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鏡
(重慶市綦江實驗中學,重慶 404100)
高中英語合作學習分組策略分析
朱相鏡
(重慶市綦江實驗中學,重慶 404100)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開展英語合作學習是實踐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英語合作學習進行探討。
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新課標;途徑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避免采用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和小組合作學習。近年來,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成為一種普遍的新型教學模式,也在筆者工作學校得到了廣泛推廣。但實際應用過程中,筆者及同事發現了許多問題,影響和制約了這一模式有效性,因此只有勇于認清實踐中存在問題,采取提高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性的措施,才能充分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合作學習(cooperat ivelearning)是指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師師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標,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為了完成共同任務從而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改善班級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交際技能。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平等交流。合作學習以小組學習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交流、協作和互動。這一過程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認知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
(一)現在教室內基本做到了形式上的分組, 同學們或四人一組或六人 一組,面對面相視而座。這樣分組雖然開展小組活動簡便易行,但人員 搭配有很多不合理之處,沒有做到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二)在課堂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里馬上就會出現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只要稍加注重不難看出,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混亂無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或者說規則不明確,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三)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就進行分組討論。如有的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地方進行分組討論,有的教師在適合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地方安排小組交流,有的教師在適合全班教學的地方組織小組探究。結果由于時機不當,收效甚微。還有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教師呈現問題后沒有留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公布“小組討論開始”,然后不到三分鐘就停止。這是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學習主題,有的小組還剛剛開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輕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
(四)開展小組活動后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但小組代表發言往往是“我認為、我覺得……”等等,不是代表小組意見,而是代表個人意見。老師對小組的匯報評價也只是“你說得很好、你的見解不錯……”等等。因此主要表現在:一是偏重于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忽略了對學生所在小組的評價;二是偏重于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評價。這種不公正、片面的評價輕易挫傷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有起點高、靈活性強、容量大、內容廣、要求嚴等特點。這對教師優化設計教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表現在合作學習模式上,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合作目標與任務呈現。
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幫助學生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組和設計小組合作結構。可在課前、課上或課后進行以具體的課文或單元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活動。
(二)小組預習與合作討論。
小組預習就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事先設計小組合作任務,并布置給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有目的地預習。在小組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教師的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辨明是非,培養能力。
(三)組際交流與集體講授。
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組內交流過渡到組際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進行適當的講解,起到點撥的作用。
(四)小組評價與反饋補救。
課堂小組活動結束后,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小組評價。評價既可給學生思考歸納的機會,又可鍛煉學生的組織概括能力。評價的對象應以小組為單位,盡量不涉及個人評判。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合作小組的學習態度、方法、能力、效果(測驗)等。反饋補救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類型——個別的問題,在巡視小組活動中解決,共性的問題集體解決。不對學生的作業和測驗全批全改,只隨機或有針對性地從各個小組中抽取小部分進行批改,其余的則由各個小組根據答案進行互批,發現問題上報教師,以便及時補救。這樣做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熱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對前面的工作進行認真總結,才能為下次活動的更加有效進行打下基礎。事后總結環節不同于活動過程中的評價。事后總結,要做的是對一次完整合作學習活動的整體評價,包括準備階段和組織實施階段所有工作的一個總結,而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只是對在組織實施中,學生的討論和表演匯報過程的評價。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一定要注意做好活動總結。活動總結要及時、深刻,既要總結本次活動中的好的經驗,更要挖掘出存在不足與原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下次活動更加有效。
以小組為單位的英語合作學習,不僅體現了新課標以人為本的學習理念,同時也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指導性;另外還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充分重視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和團體合作的互助互補性,尤其強調了學生學習創造性的開發與培養,是實踐新課標的一條重要途徑。
G633.41
:A
:1671-864X(2015)10-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