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
(浙江省吳興高級中學 浙江湖州 313000)
在高中體育課程中,田徑運動占據的比例最大,因為田徑運動是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勇于拼搏、戰勝困難的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高中體育教學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并且進一步把田徑課程納入高中體育教學的必修課,標志著國家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視。然而,由于受到學校、教師、學生、設施等各方面的影響,高中體育田徑運動課程教學狀況和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存在很多問題,導致田徑運動課堂教學質量不高。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人為本和素質培養,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很多高中體育教師仍然在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專業技能教育,而忽視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由于田徑運動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比較單調、枯燥,只有走、跑、跳、投等幾種基本形式,缺少創新性,學生大多沒有很強的興趣。同時,由于受到場地的限制與器械的影響,使得部分田徑運動項目(例如投擲類項目)在實際的投擲過程中,經常會伴隨一定的危險性,這就進一步導致田徑運動項目在高中的施教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性與可開展性,使得田徑運動項目的普及受到限制。現階段一些高中學校實行體育選課,盡管田徑運動課也名列其中,但是選擇田徑運動課的學生卻寥寥無幾,一些學校為節省資源,直接就取消了田徑運動課的教學。
現階段,就我國各大高中的實際的體育田徑運動課程的教學考核教學情況來看,其往往更多地還是重結果而輕過程,這就使得其與我國型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然而就實際的情況來說,由于每個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之間是存在明顯差異的,這就使得整個體育教學的最終評價往往更多的是取決于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所以說,這種形式下的評價體系,就非常容易導致其出現一些好的現象。例如:對于其中一些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同學來說,就算是其在平時也有積極的進行體育運動,并且參與過不少的體育鍛煉,但是由于受到先天性的身體素質影響限制,使得其并不容易通過考試,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驟減,也因此不再進行體育訓練。與此同時,對于擁有較高身體素質的學生來說,由于體育測試對他們來說是一件輕而易舉就能通過的事情,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對于體育運動的重視。所以說,這種落后的教學評價體系必須要進行徹底的改革,讓學生運動的過程與結果都能夠成為評判其運動質量的重要標準。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田徑運動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田徑運動項目訓練,更好地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堅韌不撥、勇于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田徑運動項目所包含的項目,是進行各類體育運動的基礎,通過這些項目的聯系,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耐受力和堅強的意志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終身體育鍛煉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盡管高考沒有將體育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中,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通過田徑運動練習,學生身體各方面的協調性得以提高,體質得到良好的改善,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精神和積極向上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我國傳統的田徑運動課程來說,其所重視的更多的是競技的目的,讓學生能夠通過競技的方式,進行自己能力的自主檢驗。不過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教師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進一步導致學生的健身出現反效果。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高中田徑運動的教學質量,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及時的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正確的進行田徑運動課程教學目的的定位,并在此基礎上來及時發現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角色的合理轉換,始終堅持以學生的全面培養為教學目標,來全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去了解與掌握田徑運動課程的實質與內在意義。
通常來說,只有在設置了明確的目標之后,才能夠進一步擁有行動的方向,教學亦是如此。就目前我國各大高中的田徑運動教學來說,要求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教學目標的制定工作,并且在此基礎上要求其所制定的教學目標不僅能夠與傳統的教育模式想脫離,同時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展現出新的時代背景對于田徑運動教育的標準要求。
體育課是一門互動性極強的學科,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定,并將其體現在具體的工作中。首先應該更新觀念,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的過程,更是一個引導的過程,體育教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達到一個具體的目標,而是令學生參與進來,提高其身體素質。基于此教師必須要從主動傳授逐漸轉變為引導學生,使學生把被動學習慢慢變為主動學習,增加其學習興趣,這樣的體育課才是效率高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田徑教學收獲成效。
一般情況下,教師只有在確保其所設定的教學內容能夠充分的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時候,才能真正激發其學生對該項目的學習欲望。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進行高中的田徑運動教學內容的設置時,必須要全面按照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并進一步結合田徑運動知識的相關特點,來對各類的田徑運動知識進行相關的分部講解,做到由簡入難,逐步引導學生來進行田徑運動的學習。
田徑運動歷史悠久,是古人類謀生的手段,這使得教師們在田徑教學上基本都是千篇一律,遵守傳統教學觀念,這樣是不利于田徑教學的展開的。因此,教師們必須要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敢于改革,增強田徑教學的趣味性。如在教學中增設情境,短跑可以是以追趕獵物的形式,跳高和跳遠是采摘果實的形式,投擲是以打獵的形式展開。這樣一來,能激發熱情的本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這樣學習效果也明顯。
受到技術教學的影響作用,使得我國部分高中的田徑運動項目的教學,往往對于其中理論部分的教學都會缺乏足夠的重視,使得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對于田徑運動項目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相當不牢固。也正因為如此,使得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經常會對其所進行的訓練內容產生一定的質疑,并進一步出現厭學情緒。所以說,教師在實際的叫徐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田徑運動項目中的基礎理論教學,讓學生能夠對田徑運動項目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與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的開展各種田徑運動項目的實際訓練,這樣以來,就能夠在保證訓練能夠順利開展的同時,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所有的體育運動中,田徑運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體現學生體能水平的項目。堅持田徑運動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機體協調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其積極樂觀、堅韌豁達的性格品質。在高中田徑運動課程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識,突出田徑運動的實用性,進行以學生為主體,有計劃、有層次地開展田徑運動教學,提高我國高中田徑運動教學的質量,促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談立斌.高中體育田徑運動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11):22-23.
[2]鞏科呈.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現狀及體育創新型教學模式的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林義輝.高中體育田徑運動教學現狀及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