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
2014年教育部的工作任務中曾著重強調立德樹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學校應加強對大學生體育教學的工作,在保證大學生保持基本健康的基礎上,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學校體育教育是大學生進行體育的關鍵階段。目前,我國高校對學生體育教育的總體目標是鍛煉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大學體育教師作為傳授體育教育的指引者,是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直接影響著體育教育的傳授與接收。因此,在新形勢下,培養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的。
體育教師相比其他教師而言,其專業存在特殊性,但其在職業素養的內涵上與教師是一致的。對體育教師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不同,對其職業素養的理解也有所差異。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主要是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這種職業素養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也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這種職業素養是體育教師從事體育工作中的基本條件,也是基本的要求。
體育教師的職業信念是支撐體育教師從事教師行業的關鍵因素,尤其是當體育教師尚未明確的認識到其存在價值時,體育教師的職業信念就是其從事體育教育的重要支柱。當體育教師心中有了明確而堅定的職業信念后,將會更加激勵其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也會對其職業生涯產生巨大的推動,這種職業信念是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備的,也是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的主要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體育教師因其專業性除樹立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外,還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是每個教師教育理念的基礎,也打破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引導的作用,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其專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實現學生真正的自主全面的發展。
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體育教育的根本動力,這種職業道德意味著體育教師在體育工作中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以及工作態度。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體育教師要明確自身的重要性,職業道德并不是短期形成的,需要體育教師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不僅形成自身的職業道德,也要向學生弘揚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是體育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結構,對體育教師而言,他不僅要了解相關的體育運動還有教育知識和人體科學知識。對于人體科學知識主要有運動生理學、健康教育學以及運動醫學、心理學等。體育教育除傳授相關體育專業技能外,也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產業及管理相關的知識等。體育教師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則是體育教師知識結構的重心,專業的技術支持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技能方面得到很好地指導,也能及時的了解相關的各種信息,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很好的掌握技能,也豐富了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
體育教師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教學,專業知識和教學知識會不斷地得到積累,體育教師要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實現技術和知識的充分學習。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的實際本領。在豐富體育教師的能力體系的過程中,要著重豐富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體育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體育相關知識前,首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身體健康是保證體育教師完成體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條件。除身體素質外,體育教師還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更多的心理品質來源于教師,尤其是體育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的,這對體育教學產生直接影響,這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素,所以體育教師不僅要定期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經常性的鍛煉自身的身心修養。
學校教育的重點是以學生為本,這意味著體育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意識,轉變教學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的思想要與時俱進,培養學生體育意識不僅僅是身體健康,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學生為根本,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體育教師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應以學生為起點,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全方面的發展,而不僅僅是一項專業的技術。
體育教師在培育學生時,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也需要體育教師擁有創新意識,體育教師的創新能力更多的是體現在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創新。新形勢下,政府更加需要創新型的人才,所以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內容需要培養自身和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的來源是知識的不斷積累和學習,所以體育教師要從自身出發,不斷學習和積累知識,將創新意識作為一切學習的起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完成創新,這也是學校對體育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期望。
體育教師的個人魅力更多地是其專業的技能,也應包括其知識儲備以及能力等要素。當體育教師形成自身獨有的個人魅力時,學生會以其為自身學習的榜樣,會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會更加地努力,使自己成為向體育教師一樣的優秀人才。這種人格魅力的影響會對學生的一生都產生積極地影響,所以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努力使自己形成獨有的人格魅力。
隨著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原有的教學技術已不能滿足對學生的教學。體育教學技術也應緊跟時代的變化,充分開發、利用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學生不僅僅是簡單的接收書本和教師專業技術的培訓,也要利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手段和知識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既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也提升了教學質量。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實踐教學,以實踐為基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創新教學方法,積極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的機會。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師要勇于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要根據目前社會對學生的要求等實際情況研究出合理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通過更多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為學生將來能立足社會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與經驗。
目前的體育教學已不僅僅停留在體育技能的傳授,還有體育專業方面的研究。體育教師為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應在完成教學任務后積極參加學校以及專業研究方面的工作。體育教師通過對體育學科的科學研究,與自身的體育教學相結合,充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越強,其科研成果越多,教學質量也會逐漸提高,這為學校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學生提供了保障。
隨著國內外交流的增多,計算機和外語的應用得到了體育教師的足夠重視,但因其基礎較為薄弱,體育教師在外語應用和計算機應用方面應花費更多的實踐和精力,這也是體育教師與世界接軌的基本條件。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著重學習外語以及計算機,也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使自己和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體育教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素質,這也是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不僅包括身體健康教學,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所以為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要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體育教師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這也是提高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學生即將步入社會之際,體育教學成為培養高素質的體育人才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是體育教師,因此,體育教師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向社會和國家培育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保證體育教育工作長遠的發展,最終實現體育教育的目標。
[1]郭華恬,金熙佳.高校體育的目標與改革思路[J].體育與科學,2003(1):75-76.
[2]周南照.教師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鐘振新.試論構建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新體系[J].西安體院學報,2003(2):98-99,102.
[4]孫菊霞,徐光興.學校心理咨詢師專業培訓與督導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9(5):8-11.
[5]魯元鎮.體育的社會文化審視[M].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