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嘉
(軍事經濟學院研究生二隊 湖北 武漢 430035)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零售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
○李梓嘉
(軍事經濟學院研究生二隊 湖北 武漢 430035)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公司績效評價越來越受到利益相關者的關注。本研究運用平衡計分卡理論和零售行業公司實際構建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賦予各評價指標權重,運用模糊分析法針對績效評價影響因素中那些難以直接用準確的數字進行量化的評價問題進行量化處理,對于決策者客觀評價零售業上市公司績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零售業 績效評價 模糊層次分析法 平衡計分卡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企業績效評價系統問題顯得越來越明顯,如無法客觀評價非財務指標體系對績效的影響;指標體系賦權人為因素較多等等,這些都阻礙了各相關利益者對企業績效客觀評價決策的需要。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教授查德于1965年創建了運用模糊數學原理分析和評價具有“模糊性”的事物的系統分析方法。此方法對原本僅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特征的因素,經過某種數學處理,使其具有某種量化的表達形式,從而為決策提供可以進行比較和判別的依據,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A.L.Sat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模擬人的決策思維過程的層次分析法。該方法把要解決的問題分出系列層次,然后對模型中每一層次每一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給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數學方法確定每一層次全部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權重。模糊層次分析法綜合了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內涵。
近年來,零售業公司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者密切關注零售業公司的績效評價,因此研究零售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基于平衡記分卡理論,根據零售業上市公司的特點以及其經營業績所欲實現的目標,構造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于零售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影響因素需要考慮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因此,對傳統平衡記分卡的四個維度進行了修正。具體維度及關鍵指標選擇如下:
1、財務層面
財務是影響零售業上市公司績效高低的核心層面,其中銷售業績又是評價的重點,因此本研究選取了流動比率、銷售毛利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銷售利潤增長率5項關鍵指標。
2、客戶層面
對于零售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來說,是否擁有客戶市場以及擁有客戶市場的規模大小,決定了該零售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高低。因此本研究選取了5項關鍵指標:顧客滿意度、顧客保持度、新顧客獲得率、市場份額占有率和客戶投訴率。
3、內部資源層面
零售業上市公司內部資源的優劣是其取得經營業績高低的內在因素。內部資源包括市場營銷、研究開發、人力資源、經營活動等方面。所以此層面選擇以下5個關鍵指標:銷售人員的人均銷量、研發支出占銷售額的比重、員工滿意度、銷售管理水平和客戶等待時間降低率。
4、社會責任層面
履行社會責任是零售業上市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保證公司擁有高的經營績效的保證。因此本層面選取了如下5項關鍵指標:銷售產品質量合格認定、慈善事業捐贈比率、安排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就業比率、稅費上繳增長率、環境治理資金投入比率。
模糊層次分析法綜合了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內涵,主要表現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根據影響因素分為遞階層次結構,然后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相對權重,依次分層次進行模糊綜合評判,最后得到績效評價的最終結果。
1、績效評價對象因素集的構建
綜合平衡記分法理論和零售業上市公司特點,通過反復咨詢專家的意見,確定影響零售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四個評價主因素集,即U={財務層面(u1),客戶層面(u2),內部資源層面(u3),社會責任層面(u4)}。然后,依據四個層面設置相應的子因素層指標集。
2、評價集的確定
根據評價決策的實際需要,并按照模糊數學的隸屬度賦值法,確定每個評價指標的評判等級標準為m級,本研究確定為5級,評語集合為:V={優秀(V1),良好(V2),一般(V3),較低(V4),較差(V5)}。
3、權重集的確定
