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榆林學院 陜西榆林 719000)
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地方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策略研究①——以榆林學院為例
樊麗
(榆林學院陜西榆林719000)
摘 要:據了解,現階段陜西省地方性本科院校校園文化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起著帶頭作用,但此影響并未得以充分發揮,該論文對地方性本科院校校園建設體育文化與培養創新人才做了具體闡述,明確提出培養創新人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策略,以使得為陜西省地方性本科院校日后更好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地方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策略
①基金項目:市產學研項目(2014cxy-11),校級專項科研項目(14JK06),校級教改項目(JG1427)。
全面提倡發展綜合素質教育以來,體育教育以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建設便成為了高校課堂文化建設的一種拓展,與校內文化、課堂文化相較,高層次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可對學生形成良好熏陶,進而增強學生對人文科學的探究熱情,促進學生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及思維方式的的轉變。除此外還可有效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因此,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綜合型人才建設中,具有不可泯滅的作用。
2.1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具時代性
文化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現代校園體育文化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時代的特征,同時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演變。時代文化的發展規律是高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參考因素。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均受社會整體風貌、當代政治傾向、經濟發展結構等因素的制約。
2.2高校體育文化具民族性和多樣性
中國傳統體育就具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幾乎所有的地區都有自己別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隨著各高校對體育文化建設重視度的逐步提升,各地區的傳統體育文化也逐步得以廣泛傳播和發展。但體育文化的傳播并不是讓高校全體一致,而是要求在傳播本區域文化的同時融合外來體育文化,最終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2.3高校體育文化具導向性
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各有千秋,這些別具特色的體育文化活動,不僅使校園生機盎然,更提升了學生的整體修養,而且對學生掌握各種技能起著積極作用。另外,大學生將在不久的將來步入社會,此過程將使他們形成良好習慣,并將此好習慣帶入社會,傳播于社會,從而加快全民健身的進程。
2.4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具階級性
近代校園文化建設一直被賦予鮮明的政治色彩,“強健青少年體魄”是我國現代中學乃至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對體育文化的重視,高校更應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下一代,為社會建設培養高素質,好體質的接班人。
3.1促進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其思維逐漸走向成熟,因此,正確引導大學生處理處理學習、交友、戀愛等問題至關重要。大學生經常存在心理矛盾的激烈沖突,如不及時發現引導可能會成為心理問題,作為高校管理者和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主動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活動,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合作、交流、創新”的樂趣,進而提高自身人格修養,最終使學生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生活、學習。同時,長期的體育文化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能培養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意識,豐富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知識,進而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3.2增強學生的凝聚力
校園文化所包含的全體師生員工的世界觀念、價值觀念、人生觀念、就像一種精神粘合劑,能使全體師生之間產生一種歸屬感,增強其凝聚力。這種凝聚功能源自于愛國精神,而校園精神是全校師生共創立、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是大學校園文化的主心骨,是一種靈魂,其對全體師生有著一種無形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健康向上的校園精神使學校全體成員團結一致、關心集體、熱愛學校,從而形成一種內心需求。
3.3注重培育學生創新能力
在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體育教育已悄然成為高校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必修課,需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給予足夠重視。為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提高青少年整體素質,2008年國家教育部門頒布實施《陽關體育運動》啟動儀式。在大好政策的驅動下,各個高校均從實際出發,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活動。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將校園作為中心,將學生作為主體,以融合課內外體育文化活動為宗旨,集競爭、娛樂、運動、合作、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師生日常生活不可取代的一部分。為有效發揮校園體育文化功能,作為校園文化的組織和管理者,必須竭盡全力、不斷改進校園體育文化,使活動變得新鮮,更加吸引學生,進而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創新的強大力量。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正悄然生息地影響著我們每一代大學生的成長,弘揚“誠信、奮斗、進取、創新”的辦學精神,對提高一個學校整體的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長期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能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4樹立正確的創新教育理念
創新教育是體育教育發展的根基,樹立創新教育理念有助于實現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作為高校體育文化活動的組織者,需對活動的內容、形式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使其活動充滿趣味性與教育意義,盡最大力量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最大程度的發揮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所以,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需要創新。只有樹立創新的教育理念,才能進一步增強師生對體育文化的濃厚情感。
4.1注重開拓學生思維能力
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高校體育教育已悄然成為高校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必修課,需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給予足夠重視。為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提高青少年整體素質,2008年國家教育部門頒布實施《陽關體育運動》啟動儀式。在大好政策的驅動下,各個高校均從實際出發,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活動。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將校園作為中心,將學生作為主體,以融合課內外體育文化活動為宗旨,集競爭、娛樂、運動、合作、交流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師生日常生活不可取代的一部分,為有效發揮校園體育文化功能。作為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計劃、組織和實施者,必須對體育文化活動內容、形式及其方法等進一步做好更新,使我校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變得新穎有活力,更 加吸引當代的大學生,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 新的強大力量。
4.2規范體育文化發展規章制度
無規矩則不成方圓,要發展校園體育文化,推動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必不可少。故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不可無章可循,其必須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學校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從我校實際出發,遵循本校體育運動的一般規律,同時更新觀念,創新理念,逐步建立完善我校相關體育活動管理體制和規章制度,專業化管理學校體育活動,充分展現體育精神。除此外還要精心制定切實可行的階段工作計劃與各項運動的實施方案。
4.3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內涵建設
學校要充分凸顯我校體育文化的教育作用。第一,加大校園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大力弘揚校園體育運動精神。第二,要重視傳統體育活動中積極內容的發揚,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內容。第三,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創新,盡可能充分的發揮出校園體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如邀請各類專業人士或校內外體育運動愛好者協助開展校園體育攝影、體育繪畫、體育海報設計競賽、體育知識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還可利用體育教學時間介紹國內外體育重大事件、最新新聞等,通過這些有形和無形的體育文化資源,最終使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更加濃郁,使校園體育文化環境更加積極向上,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促進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進步。
4.4努力建設具地域特色的體育文化
學校要有針對性的對傳統體育文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進行科學地完善與創新,以地域特色為參考,將現代陽光體育運動與傳統體育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適合本地區開展的體育文化活動,如:安塞腰鼓、陜北秧歌等,豐富體育活動內容及活動形式,以滿足不同愛好與層次的學生,最終使每位師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
4.5改革體育教育、豐富體育文化內涵
校園體育文化要體現趣味性和知識性,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自身能力的提高、體質增強、豐富文化知識及其性格培養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是校園體育活動的主體。活動策劃者要根據學生群體發展的階段性模式,開展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最終能夠使學生從活動中提升能力,陶冶情操。
校園體育文化作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尤其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及全面發展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的、系統化的工作,需要學校領導能夠高度重視,挖掘優秀的人才作為我校的體育工作教育者和管理者,更需相關人員能夠重視我校的校園體育文化創新工作,最終實現創新人才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劉寶存.創新人才理念的國際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3(5).
[2]陳志軍,俞喧一.體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教育功能[J].體育師友,1998(2).
[3]段瑤.新時期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C]//政府管理創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2011.
作者簡介:樊麗(1980—),榆林神木人,榆林學院體育系,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文化及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