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
(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周口 466000)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要求的不斷提高,太極拳也經歷了各種創新和演變,形成了各種類型的派別,例如陳式、楊式、吳式太極拳等,這都賦予了太極拳一定的意境美。因此,太極拳可謂是融藝術、節奏、形神、技擊等一體的體育項目,能夠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等的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現本文就在總結高校開展太極拳教學優勢的基礎上,簡要地分析了目前高校太極拳教學存在的不足,并嘗試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以期為教育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我國,高校一般以四年制或三年制為主,由于受到的升學壓力較小,相對于普通中小學,學生的課業負擔小,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鍛煉身體,因此高校的太極拳教學優勢可見一斑。首先是教學設備好,包括健全的場館和器材等;其次,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多,可以自行組織去場館練習太極拳,一方面鍛煉了身體,另一方面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太極拳的發展;最后是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交流,包括太極拳練習的姿勢、神態,甚至是和學生探討一些關于太極拳場地改進的問題等,都較好地保障了學生對太極拳的學習。
首先,高校在建學的時候,就融入了很多人文氣息,例如一些學校的晨讀園、名人園等,這些都在促進學生繼續學習和深造的同時,潛移默化中為他們營造了太極拳學習的環境;其次,高校中各式各樣的人才都有,打破了傳統中學只注重學習成績的限制,為學生進行太極拳的切磋和探討提供了一定的人文氛圍;最后,高校的人文配備好,擁有更全面的圖書館、更多的專家交流會等,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圣地。
與中學時代相比,高校的學生們知識得到了提升,人生閱歷也豐富了很多,對待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觀點,可以說他們已經具備了獨立的基本條件,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已經逐步形成。因此,在進行太極拳學習時,高校的學生思維更加活躍,知識面更加寬廣,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學習太極拳的主要目的,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能夠更多的幫助學生去了解太極拳的文化內涵,最終幫助他們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
高校一般只有大一大二才開設體育課程,到大三、大四階段,由于受到學生實習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都取消了體育課程,因此在課時較少、課程標準要求較低的前提下,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首先是高校對太極拳不夠重視,沒有深入到精髓,導致學生只學習到了表面知識,很難做到對太極拳的靈活使用,更別提是傳承民族文化了;其次是課程設置不合理,每周只有一次或者兩次體育課,雖說很多高校的初衷在于培養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和獨立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從高中到大學的跨度比較大,學生從嚴格的教育體系下一下子進入到寬松的環境中,自控力難免會較低,自學效率不是很高;最后是目前的高校依然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過程,而且在實踐的過程中沒有明確規定要求,極易出現松散現象。
俗話說,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首先,教師自身對太極拳了解不夠,尤其是一些稍不發達地區的高校,太極拳的興起和流行時間較晚,很多教師都不是專門的,甚至是其他體育項目教師轉過來的,難免會出現一些理論知識不扎實、動作技術不規范等的弊端;其次,教師沒有對太極拳的哲理性、健身性、技擊性等進行融合,這樣就只能是太極拳招式的簡單傳授,做不到“眼、手、身、步、氣”的融會貫通;最后,學校資金投入不足,做不到對體育教師的定期培訓,難以實現教師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導致師資力量不足。
通過調查不難發現,高校太極拳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邊講解邊示范為主,然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只能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下降。一方面學生在進行模仿時,只重視外部動作結構的類似,而忽視了內部的靜動狀態,嚴重偏離了學習的本質;另一方面學生的情緒普遍低落,甚至有厭學的現象出現,這不得不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
首先,學校應增加太極拳課時,畢竟對于大學生來說課余時間還是比較充實的,多增加幾節體育課程,能夠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養成他們的鍛煉習慣,當然教師也可以以身作則的鼓勵學生每天早起進行體育鍛煉,太極拳注重的是動作的舒緩和貫通,早起的晨練能夠使學生一整天賞心悅目。
其次,在進行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最好能從太極拳的淵源開始講起,使學生們盡可能地了解北京申奧時標志上的太極拳圖標的涵義、姚明在美國做NBA宣傳時采取的太極拳動作等知識,在開闊他們視野的同時,養成他們的興趣,觸發他們對太極拳的喜愛等,當然教師也可以從太極拳健身防病的理論開始講起,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最后,注重對實踐課程的鍛煉,可定期組織太極拳比賽,例如可把太極拳作為每年的競賽項目,同時學校可鼓勵各學院自由發揮,提出更加多樣化的太極拳業余活動和比賽項目等。
首先,學校應該加大對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該部分資金可通過社會有能力之士和團體的集資等,一方面用于對優秀太極拳教師的招聘;另一方面可用于對現有教師的培訓,例如挑選出較為優秀的教師參加各種太極拳活動,組織他們外出進行各種宣傳等。
其次,教師自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尤其是太極拳這種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技藝,更需要我們教師懷著謙虛和好學的精神,進行堅持不懈的研究,這就要求廣大教師以太極拳動作的正確、舒展、優美、韻味等為基準進行示范,同時融入健身性和技擊性的元素,真正達到對學生教育和培養的目的。
最后,教師要對所有的學生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不管是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較好的學生,還是各方面素質稍微落后的學生,都需要教師的鼓勵和支持,而且太極拳是一種終生性的體育項目,教師要做的就是培養自身的責任心和耐心,更多的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和發展做好鋪墊。
首先,采取完整和分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即對于路線復雜、上下肢體配合比較難的動作,教師要盡可能的詳細講解,進行各部分動作的肢解,在學生單部分練習比較熟練的基礎上,再進行整體的訓練,這樣能夠在保證動作完整性的基礎上,體現出太極拳的連貫性。
其次,教給學生多樣化的練習方法,包括自練、互練、小組討論練習等,自練主要發生在鞏固學習階段,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自我體會,往往會使動作于細微中體現精髓,互練則發生在學習的開始階段,對于教師動作的體會、自身鍛煉出現的問題等,都能通過彼此之間的討論和切磋,獲得一定程度的糾正,而小組討論學習與學生互練類似,由于學生討論范圍的擴大,見解顯得更加獨到。
再次,想象練習法的運用,同時也是大腦思維的練習,可以是講課的過程中,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進行的想象,也可以是學生在鞏固動作的過程中進行的回憶,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播放背景音樂,刺激學生的想象。
最后,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包括多媒體教學、電化教學和配樂教學等,例如通過畫面的定格和慢動作回放等,讓學生清楚自己動作的不足,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進。
總之,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上升,各高校太極拳教學的開展越來越廣泛。因此,我們教育者要在認真研讀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著重分析目前太極拳教學的問題和劣勢所在,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方案,以期更好地增強大學生的體質、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發展等。
[1]劉志蘭.高校太極拳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2(4):156,161.
[2]李海詠.高校太極拳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94-97.
[3]孔德權,晁岳春.湖北省高校體育院系太極拳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2013(2):110-112.
[4]楊麗娜.對高校體育課太極拳教學的現狀解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8):117,158.
[5]徐江波.對我院太極拳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企業導報,2011(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