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朋 孫群群 唐光耀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邊,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匯處,西靠太行山,東連華北平原,北鄰邯鄲,南接鶴壁。安陽市是國家貧困縣比較多的一個市之一,就安陽市農村中學的體育器材現狀如何,有沒有影響農村中學生的體育鍛煉等等問題,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訪問調查法等方法,對安陽市農村中學體育器材進行調查,通過分析安陽市農村中學體育器材現狀,了解目前農村中學體育器材的不足以及影響因素,針對其不足結合校本課程為安陽市農村中學體育器材未來建設提出一些科學性對策與建議。同時,也為我國農村中小學教育部門制定政策提供相關文獻參考,從而推動我國農村中學的學校體育健康發展。
訪問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黃縣等10所中學,15名體育教師,調查安陽市內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黃縣等10所農村中學的體育器材現狀。
查閱2010年《學校體育學》、李高民的《平頂山市魯山縣中學場地器材現狀調查研究》、楊貴仁發表的《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標準》、張玲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秘魯國家頒布的《體育法》、仇建生發表的論文《部分農村中學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現狀調查與分析》等文獻資料共30余篇。
安陽市農村中學體育器材數量不足,特別是國家級貧困縣滑縣表現最為突出。大部分學校沒有體育教學工作開展的相應計劃和方案,體育器材根本沒有辦法滿足學校的正常教學,通過分析其主要原因,學校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認為學生學好文化課就完成了教學的任務和國家所下達的目標。
通過實地調查,了解到安陽市農村有很多體育器材可以說已經是面目全非了,有的籃球場上的籃球架只剩一個籃板和架子,造成這樣的結果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人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學生缺乏正確使用器材的方法,運用錯誤的發力方式給體育器材帶來一定的損傷,安陽屬于北方,北方的冬季非常的漫長,學校的體育器材部分是室外安置的,學校對于這些室外的體育器材沒有加以維護,而是任其接受大自然的腐蝕。
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沒有配備專門的體育設施器材的管理和維護人員,這就導致了體育器材的丟失與損壞。雖然每個學校都有體育器材設施登記薄,體育器材設施使用的規章制度,但是,這些制度對學校的使用這沒有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形同虛設而已。
3.1.1 安全原則
學校老師在開發體育器材設施或鼓勵學生自己開發時,必須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根據年齡的不同所開發出來的器材不同,在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正確地使用這些器材。如制作的彈簧握力棒,它的彈簧系數必須符合要求。系數過大很容易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損傷,造成教學事故。
3.1.2 科學原則
學校老師開發體育器材或鼓勵學生開發,這對學生和老師的創造性思維都是有很好的幫助的,并且還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在開發體育器材時要注意開發的科學性:(1)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性別不同的生理特點科學地開發;(2)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和一些項目的特點;(3)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一定的科學性。
3.1.3 環保原則
在開發體育器材設施時,很多都是廢物的再次利用,開發的體育器材設施有的是一次性,上完了這次課程,這些器材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所以,在使用完了所開發的體育器材設施后,要注意把這些體育器材設施收集起來,然后對其做統一的處理,假如學生上完課沒有對體育器材設施進行統一處理,而是到處隨意丟棄,這樣會給學校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1.4 經濟原則
學校的教師或學生在開發體育器材設施時所遵循的是廢物再次利用的原則,而不是自己掏腰包。有的教師為了迎合上級領導而自掏腰包來開發,同樣有的學生為了得到老師的好評,而從自己的家庭、向自己的父母要錢制作一些體育設施器材。這些做法都違背了體育設施器材開發的初衷,如這一節課上的是100m跨欄,學校因為經費有限,沒有購買100m所使用的專業跨欄,這時老師讓學生找兩個木棍和一根繩子來替代,甚至有的學生為了達到美觀,自己去買有顏色的繩子,如此一來就增加了開銷。在學校體育器材設施開發中,學校必須說明是廢物的再次利用,這樣就可以減少學校和家庭的經濟開銷。
3.1.5 實用原則
學校在體育器材設施開發中,根據自身的特點,在總體設計上密切結合學生去開發,不能單純地注重美觀,而不去考慮開發的體育器材設施的實用性。開發出來的體育器材設施,要切切實實為學生所用,以達到開發的目的。
每一種體育器材設施其實都是有多種用途的,這時就需要形成創造性思維模式,讓一種體育器材有多種的用途,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100m跨欄的欄架能用來跨欄,同時可以當作足球的門框,還能像部隊里面那些訓練的鉆越障礙;跳繩,可以用來跳繩,同時可以研發一些利用跳繩來鍛煉身體的健美操等;實心的鉛球,不但可以用來投擲,同時可以把它當作保齡球來做游戲,這樣無意間就增加了課堂的氣氛;乒乓球,我國的國球,其實它不但可以用來來回的打,同時可以開發一種新的游戲,例如:兩個人一個團隊,一個人拿球,另一個人拿一個杯子,拿球的人向地面投擲,通過反彈到達對面人的杯子里面;籃球可以用來打比賽,同時可以把全班的學生分成小組,每對隊隊員站一豎列,前后間隔一臂,隊員所面向的方位一致,籃球由第一位向后面傳遞,第一位傳向第二位必須是雙手舉著籃球舉過頭頂頭不允許亂轉,第二名接過籃球彎腰從胯下傳給第三名運動員。通過這樣的游戲可以啟發我們,要逃出原有的思維方式,跳出體育看體育,結合生活中不同的事物去開發常用體育器材設施的新功能。
結合農村地域寬廣的優勢開發一些體育場地。在安陽市農村,這里的中學大部分都是建在離麥田比較近的地方,學校面積比較小,無法開展一些大型的體育活動,但是,學校的體育課不一定非要在校園里上。在農村,有很多麥場,這些麥場只有收麥子的時候會用,其他的時間,學校完全可以在上體育課時,在麥場上,那里非常遼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做一些田徑類的項目。
全方位的籌集資金,拓展資金籌集的渠道,學校盡量爭取社會的力量,通過社會的贊助來增加學校的體育器材設施,如某些企業贊助的體育器材設施,可以直接在體育器材設施上面寫明這個企業的名字。這樣就可以使還沒有配備的和無法循環使用的體育器材設施得到迅速的補充。
開發一些體育器材的項目,使得一種體育器材多種用途,教師可以結合本地的特色,因地制宜,開發一些適合該地區使用的體育器材設施,增加其趣味性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果。
學校應配備專門的體育器材管理人員,制訂出相相應的體育設施器材管理制度,從而加強對學校的體育器材管理,對學校的體育器材進行定期的維修和保養,同時老師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器材,從而延長器材的使用時間。
查找出哪些器材配備了,哪些器材沒有配備,對于沒有配備的體育器材以及沒有辦法再次循環利用的列入下次采購清單中,并且向上級的領導報告目前的體育設施器材情況,向學校領導提出意見,以此來提高學校有關部門領導對體育的重視。
體育器材是體育教學環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學校的開展體育教學的基礎,學校里的體育器材是否完善將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在學校里,學校必須對學校里面的體育器材設施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防止體育器材設施流失,同時制定相應的保養和維修措施,有效地提高體育器材設施的利用率。
[1]鐘億群.對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調查與研究[J].內江科技,2008(5):46-47.
[2]林小娜.關于學校體育器材設施的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3):18-22.
[3]李俠.學校體育器材的配備及其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2):5-10.
[4]李東明,張慧.農村中小學體育器材利用率現狀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09(1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