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8)
結合終身教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分析①
張濤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208)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加上教學理念的日趨完善,如今人們的理念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從以往的將成績看做衡量教學效果的依據,今天則是將健康當做核心。更多的人已經把體育從一門學科看做是健康的重要載體。而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活動推進過程中,如何改,如何把握改革的方向,就需要我們結合終身教育這一深度內涵,而學生只有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才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該文擬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入手,結合終身教育開展的必要性,從而分析融合了終身教育理念的高校體育改革方向。
關鍵詞:終身教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健康成長全面素養
相對之前成績為標準的教學理念,人們的教育觀已逐漸成熟。隨著人們對教育認知理念的發展和深化,也認識到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不是一門課程,而是一項培養人才的事業。自終身教育理念推出,教育界就對其展開了廣泛探討,至今已成為普遍共識。也成為我們當前推動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并逐步深入融合至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來。終身教育不僅是一種教學理念,還是一種思想,是對個人和社會發展都能產生積極作用的觀念。相對傳統教學,只重視教學成績和教學理論這一片面教學觀,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尋找到終身教育和高校教學改革的切合點,體育教學更是如此。良好的身體也需要有健康全面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學習觀。
1.1缺乏必要的終身教學理念
在當前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對終身體育教學缺乏必要的認知,有關終身體育的教學要求和內涵更是缺乏深度了解。一直以來,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我們更注重的是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次數,參與體育項目的成績等,不但未能注重培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連基本的鍛煉意識都缺乏有效的培養,很多學生厭惡體育課,往往以消極的態度來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可以說,造成這一切現象的根源在于沒有樹立必要的終身教學理念[1]。
1.2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和內容
開展終身體育教學則是希望通過比較體系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得個人能夠一直參與體育學習活動和活動鍛煉,進而在培養其身心健康的同時,提升人的體質和生活品質。然而當前我們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仍然以開展競技體育教學活動為主,比如籃球、足球等一系列常規化、大眾化的教學活動,不但缺乏休閑化、健身化,同時也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興趣差異和體質差異,未能結合學生實際學生適合學生的體育項目。當前教學活動中,所開展的體育項目或是難度大,或是教學體系安排不合理,學生始終未能對體育活動保持足夠興趣,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安排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體育教學需要。
1.3缺乏合理的思想引導,學生認知存在偏差
高校階段是教育的最終階段,因此在學生管理上,很多高校更多采用自由選擇,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的辦法。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這一階段,減少了必要的身體鍛煉,只要是認為苦或者累的,就堅決不參與,當然這也與我們教學活動開展的質量較差有一定關系。學生沒有認識到,終身教育開展的目標是幫助每一個學生,使其個人觀念思想和生活方式都能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由于學生對終身教育理念的認知偏差,加上缺乏合理認知的引導,從而使得體育教學很難取得應有效果。
1.4課程設置合理,同時也缺乏必要的體育教學投入
就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基本上都只面對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開設體育課,課時也僅有每周兩大節,較短的教學時間內,很難開展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可以說連基本的教學任務都很難完成。我們開展體育教學課程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必要的體育鍛煉習慣,而這正是終身體育教學活動的精髓和核心,因此只有合理的課程計劃和時間,才能確保體育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另一方面,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必要的體育設施和場地,只有充分滿足學生鍛煉和教學活動開展,才能幫助體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但很多高校未能為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投入必要資金和力量[2]。
為什么開展體育教學改革要融入終身教育,而結合終身教育,究竟會為體育教學改革帶來怎樣的作用和影響,這就要結合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來認識。
首先,融入終身教育理念來開展體育教學改革活動,能幫助學生提升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往體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往往對學生采取平時考勤、期末成績考核相結合的考評機制,很多學生為了順利畢業,不得不參與體育活動,而這大多是被動參與的。結合終身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參與其中,不但是教學的要求,更是為自己健康、為自己長遠著想的結果。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因此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更強,自然也就有融入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趣。
其次,真正幫助學生形成終生鍛煉,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就目前教學狀況來看,很多學生在接受完教育之后,就基本上荒廢了體育鍛煉,甚至有的學生在大學三年級就不能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這基本上就表明了教學活動的失敗。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并不在于學生百米成績或者某項運動的掌握技能和水平高低,應該是也只能是學生能否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形成健康的運動理念和鍛煉習慣,只有學生認識到終身體育意識對其一生成長的作用和重要性,才能為學生形成健康體質提供重要保障。當然將終身體育教學理念充分貫徹到體育教學改革活動中,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終生成長打下堅定基礎[3]。
就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來說,如果不進行深度改革,整個教學活動無法產生必要教學效果,更無法完成人才教學要求。終身教育理念的缺失就需要我們必須將人才培養融入終身教育的基本教學理念上來,切合實際推動教學改革發展。
3.1轉變學生體育學習理念,強化終身學習體育理念
改革教學活動的關鍵和核心就是要糾正學生學習理念及態度,以往我們在體育教學活動時,往往將技能掌握情況、考勤出勤率當做衡量學生體育課參與狀況,這就使的學生的體育學習與體育課程聯系在一起,當體育課程教學結束時,學生也就不再關注體育活動,這實質上就是因為體育教學理念的缺失。因此,想要解決學生體育學習的這一問題,就必須強化學生對體育終身教學理念的學習和認知,讓學生認識到身體是基礎,是從事其他工作的前提。只有幫助學生形成必要的體育鍛煉意識,才能為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打下根基。
3.2深化完善教學體系,補充教學內容,構造豐富全面的體育教學活動
事實上,當前我們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往往只針對大學一二年級,同時也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開展,而且體育教學活動多依賴課堂上進行,在課下缺乏必要的補充形式,整個體育教學體系缺乏完善性和全面性,教學內容也多局限于傳統體育教學項目,缺乏必要的團體性和吸引力。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結合終身教學思路,改革體育教學活動時,及時引進一些比較靈活、具有個性的教學活動,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全面豐富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參與體育教學,結合學生參與興趣的有效激發,進而形成全面完善的體育鍛煉習慣,從而實現終身鍛煉的教學目標。
3.3強化提升教師教學意識,積極革新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改革想要取得理想成效,不但需要學生積極參與,還需要教師提升個人教學意識,革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思路。要通過推動體育教學改革活動,提升教師教學意識,讓教師從根本上體會到終身體育教學的目標,只有教師理解了終身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是體育教學,才能為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要針對之前“課上、課下”脫節的體育教學模式,積極完善,讓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尋找自身的定位和樂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而這也正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評判依據[4]。
自終身教育理念產生以來,備受關注。在這一理念中,突出強調體育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將體育教學與終身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才可能實現教育長遠、深度發展,終身教育理念的核心和關鍵就是體育教學,因此發展體育教學不僅是教學活動的要求,更是人才培養和成長的重要內容。所以結合終身教育分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到這個方向就是學生充滿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積極融入其中,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身體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景麗.淺談高校體育課程設置與終身體育教育[J].中州大學學報,2012(4):176-179.
[2]李志紅.我國高校終身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湖北大學學報,2012(10):26-28.
[3]林躍忠.淺析高校體育教學對終身體育的影響[J].東方教育,2013(5):221-228.
[4]關浩.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探析[J].體育世界,2013(9):99-102.
作者簡介:①張濤(1983,3—),男,湖南永州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