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琳
(1. 陜西師范大學 旅游與環境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2; 2. 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38)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的探索
任 琳
(1. 陜西師范大學 旅游與環境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2; 2. 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 陜西 西安 710038)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了進一步激發初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學習效率。筆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方法。經過課堂實踐,總結出了四種教學方法,即地圖導航法、制作模型法、角色扮演法和實驗演示法。這些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使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在探究中激發思維火花。
初中地理;教學方法;地圖導航;制作模型;角色扮演;實驗演示
對于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地理學是他們首次接觸的一門新學科。面對這門全新的學科,部分初中生因地理學科中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有趣的現象而對地理學科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然而仍有相當一部分初中生因為地理學科中相對復雜的地理原理、規律和現象而對該學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筆者任教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這是一所于2012年9月開辦的全日制課改中學,學校自開辦以來便實施了“五人小組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教學模式,新課改使得本校初中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學業成績較優異。為了激發初中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筆者借助學校的課改平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自我課堂實踐與聆聽優秀地理教師的公開課,成功實踐并總結出了四種適合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方法。以下是筆者在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地理課堂的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利用經緯網定位”(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
【教學目標】熟知經緯網的構成,能夠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
【教學用具】投影儀、兩張世界政區圖、20個磁釘
【教學過程】
師:[導課](打開PPT,展示電影院座位的圖片)同學們去過電影院嗎?在電影院要找到自己的座位,必須知道兩個數字,即我們的座位在哪一排和哪一列。同樣的,如果我們要在地球的表面確定一點,我們同樣需要兩個數字,即我們前面所學習的緯度和經度,這節課,老師將帶領大家一同學習如何用經緯網定位。
生:翻閱教材內容,勾畫關鍵信息
[板書] 利用經緯網定位
師:打開PPT,以西安和北京為例,講授已知地區確定經緯度
生:觀看PPT、思考并記錄
師:用磁釘固定世界政區圖,前后黑板各貼一張
生:打開課本附圖
師:在PPT上展示出課堂合作探究的問題,如下表

緯度經度國家0° 120°E 0° 60°W 30°N 120°E 60°N 60°E 23.5°S 60°W 66.5°N 120°W 30°N 90°W 30°S 120°E 30°S 60°W 23.5°N 90°E
[提示學生]根據給出的每一組經緯度,在世界政區圖中確定每一組經緯度的交點所在的國家,用磁釘在圖上標記出來或寫在草稿本上,鼓勵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
生:兩個學習小組上黑板合作探究,其余小組在原地合作探究
師:進入小組,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對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點撥
生:展示探究結果
師:組織學生點評、提問等
生:整理思路,總結利用經緯網定位的方法
【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在前兩節課學習后進行的一節綜合練習課,要求學生學會用經緯網來定位,把經緯網定位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課前,筆者首先給出一張電影院座位的圖片,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節內容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難度較大,設計科學的探究問題是課堂有效教學的保障。但是筆者發現,部分教師直接將課本上的活動題作為學生課堂合作探究的問題,學生借助已有的學習資源(課本附圖及地球儀等),根據經緯度找城市或者已知城市確定經緯度難度較大,甚至無法操作。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出現,筆者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收效顯著。本節利用經緯網定位分兩種情況,一是已知地區找經緯度,二是已知經緯度找地區。前一種,因學生手頭上沒有詳細的地圖工具,所以筆者直接給學生呈現出北京和西安兩座城市的經緯度,并進行了說明。后一種,筆者充分利用了學生課本后邊的附圖,課前準備了兩張世界地圖、20個磁釘并備好了課件,設計了學生可以操作的問題。課堂上筆者選了兩組學生在世界地圖中依據經緯度找相應的國家,其他學生依據附圖尋找經緯度交點所在的國家,經過幾個班級的課堂實踐,筆者發現這個設計效果不錯,班上的學生基本上都能找出對應的國家,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學內容】“等高線地形圖”(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
【教學目標】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
【教學用具】投影儀、橡皮泥、小刀、鉛筆、繪圖紙
【教學過程】
師:[導課]同學們,地圖是我們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語言”——比例尺、方向和圖例。今天我們就用這把“鑰匙”打開地形圖來認識和辨別地球表面的各種地形類型。
[板書]第四節 地形圖的判讀
生:翻閱教材內容,勾畫關鍵信息
師:引導學生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概念
生:思考并討論
師:由于陸地表面各個地方的海拔和相對高度不同,所以就有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態,如何把這樣的地表形態在地圖上呈現出來呢?我們可以通過繪制等高線地形圖來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一、等高線地形圖
1.海拔和相對高度
師:打開PPT,展示山體模型圖片,提醒學生按以下步驟有序進行:①清空桌面,將自帶的橡皮泥、小刀、鉛筆和繪圖紙放在小組的桌面中間;②準備6-8條橡皮泥,去掉橡皮泥塑料袋;③將選好的橡皮泥放在一起,揉捏均勻;④根據課件上展示的山體模型圖片,用橡皮泥塑造一個與之相似的山體模型,要求要凸顯標注了字母的山體部位(如圖1)。
生:小組合作,根據要求制作等高線地形模型
師:進入小組,引導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對學生存在的疑問進行點撥,教師演示
生:經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做好了山體模型
師:點擊PPT,展示經水平切割后的同一等高線山體模型(如圖2),提醒學生按以下步驟有序進行:①將山體模型放在繪圖紙的中央,用鉛筆順著模型的四周在繪圖紙上描畫一圈;②用直尺測量小組制作的山體模型的高度,確定切割層數,一般不少于3層,層與層之間的實際高差定為100米,切割時從下往上,每一次切割都要保持在水平方向;③用小刀切割最下面一層,然后輕輕拿出山體模型,將切割后的這一層拿走放好,然后將剩余山體模型按照原來的方向放置在繪圖紙上,用鉛筆再次順著模型的四周在繪圖紙上描畫一圈;④重復操作③,直到切完最后一層;⑤將切割后的山體模型恢復原樣,然后與繪制好的等高線地形圖作比較,根據山體模型的山體部位確定圖上的山體部位,并用鉛筆標注。
生:小組合作,根據要求用小刀切割山體模型,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如圖3)
師:進入小組,指導學生完成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
生:小組將繪制好的等高線地形圖進行展示、點評
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生:整理記錄

