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蔣一波
摘 要: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在渴望增長,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企業因執行了不恰當的財務策略導致失敗。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不斷提高自己的市場意識,關注市場需求,為迎合消費者不斷創新,不斷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和種類,把企業做大做強。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約。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我國中小企業還停留在粗放型的生產階段,由于其各方面因素限制,中小企業既面臨著機遇,又面臨著挑戰。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概念
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理論是伴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而發展起來的,是指企業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到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能以犧牲后期的利益為代價,換取現在的發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核心是財務可持續增長。財務角度的可持續增長,一般通過可持續增長率和實際增長率的對比進行研究分析。對財務可持續發展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是羅伯特·C.希金斯。他將可持續增長率定義為:在不耗盡財務資源的情況下,企業銷售所能達到的最大比率,并提出了相應的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希金斯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
可持續增長率(SGR)=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期初權益乘數*留存收益率。
企業可持續增長率取決于以下四個因素: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期初權益乘數,留存收益率。銷售凈利率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周轉率反映了的企業資產管理水平,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財務杠桿政策,留存收益反映了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
實際增長率為本年銷售收入相對上年銷售收入增長的百分比。當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差異較大時,企業可能會面臨超速發展或低速發展的問題。當可持續增長率大于實際增長率,表示企業呈現為低速發展,容易出現資金剩余。當可持續增長率小于實際增長率,表示企業呈現為超速發展,企業會陷入財務資源緊張的境地。因此,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重視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的差距,以免陷入超速發展和低速發展的困境。
二、財務可持續增長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1.中小企業持續經營的前提
中小企業是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企業的目標是生存,盈利,發展。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核心,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命脈,并逐漸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財務可持續增長能源源不斷的為企業提供生產發展的動力,中小企業只有實現了財務可持續增長,才能不斷吸收內外部資源,不斷創新,不斷開拓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2.為中小企業制定戰略目標指明方向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財務可持續增長問題一直是管理者較為關心的方面。可持續增長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實現財務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企業對自己的增長能力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盲目追求發展,這樣可能會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巨人集團的破產就是典型案例。最初該企業增長迅速,一味追求擴張,但是在發展中對自身過于高估,盲目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最后導致破產。相反,如果一個企業過于保守,增長能力不足,常年業績平平,可能最終會陷入被收購或并購的境地。因此,在中小企業長期發展中,財務可持續增長能夠為企業制定正確的財務戰略提供依據。
3.有利于中小企業合理配置財務資源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財務資源屬于稀缺性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制定合理的財務戰略,并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以實現企業財務可持續增長的目標。可持續增長作為一種指導思想,指導著財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對其有激勵和制約的作用。財務戰略的本質就是通過合理配置企業的財務資源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一個好的財務戰略應考慮到企業的長遠利益,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當前利益。中小企業只有實現了財務可持續增長并且遵循可持續增長指導思想下制定的財務戰略,企業才能穩定持續發展。
三、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投資過度
對中小企業來說,在融資困難,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投資能力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確的投資有利于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化企業財務資源配置,有助于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但是很多中小企業管理者盲目投資,過度多元化經營,投資能力明顯不足,導致企業白白浪費有限的資金,不能集中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喪失了企業的增長機會,長久下去,中小企業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逐漸走向衰敗。
2.融資策略不明確
融資是企業籌集資金的行為和過程,一般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當企業實際增長率高于企業可持續增長率時,會出現財務資源緊張,資金短缺的問題。許多中小企業通常會通過融資來解決這一問題,而一般性的內源性融資已經不能滿足它們的需要,必須借助外源性融資,而過度依靠外源性融資會增加其財務風險和財務成本,因此如何通過合理的融資策略來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中小企業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3.企業盈利能力不足
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相比于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在控制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方面處于下風,銷售產品的渠道和方法也較少,導致了企業的銷售凈利率低,企業盈利能力不足。而根據希金斯財務可持續發展模型,銷售凈利率是影響可持續增長率的重要因素。盈利能力的不足,導致可持續增長率低,可持續增長率低于實際增長率,企業增長緩慢,長久下去中小企業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
4.企業營運效率低
資產周轉率是反映資產周轉情況的指標,是銷售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代表了公司的營運能力。很多中小企業沒有良好的運營體系,都是依據管理者的個人意愿來執行,而大多數企業管理者管理能力和素養普遍不高,不能從戰略的角度來規劃企業的發展,只注重眼前利益,導致企業的資源不能合理分配和利用,資產利用效率低下。而資產周轉率是影響企業可持續增長率一個重要因素,資產周轉率的下降會導致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的差異增大,中小企業不能保持可持續的發展。
四、中小企業財務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中小企業的發展不能盲目發展,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針對上述存在的各種問題,有以下策略可供參考:
1.適度投資
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對市場進行分析,盡可能收集所處行業發展情況和國家政策等信息,從而來確定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選擇正確的投資項目,合理配置企業財務資源,管理者要樹立整體戰略的意識,將投資納入企業的戰略管理,對投資項目進行整體評估,判斷企業技術能否滿足項目的要求,投資項目是否可以長久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在對各方面進行考核后,做出正確的投資,在優化財務資源配置基礎上,實現中小企業可持續增長。
2.靈活選擇融資方式
我國中小企業在做出融資決策時,應考慮不同的融資策略和增長的相關性。企業在不同的發展狀態下,應采取合適的策略,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高速增長的企業和低速增長的企業,都應遵循先內源融資,在內源融資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再負債融資,最后股權融資的思想,這樣才能使中小企業的發展與企業的資源相協調。從可持續增長的角度來看,內源融資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依靠的是企業的自有資金,自有資金越雄厚,企業的財務基礎越穩固,抵御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就越強,有利于維護企業財務狀況的穩定性,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3.注重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針對企業盈利能力不足這一問題,中小企業應加強技術創新,形成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消費者最注重的是產品的質量,企業產品質量提升,銷量自然而然就會提高。而且技術領先帶來的優勢會提升品牌價值,進而會帶來長遠的利益,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中小企業應加強成本費用控制,降低產品費用,以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進而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中小企業盈利能力的增強可以提升企業可持續增長率,縮小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之間的差異,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4.建立和完善營運資金管理機制
資金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整體的效益,中小企業的低效運營往往是因為缺乏有效的營運資金管理制度。因此,中小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資金管理機制,通過資金責任制將資金層層落實到各個部門,并監督和檢查實施情況,獎懲結合,資金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的財務可持續增長能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資源,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中小企業應定期對資產進行評估,對于長期閑置的資產應盡快處理,對于有使用價值的資產,應找準其定位,提高其使用效率,力爭最大限度達到資產盤活,加快資產周轉速度,提高企業資金運營效率,實現中小企業可持續增長。
綜上所述,通過對中小企業發展問題進行分析,有些是內部因素導致,有些是受外部環境影響。中小企業首先應從內部不斷完善自己,盡快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完善企業組織制度。同時,政府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助,保障中小企業穩定發展。不同時期,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大不相同,也伴隨著不同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和解決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賴新英.淺談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管理策略[J].中國外資,2014(2).
[2]王長海.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和制度保障[J].改革與戰略,2010(1).
[3]張喜寶.可持續發展下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策略[J].會計之友,2013(15).
[4]白晶.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探析[J].財會通訊,2014(8).
[5]胡艷麗.淺析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0(36).
[6]尹猛基.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道[J].經濟與管理,2014(1).
作者簡介:黃平(1959- ),女,安徽合肥市人,安徽大學商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蔣一波(1993- ),男,安徽蚌埠市人,安徽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