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勇
摘 要:主要介紹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原則以及實施的有效措施,為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提供參考。科學方法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的提高,實現教育效益的最
大化。
關鍵詞:高中物理;科學方法;實踐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背景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并逐漸進入眾人的視線內。我國的教育正處于改革的攻堅期,逐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高中物理教學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成分,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目前,我國的高中物理教學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采用科學方法教育,以便適應信息社會對物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原則及措施
1.注重人文理念的應用
科學方法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五點原則:(1)要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采用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模式,在課堂上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學習,小組成員相互探討,當堂消化,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2)物理教學中,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的能力;(3)高中物理教學應該注重教學知識性以及趣味性的保持,避免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4)高中物理教學中必須要注重講解一些普遍性的知識,同時不能忽略針對性知識的講授;(5)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
學生。
2.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
探究式教學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讓學生獲得探究的體驗,在實踐中通過觀察、實驗、淺析、歸納、綜合、類比、猜想等探索性思維活動,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策略,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探究式教學的開展之初,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打心眼里想要進行探究活動。利用新型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總之,我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必須要完成教學的科技內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形態等多方面內容的教學,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追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以及信息化,另外也追求教育內容的人文化。
參考文獻:
樸英美.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STS教育的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