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勝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思維是思維的最高形式。簡要闡述了創新思維的定義、特征,結合實例講述了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指出教師的教學要善于組織、引導和啟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創新的欲望,讓創新之花常開。
關鍵詞:課堂教學;創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從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到“天河二號”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從我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在酒泉起飛到“神九”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返回;從新中國第一輛火車的問世到新一代列車“大腦”技術得到國際認可。無一不表明中國人民具有無窮的智慧和巨大的創造力,不斷進行發明創造。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一個持久的工程,也是廣大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且必須從小學生抓起。
一、創新思維的定義特征
創新思維是思維的最高形式。它是指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的思維活動,在思維領域追求“獨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它具有新穎性、變通性、獨特性、發散性等特征。
二、創新興趣的引導激發
興趣是創新的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中創設的問題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又要富有啟發性、創造性,這樣學生就容易進入思維狀態,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大膽創新。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公式時,我讓學生課前測量學校“日月潭”中日潭的周長和直徑,以及校園中衛生桶口的周長和直徑,課上測量用紙剪成的圓的周長和直徑,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動手操作起來,愛動腦的學生提出:圓的周長通過測量便知,何須量圓的直徑呢?問得好,我充分肯定了他的提問。這正是我要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這時,我拿出準備好的一段繩子,繩子的一頭捆綁著紅色橡皮泥小球,另一頭拽在我手里,我把繩子在空中旋了一圈,形成一個圓,問道:這個圓的周長你能量嗎?這下觸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求新知的興趣。
三、創新思維的培養訓練
創新思維就是打破思維定式,突破老路子,不按常理,不受局限,不墨守成規,是一種新穎、獨特、出人意料的思維方式。
1.訓練想象思維
想象是發明創造的翅膀。瓦特從蒸汽頂起壺蓋發明了蒸汽機;斯帕拉捷發現了蝙蝠的超聲波誕生了雷達定位;科學家受魚類潛游的啟發發明了潛水艇。在教學實踐中,學生不斷積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善于創設想象空間,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大膽想象。想象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的,學習簡單幾何是訓練想象思維的好時機。例如,為了更好地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及內在聯系,我利用課余時間指導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個模型:用木條自制一個活動長方形,用橡皮筋做活動對角線。提問:怎樣操作能將這個長方形轉化成三角形?怎樣求長方形的面積?怎樣操作能將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互相轉化?觀察它們的底邊和高有何變化?怎樣操作能將長方形與正方形互相轉化?觀察其底和高有何變化?不用手中的模型,想象這幾種四邊形之間的互相轉化以及與三角形的轉化方法,并用語言描述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想象思維。
又如,盡可能地說出“△”和哪些物品相似或相近;給你兩個三角形(△△),兩個圓(○○),兩條線段(‖)請組成各種有意義的圖案。
2.訓練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在創新思維中具有核心地位。它是指在創造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中,不受已知的或現存的方式、方法、規則或范疇的約束,并且從這種擴散、輻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結果。發散思維具有多向性、變通性和流暢性。課堂教學中的一類應用題就可以用靈活變通的多種方法解決。
例如,小明他爸計劃從家里魚塘中撈魚900千克(假設魚塘僅有900千克),前2網打撈了180千克,照這樣計算,余下的魚還需要打撈多少網?
(1)900÷(180÷2)-2=8(網)
(2)(900-180)÷(180÷2)=8(網)
(3)2÷180×900-2=8(網)
(4)2÷180×(900-180)=8(網)
(5)2×(900÷180)-2=8(網)
(6)設打撈這批魚需x網,余下的需(x-2)網,由題意得:
900∶x=180∶2 解得x=10,10-2=8(網)
(7)設打撈余下魚需x網,由題意得:(900-180)∶x=180∶2,解得x=8。
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甚至爭論,看看誰的方法多、思路新、速度快,從不同角度思考并解決問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3.訓練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與一般的正向思維,與傳統的、邏輯的或習慣的思維方向相反的一種思維。歷史上司馬光的“砸缸救人”,軍事上的“欲擒故縱”“聲東擊西”都與逆向思維相關。教學中的逆推法、反證法、公式定理的逆用、轉換角度思考等都是逆向思維的體現。
例如:計算 + + +…+ 。如果按異分母分數加法法則通分,將會走進“死胡同”,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各分數的特點,分子都是1,分母都能分成兩個連續自然數的乘積,并且前一個分母中較大的因數恰是后一個分母中較小的因數,利用 - = 巧拆分母,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4.訓練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就是要跳出思維定式的框框,想他人不曾想,做他人不曾做之事,把困境變成機遇。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它追求盡可能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例如,福地生態園內有一個從地下涌水的湖泊,每天涌水量相同,如果用5臺抽水機3天可以抽干湖里的水,如果用4臺抽水機,4天可以抽干,如果用2臺抽水機,幾天可以抽干?
解:設2臺抽水機x天可以抽干。湖泊里原有水量為1,每天涌水量為a,每臺抽水機單位時間抽水量分別為 ,由題意得:
此題已知數據較多,但等量關系不明確,我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盡力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在多個變化量中尋找不變量:單位時間內每臺抽水機的抽水量相同。并設輔助未知數,理清復雜的數量關系,從而拓展學生思路,訓練求異思維。
綜上所述,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注重組織、啟發和引導,由重知識傳授轉向重能力培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讓創新思維之花常開。
參考文獻:
[美]吉爾福特.創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