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豪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 101301)
云紋在設計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李中豪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101301)
摘要:紋飾是裝飾藝術的靈魂,紋飾對于圖形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云紋作為中國傳統裝飾紋樣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裝飾紋樣歷史發展的始終,凝聚著相應時期獨特的藝術審美觀,不論在審美還是文化的角度,云紋圖形都具有非常廣泛的傳承性與應用性,特別是在現代圖形的設計應用之中,有著強大的運用空間。本文立足于此,通過對云紋圖形歷史和藝術文化含義的透視,分析了云紋圖形設計中的應用手法,指出了當代云紋圖形設計的局限性,為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云紋藝術提供了新的建議和參照點。
關鍵詞:云紋;設計
當今社會經濟與信息全球化大趨勢之下,西方的文化強勢擴張連同西方價值觀的不斷滲透,致使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面臨巨大的挑戰。雖然近年來中國在圖形設計領域有了飛速的進步,但是與歐美等國家相比,理論體系與使用法則并不十分完善。本文試圖分析云紋圖形設計中的應用手法,并探討如何更好的應用到現代云紋圖形設計中來,對于當今發揚、創新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深遠的價值。分析云紋在圖形設計中的應用手法,并提煉了云紋形與意的傳達內涵,旨在能夠研究出云紋在圖形設計中的新的合理的應用參照點,對當前部分設計師濫用云紋的情況給予建議。
一、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國內理論方面,大量書籍都非常系統詳細地介紹了我國歷代云紋的發展歷程,并詳盡分析了云紋的藝術特征。實踐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將云紋在圖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是2008年奧運會上火炬外表面的“祥云”圖形設計。縱觀已有研究文獻和實踐項目,筆者發現我國已經在傳統紋樣方面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在國外部分設計師運用他自己的設計理念與對于中國的傳統藝術特征的了解,進行圖形中云紋的應用。云紋是中國獨有的裝飾紋樣,國外設計師運用他自己的設計理念與對于中國的傳統藝術特征的了解,進行圖形中云紋的應用。國外設計師所設計的云紋圖形雖然具有其獨到的見解,但也引起了設計界很大的爭議。因為國外的設計師并沒有具體將云紋的內在含義表達出來,只是停留在將云紋的外形應用在圖形設計之中。在文獻研究上,國外目前還沒有單獨研究云紋的理論與知識體系。
二、云紋的歷史文化與藝術文化內涵
云瞬息萬變,形態千變萬化,與風、雨、雷、電等眾多大氣物理現象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古人認為云不僅僅可以反映天氣變化,還可以用于預測未來的天氣發展。在古代,人們的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高度依賴自然界,自然環境對古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存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云的形態與運動狀態關系到世間萬物生息的生存與發展。正如《易經》說:“云從龍,龍起則生云。”云行天中,人們以云代天。云的文字形態很早便出現于我國文物之上,如刻有“云”甲骨文的甲骨文物,并逐漸演變成為今日我們所使用的簡體漢字“云”。
云包含了一種清新雅致的精神氣韻,是中國古人審美文化與觀念認識的寫照。云紋所代表的的含義正是古人所認為的“生生不息,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表現出一種生命的律動之美。云紋的美并不是鶴立雞群、華美富麗的美,而是一種平凡、簡樸卻又深刻的美,彰顯了生命原則在審美境遇與審美尺度上的體現。云紋雖不如龍紋鳳紋富貴華美,也不及珍禽瑞獸紋路生動威武,但仍然保持著自己獨有的淡定亦然,平和之氣寓于其中。
古人們認為大自然的生機、造化被云的運動形式直接反映出來,關系到世界萬物的生存與發展。他們將被尊為華夏祖先的黃帝、神通廣大的龍與云聯系到了一起,非常明顯的表明了對云與雨關系的認識、對云的重視。諸多美好神話故事附會于云,但凡是神靈,皆是彩云加以烘托、祥云四周繚繞。云,作為自然力量卻逐漸附會體現人們的期盼、敬畏與崇拜,已經超出了其自身的自然特性而形成了超自然的象征性質。在現實生活中,云離我們很近,與普羅大眾朝夕相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直接的聯系。云紋既是云美好韻意在裝飾紋樣方面的代表,成為了藝術創作的基本素材。云紋是生機、精神、靈性與祥瑞等事物的象征與載體,包含了主體對于自然現象的觀念認知與情感態度,是形神合一的最佳代表。
三、云紋的造型結構及使用價值
云紋的紋樣以云作為造型母體,形態舒卷、氣勢流轉。僅從形態來看,可以發現:云紋的形態回轉悠長,造型各異,體量優美。隨著年代的變化,云紋的形態也漸漸地變化著,由原先較為簡單的簡筆圖騰向寫實的方向發展。云紋的早期形象多以原始旋轉紋呈現,旋轉紋的主要形式有圓渦形、S形與同心形,一般多為粗細變化的曲線、圈線。旋紋中線條的寬窄疏密皆呈現出一種和諧運動的狀態。
云紋以以其回轉交錯的架構與飄逸流動的外形線,表現了自然界中生命節奏的形式關系。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凝聚了民族精神與內涵,具有十分深厚的且獨特的魅力,如清朝畫琺瑯云紋穿帶盒、春秋時期云紋玉環都是以云紋裝飾的精美手工藝品。云被視為吉祥之物,有“祥云端日”之說,后來亦有“青云”比喻高官或是仕途得意,含有連登高位之祥意。最具有代表性的“祥云”元素的設計作品是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 “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形是火炬的創意靈感。外部的顏色將整個火炬主體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分施以傳統中國紅,上部則是銀色底色繪制浮雕式祥云圖形,云紋圖形除了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美的享受以外,還兼顧了精神層面的文化內涵,在火炬設計上的使用凸顯了這一特點。
四、結語
云紋圖形從抽象到具體,從簡潔的個體到復雜的組合,上下數千年的云紋圖形,如湍湍流水川流不息。探索與發揚云紋圖形在新時期的設計,需要由表及里的凸顯自己設計的內涵。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才可以基于民族文化而不僅僅拘泥于形式,才可以細致、客觀的表達出東方設計不同于其他設計的意味。云紋圖形的外形、結構、技巧、內涵等都是現代圖形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只有深入的領悟并掌握云紋圖形的意蘊精華,才能使設計師們設計出更好的富含中國特色的優秀設計作品,才能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行新的優秀的圖形設計。
參考文獻:
[1]鄭軍,魏峰.中國吉祥圖案設計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1月.
[2]徐麗慧,鄭軍.中國歷代云紋紋飾藝術[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1月.
[3]鄭軍. 民間吉祥圖案續[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1年8月.
[4]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修訂本)[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3月.
作者簡介:李中豪,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藝術設計系教師,研究方向:現代首飾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