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艷 孫文芹 李俊恒(.玉溪師范學院 云南玉溪 65300;.保山中等專業學校 云南保山 678000)
元江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研究①
趙艷艷1孫文芹2李俊恒1
(1.玉溪師范學院云南玉溪653100;2.保山中等專業學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 要:隨著旅游部對我國旅游資源開發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旅游業得到蓬勃的發展,特別是少數民族體育旅游項目。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開發不僅可以促進動旅游業的發展,而且讓體育文化得到了傳承和弘揚。該文以元江縣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為研究對象,分析該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情況,分析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的問題
關鍵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經濟互動發展
①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研究學術工作站“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研究工作站”在站研究成果;玉溪市社科聯研究項目《元江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研究》,項目編號:YxsK78 階段性成果。
孫文芹(1981,9—),女,漢,云南保山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李俊恒(1980,8—),男,漢,玉溪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目前,旅游業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其可以優化我國第三產業結構,推動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元江縣處于大建設、大開發、大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地政府加大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各類民族旅游資源進行整合,使其縱向發展。同時,元江縣少數民族大雜居,少數民族旅游成為當地的主要特色之一,可以豐富元江縣的旅游內容。少數民族體育資源具有廣泛性、特色性和民俗性等特點,形成整套的旅游特色資源,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觀賞內容。相對于其他旅游資源來說,少數民族旅游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優勢,突出本民族的民俗內容。該文以縣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為研究對象,研究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下面就進行詳細闡述: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是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內涵的延續。當前,元江縣整理出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項目278項,涉及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各個領域,包括風土、風情,衣食住行,節日慶典,服飾裝整,工藝特產,風味佳肴以及民族歌舞等,與傳統的漢族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資源具有自身的優勢,可以為當地的旅游經濟發展重要作用,實現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的互動。目前,元江縣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而且這些文化資源與當地的自然風光,絢麗的民俗風情融合一體,進一步發揮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潛力。簡單地說,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項目可為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帶來更大空間,成為元江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隨著元江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為當地社會經濟產生巨大的帶動力,也促使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的互動,成以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為中心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近年來,云南元江縣的黃飯節、長街宴、苦扎扎節,都借助風景區的自然資源優勢為依托形成具有云南少數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例如,苦扎扎節就是云南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濃郁地方特點的體育文化,該文化實現了單一職能向多層次、多角度職能方向的發展,并形成一種綜合體育經濟、民俗文化和地方旅游的綜合經濟活動。在2012年云南哈尼族春節期間,云南地方旅游收入達840萬元,極大地推動了云南地方經濟的發展。2014年元江縣成功舉辦傣族少數民族運動會,吸引泰國、緬甸、老撾和越南等地的大批游客,并創收1187萬元。元江縣在2000年成功策劃了元江縣首屆少數民族旅游文化藝術節,除了長街宴,還有扎扎節等,為當地帶來了3300多萬元的經濟收入。目前,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得到快速發展,不僅弘揚了云南的體育文化,而且推動了元江縣的地方經濟,實現了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和旅游經濟之間的聯動。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基礎、融合科學的開發理念的體育旅游開發,有利于挖掘、展示、整合、傳播和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有利于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創新與重構。
元江縣地處我國南部邊陲,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吸引國內外的旅游愛好者。隨著當地政府對元江縣旅游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以及云南自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使得元江縣的旅游資源得到大面積開發,實現了向旅游資源大省的邁進。在2011年全年,元江縣接待了國內外游客32萬人,旅游創收120,000,000元,而2013年元江縣接待接待了國內外游客42萬人,旅游創收增長了13%。截至到2014年12月,元江縣總共接待了國內外旅游者近165萬人次,旅游創收320,000,000元。隨著元江縣少數民族旅游資源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各種運動會和文化藝術活動在全縣廣泛展開。目前,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活動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流動活動,也是復雜的民族文化的交流過程。隨著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深入開展,其旅游活動形式更加多樣,可以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需要。簡單地說,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文化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其核心雖然為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文化,但外延已經拓展到了文化、經濟等領域。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旅游文化促進了東南亞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加快了本地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云南省經濟的綜合發展,成為云南聯通東南亞各個國家的橋梁。
少數民族體育與旅游經濟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之間密不可分,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帶動當地旅游發展。同時,當地旅游的發展,也促進少數民族體育資源的開發,兩者之間是雙向互動的利益關系。少數民族體育與旅游經濟之間全面促進的事實,在體育和旅游活動中得到充分表現和發揮,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首先,隨
著東盟團體的建立,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關系更加密切,特別是旅游貿易。元江縣作為我國與東盟各國連接的重要樞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元江縣屬于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地方體育文化特別豐富,具有十分可觀的體育旅游文化資源。元江縣政府加大了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活動的開發力度,實現了旅游開發的跨越式發展。其次,元江縣擁有秀美的自然資源,其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自然資源的融合,可以發揮自身的絕對優勢。元江縣利用絢麗多彩的民俗,以及秀麗的自然風光,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包括哈尼族春節、傣族運動會等;另外,元江縣作為中國連接亞歐大陸的橋頭堡,與東盟國家接壤,擁有8個一類口岸。目前,昆明機場已逐漸形成輻射全國,以及東南亞的國際航空市場,具有良好的交通優勢。最后,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對云南元江縣少數民族體育資源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也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少數民族體育與旅游經濟發展互動的基礎為元江縣厚重的歷史文化,兩者的完美結合可以促進當地民俗風情的發展,將民風、歷史、特色和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兩者的完美結合可以打造元江縣的新亮點。簡單地說,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旅游經濟互動,可以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格局,使其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元江縣借鑒國外民族體育運動的經驗,深入挖掘當地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容。同時,元江縣政府重視品牌意識,實現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創新開發,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人文資源,深入開發體育文化活動,樹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精品品牌,實現傳統體育文化和旅游經濟的結合,創造良好的共贏環境。元江縣政府不僅利用當地的資源來樹立品牌,而且借助國家東盟活動的契機,加強與東盟各國的旅游合作,建立客源互送機制,拓展海外游客市場。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證元江縣游客的穩定,規避淡季和旺季對當地經濟的沖擊。元江縣積極利用自身的博覽會、度假村和體育文化,形成具有綜合性作用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當地經濟的融合,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同時,元江縣政府加大了對當地旅游設施的建設力度,規范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市場,提升體育文化的服務水平,為國內外旅游者創作良好的環境。另外,元江縣政府具有創新意識,實現旅游資源的創新,擴大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市場知名度,讓元縣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王天軍.發展民族體育旅游業的前景與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2):5-9,14.
[2]王歡,臧留鴻.新疆那達慕草原節發展現狀研究[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6(1):47-48,58.
[3]任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互動發展研究——基于保定市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調查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0(2):29-32.
作者簡介:趙艷艷(1980,6—),女,漢,玉溪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