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鋼琴即興伴奏的基本原理及應用
作者:李宇峰 董攀攀 游翠玲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定價:49.00元
鋼琴伴奏是鋼琴演奏中的一部分,有正譜伴奏、即興伴奏之分,其魅力之處在于與人合作時展現出自身獨特的表現力。作為鋼琴伴奏中的重要部分,即興伴奏是在沒有伴奏譜的情況下為歌曲伴奏,它是聲樂理論與演奏技能的有效統一,融實用性和技藝性為一體。在即興伴奏中,根據基礎旋律快速掌握曲風,然后在腦中進行和聲配置,編配音型、奏法、織體的脈絡,并設計出合適的彈奏指法演奏出來。因此,即興伴奏具有極強的多變性和靈活性,既無嚴格規范和細致設計,也不會毫無章法、雜亂無章。那么,如何做到既能保證即興伴奏的靈活又不失一定的理論規范性呢?《鋼琴即興伴奏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為讀者解釋了這一問題。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鋼琴即興伴奏的概念、重要性、能力要求等基礎性理論著手,逐漸擴展至各類風格歌曲的伴奏編配,其中既涵蓋了理論論述,又包括實例例證,全書架構簡單明了,實用性較強,內容包括:鋼琴即興伴奏理論概述,鋼琴即興伴奏的和聲基礎、和弦應用、音型及其應用、織體及其應用,歌曲附屬部分的鋼琴即興伴奏與“加花”,民族調式歌曲、抒情歌曲、流行歌曲的鋼琴即興伴奏等。本書深入淺出地探析了鋼琴即興伴奏的技巧,論述語言流暢,比喻形象,同時又保證了學術性,是一部值得學習者悉心鉆研的著作。
在沒有鋼琴伴奏曲譜的條件下進行即興伴奏,是對伴奏者平時演奏技能訓練和積累的考驗,也檢驗了伴奏者的藝術感知能力和應變能力。一首歌的即興伴奏既需要有藝術內涵和思想,又要達到能夠完美烘托氣氛的效果,伴奏者需要迅速考慮前奏、間奏、和弦的運用、琶音的運用、觸鍵方式、踏板的使用等因素,沒有嫻熟的演奏技巧和高超的彈奏技能,是達不到優秀即興伴奏要求的。即興伴奏的成功與否是通過合作效果好壞去體驗的,即興伴奏有別于彈奏鋼琴獨奏曲,因而即興伴奏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技巧。由于鋼琴即興伴奏需要綜合地運用各門聲樂理論知識,因此要想提高即興伴奏能力,就必須提高合理有效地運用和聲、和弦、音型、織體、變調、視唱練耳、分析作品等技能。
編者主要從和聲、和弦、音型、織體等四個方面論述了鋼琴即興伴奏的技巧。即興伴奏的多聲部性質決定其必須有和聲基礎,和聲是即興伴奏的核心,直接作用于伴奏的科學性、合理性、完美性。和聲的選擇和應用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它的選擇應用一般根據其功能和色彩與旋律相結合來確定,通常有多種選擇應用,完整的伴奏中必須考慮到選擇一種既能保證和聲邏輯,又充滿色彩變化的應用。另外,還要注意和聲節奏,即不同和弦變化的頻率,這一點能夠使和聲擁有不同表現力。掌握和聲節奏是即興伴奏成功的重要保證,力求做到和聲節奏的松緊有度,避免伴奏雜亂無力。
和弦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必備要素,理解和弦的含義并準確掌握它的特點能有效提高即興伴奏的能力。在傳統音樂中,和弦是根據三度關系,由三個或者三個以上更多的樂音疊置的樂音音列。除了理解學習和弦種類及性質特征外,為了使樂曲主題更好地表現出來,伴奏者可將需要伴奏的主調旋律和構成和弦的樂音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和弦中主調旋律音出現的數量來確定和弦。其中,不協和的和弦較多用來表達矛盾性或者用于高潮部分,因其所具備的不穩定性和超強的張力,因而具有升華主題的功能。
在具備鋼琴技巧與和聲基礎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通過某種形式進行陳述,即興伴奏的音型就是一種陳述形式。恰當的陳述形式選擇是有根據的,譬如可以根據伴奏音型的特征、鋼琴的性能、演奏方式、演奏者演奏技能和應用能力的水平以及伴奏效果的優劣。鋼琴即興伴奏中,伴奏音型和創造性是決定伴奏成功的關鍵點。
另外,《鋼琴即興伴奏的基本原理及應用》認為,恰當的伴奏織體也是即興伴奏的重要部分,豐富的織體手法是鋼琴即興伴奏中有效烘托樂曲情緒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很多伴奏者無論哪種體裁歌曲,都習慣性整首曲子使用琶音伴奏,從而造成了音樂形象塑造失誤,缺失音樂情緒等現象。伴奏織體大致有三類:和弦式織體、分解和弦織體、帶低音和弦式織體,這三種織體可以在音區、節奏以及帶旋律織體與無旋律織體上變化使用,使其更加絢麗多變。恰當的伴奏織體選擇豐富了即興伴奏的藝術效果,也提高了即興伴奏水平。
筆者在參與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烏蘭察布市幼兒園教師音樂素養調查與分析,項目編號:NJSY14290)期間,大量參考了本書以上內容,除了以上四點,即興伴奏者還可通過認真了解作品、分析作品,掌握作品風格,合理設計低音聲部線條,勤于練習,不斷培養、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實踐中多加積累經驗,進一步完善理論知識,豐富鋼琴即興伴奏的技巧,提高鋼琴演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