課為基礎課程,涵蓋了思想教育、體育基礎、專業教育和就業教育等課程;選修課分為必選和任選,針對學生運動技能進行培養。基礎知識水平是職業發展的根本,對于學術水平、社會適應性和接受更高等教育的能力影響巨大。廣泛的學習內容和充足的學時數客觀上有利于學生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為專業的發展拓寬了道路,同時也有利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專業課程設置絕大多數沒有對實踐內容進行明確而具體的規定,限制了就業能力的提高。
(3)教學訓練。體育院校專項教學與訓練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即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缺少創新。以網球項目教學為例,多數教師僅采用傳統的講解、示范、糾正錯誤動作等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方法,缺少對于多媒體手段的應用,例如采用視頻錄像等電化教學手段進行表象訓練,對于運動技能的掌握和實戰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3.1高校生源的專項水平
運動技能的掌握與提高并非一蹴而就,往往要經過漫長的學習與訓練才能真正掌握該項運動的核心和精髓。專業運動人才的培養也是需要選材的,往往具有運動天賦和較強興趣愛好的學生才能夠在該領域有所建樹。目前的體育院校專項教育體系下,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訓練經歷各不相同,對于所學習的專項基礎也是參差不齊,且整體較弱。因此,不利于專項教育目標的實現。
3.2社會需求的多維度化
體育院校為了適應社會需求、謀求自身發展,在專業設置和學科建設方面進行了諸多改革和變化,以滿足社會對于體育人才的需求,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和效率。當下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社會經濟水平的飛速增長,使得體育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在此背景下,僅掌握一項運動技能是遠遠不夠的,高校僅培養那些掌握著一項或幾項專項技能的學生也是難以適應未來發展的。因此,就是在這樣的博弈過程中,專項教育舉步維艱。
3.3錯誤解讀社會的需求
高校所承載的責任和義務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具有綜合素質的高級專門化人才。這就告訴我們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道德高尚、知識精良、專業突出的復合型人才。當下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然而古語云:“術業有專攻”,所謂“精英教育”也正是這個含義。因此,體育院校的專項教育者絕不能夠盲目跟從而忽略了自身特色所在。
依據上述分析,體育院校專項教育改革必須突破自身存在的各種困難,走出誤區,及時調整發展方向。
首先,要明確教育的終極目標。體育院校的專項教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分支。教育的目標在于通過培養人、塑造人,使人獲得崇高的品格、豐富的知識、生存的本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體育院校專項學生往往依據自身愛好選擇了所從事的專項。他們希望通過高校的專項教育能夠不斷提升專項技能,既能夠從中得到樂趣和成就感,也能夠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和發展的平臺和回饋社會的手段。因此,我們的教育者不能在紛擾面前辨不清方向,要始終把握教育的終極目標。
其次,也要明確社會的真正需求。體育的蓬勃發展帶來的是豐富多樣的就業機會,這就從不同角度刺激和推動著體育教育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例如對于人才層次需求的提高。高校在人才的教育培養過程中,不能顧面而忽略點,也不能顧量而忽略質的提高。
同時,還有依據體育院校的實際條件和地區社會發展水平進行專項教育。體育院校在專項設置和制定培養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該專項的教育資源以及地區發展前景如何。例如:東北地區具有優質的冰雪教育資源、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因此十分有利于冰雪運動的專項教育開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對外交流廣泛,網球、高爾夫球等高雅運動場地充足、群眾基礎良好,因此十分有利于此類運動的發展,從而有利于此類項目的專項教育。
參考文獻
[1]劉波.德國運動訓練專業課程設置及對我國的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4):77-80.
[2]吳秀玲.能力建設:職業教育的大方向[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4(2):1-3.
[3]梁高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運動訓練專業網球專修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10):82-87.
[4]殷海濤,王卓.中國國家級以上網球裁判員隊伍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遼寧體育科技,2011,33(1):32-34.
[5]賀敏.運動訓練專業課程設置研究——基于畢業生就業角度[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6]魯長芬.對我國高等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課程研制的探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體,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