為了客觀、科學地反映各指標對目標結果的影響效果,本研究擬采用層次分析方法確定指標的權重。層次分析法通過將定性問題轉化為定量計算,能使人們思維過程層次化,逐層比較多種關聯因素。層次分析法通常根據設立的指標體系設計調查表向專家組展開問卷調查,聘請專家打分,比較各層次指標間的相互重要程度,重要性的程度可以分別用1—9及其倒數進行標度。將比較結果轉化為定量的判斷數據,形成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可以較科學地得
出各指標的權重。
4、構建模糊評價矩陣,對各因素層評價指標進行評價
根據評價因素中各因素對應于各權重系數的隸屬度,分別列出各單一因素對各個評價等級的歸屬程度Ri(稱為模糊矩陣)。
先對子因素指標層指標uik的評價矩陣Ri作模糊矩陣運算,其中元素rikj表示第ik評價因素對第j級評價的隸屬度,其值通過對專家評分結果進行統計整理計算得到。

將單要素模糊評價結果Bi(i=1,2,…n)進行集成,構成更高一級的評價矩陣R;然后再對R作模糊矩陣運算,得到指標u對于評價集V的隸屬向量:
B=A*R=(b1,b2,…,bn)
5、求出模糊綜合評價值
根據各個因素在評價目標中的權重分配,通過計算,求出評價的定量解值。
對于評價集中每個評價結果Vi(i=1,2,…,k)賦予相應的數值值wi,用以反映該評價結果的重要程度。從而求出B中各分量的加權平均值記為,此數值即為模糊綜合評價值。
本研究擬以零售業上市公司S為例進行實證分析研究。S公司于1992年成立。1993年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3000萬股,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該公司主要從事商業零售。另外公司投資行業涉及到冶金加工業、旅游業、廣告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經營領域。
本研究選擇了20名熟悉該公司情況的學者和財務分析人員組成評判組,根據構建的零售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價,采用層次分析法分別計算得出主因素和子因素的權重集:
主因素權重為:A={A1,A2,A3,A4}={0.32,0.28,0.22,0.18}
子因素權重為:A1={0.21,0.20,0.18,0.16,0.25}
A2={0.22,0.25,0.22,0.15,0.16}
A3={0.20,0.13,0.25,0.25,0.17}
A4={0.20,0.18,0.25,0.22,0.15}
然后,通過對這些學者和財務分析人員根據所確定的評語集對上述建立的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得到S公司績效模糊評價矩陣。如子因素財務層面的模糊評價矩陣為

對該子因素指標層指標的評價矩陣Ri作模糊矩陣運算,得到指標ui對于評價集V的隸屬向量:
B1=A1·R1=[0.26 0.30 0.24 0.13 0.07]
采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其他三個子因素層面的綜合評價矩陣,分別為:
B2=A2·R2=[0.19 0.3 0.31 0.16 0.04]
B3=A3·R3=[0.28 0.35 0.22 0.12 0.04]
B4=A4·R4=[0.21 0.3 0.3 0.15 0.04]
由上述各要素評價結果B1,B2,B3,B4構成更高一級的模糊矩陣R。根據主因素權重A,然后再對R作模糊矩陣運算,得到指標u對于評價集V的隸屬向量:
B=A·R=[0.24 0.31 0.27 0.14 0.05]
將其歸一化處理得B=[0.24 0.31 0.27 0.14 0.05],根據模糊數學中最大隸屬度原則進行評價,則可判定S公司的績效為“較好”。為了能夠定量說明該企業業績綜合評價的結果,可計算出該企業績效評價的量化分值。本研究對于評價集中每個評價集V=[優秀,良好,一般,較低,較差]賦予相應的數值W=[90 80 70 60 50],則最終的評價得分為:
Z=B*WT=(0.24 0.31 0.27 0.14 0.05)*[90 80 70 60 50]T=75.6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說明該企業的業績水平接近良好,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中根據隸屬度最大的原則得出的評價結果基本一致。
運用平衡計分卡理論和零售行業公司實際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客觀賦予各評價指標權重,運用模糊分析法針對績效評價影響因素中那些難以直接用準確的數字進行量化的評價問題進行量化處理,對于決策者選擇最佳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綜合運用此方法分析與評價手段更加科學合理精確,結果也比較準確,符合零售業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
[1]孫承飛、朱禮龍:基于BSC-Fuzzy的企業持續技術創新績效評價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1(6).
[2]徐緒堪、段振中、郝建: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企業信息系統績效評價模型構建[J].情報雜志,2009(2).
[3]蔣云霞、劉冬榮、肖華茂:基于三角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產業集群綜合績效的測評[J].統計與決策,2010(2).
[4]張天平、劉友金、蘇選良: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ERP系統柔性測度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0(7).
[5]陳良、孫紅梅:基于DEA的我國零售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J].財會通訊,2012(5).
[6]田原:我國零售業營運資金管理及其績效評價[J].商業時代,2012(23).
[7]李彩娟、李軍紅、崔寧:零售業經營績效的模糊綜合評判[J].商場現代化,2008(18).
(責任編輯:張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