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 李亞嬌(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山西太原 030600)
“游戲教學法”在獨立院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①
李海青 李亞嬌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山西太原 030600)
游戲教學法是武術教學中長期使用的教學方法,在獨立院校的武術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自主性,激發學生對武術的學習熱情,因此,對武術游戲教學法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該文主要從闡述游戲教學法的含義及其基本原則,分析武術教學的現狀,與獨立院校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分析游戲教學法如何在武術教學中實際運用。
游戲教學法 獨立院校 武術教學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和精神的象征,因此,武術教學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要繼承與發揚。獨立院校開展武術課程的教學既是對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游戲教學法在獨立院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游戲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功能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重視,在教學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現在教育界的研究重點是如何實現游戲教學法與實際教學的有機融合,在游戲教學法的基礎上,發揚傳統武術的精神,實現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1.1游戲教學法的含義
游戲教學法的含義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的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游戲的刺激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教學的基本內容。游戲教學法能夠整合優勢的教學資源,實現游戲與教學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等。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呆板守舊的弊端,利用游戲教學法能改變傳統教學缺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挖掘學生的潛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2游戲教學法的特點
游戲教學法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競爭性、目的性和教育性等特點。其具有的趣味性是指游戲的內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包含部分故事情節,在游戲中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娛樂性的特點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放松自己,減輕學習生活上的壓力。無論是游戲還是教學,都要有勝負之分,但是并不意味著結果就是最重要的,武術教師應該在游戲比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游戲教學法的最終目的還是教學,所以在游戲的設置過程中要具有較強的目的性,不能本末倒置,只顧游戲而忽視了教育作用,武術教師要結合游戲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到武術的精神,培養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游戲教學法是對傳統體育教學方法的補充,其本質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游戲過程中,不同學生承擔不同的游戲角色,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
1.3游戲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游戲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可從游戲和教學兩方面闡述,游戲是指要將游戲內容和教學內容相結合,設置合理的游戲環節,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在游戲實踐中達到教育的效果。教學是指要根據所學的知識,有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進行相應的知識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游戲教學法的實質就是將游戲與教學有機結合,是教學改革的階段性創新成果,其具有深遠的價值和影響,成為教育工作者有力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這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和教育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但是,在當今的武術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重視技術而輕視意識的現象。
2.1重視技術,輕視意識
中國武術的歷史源遠流長,隨著歷史的發展變遷,武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類別,不同的流派都具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傳統武術教學強調技術方面的教學,尤其是基本功的學習,但對于科學的運動理論,武術道德,武術的發展歷史等知識傳授甚少。武術是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的學科,它包含了文化、歷史、美學、倫理、養生和哲學等多種知識,但在傳統的武術教學中,這些知識都被忽視,直接進入技術類武術的學習,這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武術文化的興趣。
2.2學校忽視武術教育
武術教育并不是教學大綱中的達標項目,因此在課程時間安排上少于其他的體育課程,資金的投入和場地設施的搭建等都不如競技類、體操類、球類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武術教學的效果,也影響到了武術教師的教學熱情。基于上述問題,獨立院校應充分重視武術教學的重要性,幫助改善武術教學的環境,積極弘揚中國武術的傳統文化,調動武術教師的積極性和熱情,鼓勵學生學習武術,強身健體的同時體驗中國武術的精髓。
2.3武術學習難度大
在武術教學中,通常以初級劍、二十四式太極拳、初級長拳第三路等為主,上述武術動作簡單,節奏緩慢,實際的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傳統武術的路數較為復雜,變化性較強,對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要求較高,學生學習難度較大。在實際教學實踐中,由于時間的有限,武術教師不能深入的講解,這影響到了武術學習的層次和深入程度。武術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只能進行機械化記憶,復雜的武術動作很難記住,學生無法掌握武術學習的重點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武術學習的效果。
3.1教學設計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式都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形式和內容等方面不斷發展完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被引入到教學實踐工作中。為體現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和目的性等性質,教育工作者需要對教學環節進行設計。武術教學的設計目標是實現武術動作、武術文化和武術精神的統一,打破傳統武術教學方式的呆板,運用游戲教學法使得學生學習武術的知識和內涵,體驗武術動作協調、靜動、法力、快慢等精髓。武術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引入太極和散打的武術技巧,滿足學生追求刺激的心理。
3.2教學結構
武術教學要重視準備階段的工作,準備階段是保證運動安全性的基礎,學生在課堂開始前身體是處在安靜狀態,而教學環節是運動狀態,這兩個狀態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準備過程,武術教師可通過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例如:教師集合學生開展“擊鼓傳花、武友相聚”等游戲,使肌肉處于緊張狀態,實現身體由靜止狀態向運動狀態的轉變。在武術動作的初級教學階段,教師不宜采取游戲教學法,因為在該階段,學生需要進行反復的動作練習,掌握基礎性武術內容。在武術難度較大的學習階段,教師可適當采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奮度,提高肌肉的緊張度和收縮能力,鍛煉其耐力和意志力,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也有助于培養堅韌的品質。在武術教學的結束階段,學生的身體處在疲勞期,教師可通過游戲教學法,引入運動量較小的游戲,消除學生的疲勞感,逐漸恢復學生的體能,為以后的武術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3組織教法
在武術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例如:講述武術故事法、情景教學法、音樂輔助教學法、武術口訣教學法等,這些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了武術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熱情。武術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時,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流程,明確教學目的和方法,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內容,通過游戲和教學內容的結合,營造武術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武術的樂趣。
3.4合理分組
武術游戲通常采用小組模式進行,教師在分組時要注意合理分組,常見的分組方式有:固定分組,隨機分組,自由組合,組長分組,報數分組和教師分組。無論采取何種分組方法,教師要依據具體的游戲內容、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做到不同小組的人數和總體實力大致均衡,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游戲教學法的順利實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獨立院校應充分重視武術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完善武術教學的環境和設計條件。首先要調動武術教師的教學熱情才能保障武術教學的順利開展;其次游戲教學法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貫穿武術教學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武術的教學不僅是培育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使中國武術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武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運用游戲教學法,對學生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1]李巧璇,賴一元.游戲教學法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9(5):144-145.
[2]劉惠英.高校武術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革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10):80-84.
[3]邱丕相,楊建營.武術套路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體育學刊, 2007(7):66-68.
[4]趙學功.高校公共體育武術課程教學的探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188,190.
G642
A
2095-2813(2015)01(c)-0138-02
李海青(1985,4—),女,山西長治人,研究生,體育教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李亞嬌(1982,2—),女,河北唐山人,體育教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