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述鮮
(西南交通大學體育部 四川成都 610031)
高校的游泳教學放棄了常規的抱膝浮體、蹬邊滑行等內容,教師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對學生進行意外落水的自救練習,采用的是直立水中漂浮的教學方式。對稱式轉輪劃水技術是以肩關節為軸心、雙手對稱做圓周轉動劃水,這種游泳技術對自救、水中自我平衡以及學生對水感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體的內容是:身體先滑入水中,由仰浮到站立,再利用對稱式轉輪劃水的技術將頭抬出水面,并立即用嘴呼吸。自救游泳姿勢就是身體直立或俯仰,手在體前或體側壓水,并在腰的兩側做對稱式轉輪劃水。
高校學生在游泳的初學階段很難適應平臥的狀態,所以高校教師要對學生采用從熟悉水性過渡到平臥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屏息直體漂浮、蹬底漂浮以及平臥漂浮。屏息直體漂浮是兩個學生一組,甲站立,拉住乙的手,乙做屏息直體漂浮然后起立仰臉向上,使鼻子處于最高位置;蹬底漂浮是去掉保護,吸氣沉底后蹬底直體漂浮;平臥漂浮是兩個學生一組,甲用手扶住乙的后腦勺和腰部,乙仰臥水面,漂浮約半分鐘后轉體成俯臥,待屏息時雙臂快速做對稱式轉輪劃水團身起立。
目前我國高校游泳教學大部分都是從蛙泳或自由泳開始,但是這兩種泳姿對于初學者非常困難,所以高校教師要將反蛙泳作為初學者游泳的入門泳姿。反蛙泳的手臂動作是對稱式轉輪劃水動作,腿的動作也要保持對稱。
高校游泳教學目標的重點在于爆發力與速度,但大多數的高校學生學習游泳是為了自救或鍛煉身體。所以高校學生的游泳教學要重點進行有氧呼吸訓練,重視學生的耐力訓練。可以計時,如1次15~25min;也可以計距,如1次6~9圈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耐力和游距。
目前高校教師對學生游泳教學的重點還是關注在學生的安全性上,擔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危險,因此畏首畏尾,完全忽視了教學的方法和效果。高校的游泳課堂經常是學生在泳池內胡亂游或者自由活動。但是游泳教學不能只是關注安全性,還要達到提升游泳技能和鍛煉身體的目的,所以教師要注重教學的過程和內容。
在我國體育教學大綱中,關于游泳教學有著清晰的規劃,但是,很多高校存在的問題是僅僅依照大綱的內容進行教學,沒有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致使許多高校學生在上了游泳課后仍然不會在水中游泳,浪費了學校的資源和時間。
高校的教師在教完書本上的游泳基本技能后,就放任學生自由活動,沒有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教師進入泳池給學生親自教學會讓教學事半功倍,要始終把教會學生游泳作為教學的出發點。
游泳是一項在水環境下進行的體育活動,由于它的特殊性,存在很多其他體育運動項目沒有的困難,比如人的視覺和聽覺都會受到限制,初學者在水中只能模仿陸上的動作。而多媒體教學可以把學生在水下的真實動作,利用三維動畫演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游泳的動作要領,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動作表象,把游泳的學習變得簡單輕松。同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的演示與講解結合起來,提高教學過程的可控性,學生也能針對自身的動作進行分析和糾正。
高校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對游泳興趣方面存在個體差異性,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性以及學生在水中的活動能力,做出分層次的教學模式。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不怕水、悟性高以及掌握動作速度快的學生為一個層次;不怕水但身體協調能力差的學生為一個層次;怕水且心理緊張,不敢做動作的學生為一個層次。教師利用這種分層次的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游泳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學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將高校游泳從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轉變為快樂教育,對學生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組織院、系或者班級為單位游泳比賽,以游泳隊和校園協會的方式出現,請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和打分,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校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將示范法和講解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強化示范法,淡化講解法。強化示范法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要讓學生從前、后、側各個方位清楚地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重點示范關鍵動作;第二個方面是教師演示動作的主要階段以及定格動作;第三個方面是在學生學習比較有技術難度的動作時,教師要在不破壞動作整體連貫性的條件下,適當地放慢速度或者分解動作。學生在教師親自示范下學習,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在游泳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各個高校要根據自身設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嘗試多元化的游泳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游泳的興趣。目前我國有些高校實施開展“俱樂部”形式的游泳教學課堂,并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高校教師要在傳統的游泳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進游泳教學方法,如采用啟發式和誘導式,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例如合作教學法的游泳教學。
高校的游泳教學可以放棄分班制的教學模式,采用團隊式的教學模式。進行團隊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游泳的技術水平,自由地選擇所學的課程及科任老師,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狀況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執教能力,學生也能達到主觀上和客觀上的最大和諧。
游泳作為一種生存技能的運動,考試成績不應該只關注到學生游泳動作的技術,還要加入學生課外自救和互救的考核,體現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校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學習的教學策略。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合作學習有五個層面的內容: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教學活動;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學習;目標導向的活動;以每個小組在完成目標過程中整體成績為獎勵依據;教師給小組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游泳教學進程。
高校要加大游泳經費的投入,要有足夠的游泳場地和器材等游泳基礎設施,成立相關的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工作的領導小組。定期對游泳場地器材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游泳場設施的正常使用,確保學生開展游泳活動所必需的場所和設施。游泳教師要與學校衛生保健組織配合,保證學生的健康和安全,開展醫務監督、學生的體格檢查以及管理工作,加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患有傳染性疾病的學生不適宜下水,提高學生遵守游泳衛生要求的自覺性。
針對高校游泳教學的現狀以及發展的趨勢,文章從游泳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國游泳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了研究和討論。高校游泳教學的內容要從單一的傳授游泳的技術轉變為讓學生有游泳的健身意識,積極引導和培養高校學生對游泳的興趣,提高游泳健身的能力。雖然近年來很多高校把游泳運動列入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但是我國高校游泳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針對這些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各個高校要在今后的游泳教學中不斷地完善,并且鼓勵學生把游泳作為自己終身鍛煉的運動項目。
[1]牟鵬.分步教學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群文天地,2012(8):139.
[2]易強.生存教育理念下高校游泳教學的措施保障與安全策略——以重慶市高校為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9):88-90.
[3]周洪韜.淺析我國高校游泳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與展望[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0):83.
[4]王強.淺析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安全隱患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1):39-40.
[5]支學干.高校游泳教學對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影響[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4(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