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花 金鋼鐵
(延邊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延吉 133002)
體育的終極目標是強身健體,愉悅精神,幸福人生,終身受益,服務社會。教師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做到興趣導入,技能鋪路,制度保證,持之以恒,形成習慣。可見,培養學生學習的技能,培養青少年的體育習慣,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體育教師的作用尤其重要。也無法讓其他所代替。教學的先行者是教師,教師的智深情況對學生的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體育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認知程度,了解課程標準目標、性質、內容等修訂情況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起著推動作用。
吉林省各個中學體育已全面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育教學開課率為100%,其中中學每周體育課授課3次的占75.1%;體育教師的學歷100%達到國家規定標準;體育教學內容與初中畢業考高中項目為主,體質健康項目為輔,100%學校進行大課間操,34%學校進行上、下午2次組織課間操。83%的學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目標是對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而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的陳述,一般是由國家的體育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的。然而體育課程的目標是通過體育課程學習而最終實現的,是體育課程內容和全部體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體育教學的主導者體育教師對課程目標的認知程度尤為重要。調查對課程目標的認知程度表明,38.3%的教師表示完全理解;24.7%的教師表示難以理解;14.6%的教師表示不能具體理解;22.4%的教師表示完全不理解。經卡方檢驗結果在學歷結構上出現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10.578,P<0.01)。這種結果說明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目標修訂與體育教師的學歷有關。
調查體育教師對課程目標中最終應培養的目標結果,其中有71.4%的體育教師選擇了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28.6%的體育教師選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經卡方檢驗結果在學歷結構上沒有發現顯著性差異,而在年齡結構上出現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15.102,P<0.01)。特別是30~39歲教師(z=2.3,P<0.05)認為通過體育教學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尤為重要。然而課程性質表明“體育健康課程是學校課程重要組成部分。本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增進學生健康,以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1]。
201 1年修訂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變化很大。在2001年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具體提出了課程學習內容。調查體育教師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解結果,有51.7%的體育教師選擇增強體質和運動技能;有15.8%的體育教師選擇了運動基礎知識;10.7%的體育教師選擇游戲及體育競賽活動的強化;11.8%的教師選擇交往能力。對2011年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持有理解和認可的態度。而且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強身健體作為首選內容。
調查對體育教師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結果,其中45.1%的體育教師比較理解;15.5%的體育教師一般理解;17.0%的體育教師完全理解;23.4%的體育教師完全不理解。然而進行卡方檢驗結果,學歷結構上則出現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8.024,P<0.05)。大學本科以上的教師(z=2.6,P<0.05)比大專學歷的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高。這與王寶珠(2004年)的研究結果中提到,在課程實驗中教師學歷層次低與自身素質不高是造成執行新課程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以后的教師任用制度中,有關部門有必要借鑒韓國聘用教師制度,聘用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生以上,以及必須經歷過職前教育實習的教師[3]。盡可能避免聘用通過函授獲得本科學歷的教師。
調查對中學生課程實施達到課程內容目標的程度結果,有49.1%的體育教師基本達到;50.9%的體育教師完全達不到。從結果中看出基本達到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課程目標。可見2011年以來實施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目標,選擇課程目標一致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教學,使體育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學習有很大的進步。
吉林省中學體育教師的認知度與教師的學歷高低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有著密切的關系。體育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學習有很大的進度,并能選擇與課程目標一致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體育課程改革是長期的義務,要提高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在今后的體育教師聘任制度上,必要考慮資歷因素,提升入門的高度,以此提高對課程標準的準確掌握和進行實踐。
在今后的體育課程改革中,提出課程目標相對應的學習領域的具體內容體系。為了我國的體育課程改革在今后的體育教師聘任制度上,有必要考慮學歷層次上的提升和在職教師的系統學習有關課程理論知識,準確理解和正確體現課程的基本價值等方面的繼續教育納入到國家和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當中。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S].
[2]王寶珠,譚華.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改革實驗情況調查[J].體育學刊,2004(6).
[3]李正花,姜允哲,趙舜然.韓國中學體育教師聘用資格制度特點及啟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