地形部位等高線特征山峰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鞍部兩個山峰之間的凹陷地帶,形如馬鞍山谷等高線彎曲的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彎曲的部分向低處凸出陡崖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圖1 山體模型

圖2 切割的山體模型

圖3 學生課堂作品
【教學反思】本節教學內容難度較大,為了上好本節課,筆者在課前要求學生自帶橡皮泥等工具。經過筆者的精心準備,本節課的總體效果很好。有的班級學生在課堂上制作的地形模型非常標準,模型上也凸顯出了主要的山體部位。雖然有的班級個別小組同學沒有完成,但他們也全程參與了地形模型的制作以及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這節課如果單純的去講解,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能不會太大,教學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初一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課堂的每一步操作都給學生留下了歷歷在目的親身體驗。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理解了等高線地形圖繪制的原理,而且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正如蒙臺梭利所說:“我聽見了,我忘記了;我看見了,我記住了;我參與了,我理解了?!?/p>
【教學內容】“東南亞”(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二節第1課時)
【教學目標】在地圖上找出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說出該地地理位置的特點及重要性
【教學用具】投影儀、學生準備的道具
【教學過程】
師:[導課]近些年來人們開始喜歡到一個叫“新馬泰”的地方旅游觀光,同學們知道這個地方在哪里嗎?
生:在亞洲的東南部,屬于東南亞地區
[轉折]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了解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具體教學過程略)
師:同學們,東南亞地區被形象地稱為“十字路口”的位置,同學們知道這個“十字路口”的交點在哪里嗎?
生: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
師:打開PPT,出示小組合作探究問題:讀課本23頁圖7.21,角色扮演—說說馬六甲海峽對各國的重要性(如圖4)
[提示學生]小組五個人,每個人選擇一個角色,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充分說明馬六甲海峽對本國或世界發展的重要影響。小組合作探究完成,限時7分鐘。
生:分配角色,闡述觀點
師:進入小組,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對學生存在的疑惑予以及時點撥
生:組內討論,發表各自的觀點
[7分鐘后]
師:請準備好的小組上臺展示
[某一小組上臺展示](如圖5)
生1:我是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與世界的經貿合作越來越密切,馬六甲海峽是中國與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貿易往來的必經之地,尤其是中國要從西亞的波斯灣進口大量的石油,通過海運就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綜上所述,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
生2:我是沙特國王薩勒曼。沙特是世界上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沙特境內沙漠廣布,自然環境惡劣,生產并出口石油資源是沙特經濟發展的支柱。中國、日本等世界大國的石油消耗量巨大,是沙特石油出口的主要對象,而要把石油出口到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地區,馬六甲海峽是必經之地。因此,馬六甲海峽對我們沙特整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生3:我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扼馬六甲海峽的咽喉部位,但凡穿越馬六甲海峽的船只必經新加坡。當船只尤其是大型國際貨輪經過新加坡時,我們可以為船員們提供各種服務,為來往船只、人員的修整和物資補寄提供便利。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很大一部分依賴于馬六甲海峽。因此,新加坡不能沒有馬六甲海峽。
生4:我是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澳大利亞是南半球少有的發達國家之一,澳大利亞有豐富的鐵礦和石油等資源,但因澳大利亞國內市場狹小,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用于出口以賺取外匯,澳大利亞與歐洲發達國家的貿易來往密切,從澳大利亞到歐洲的最短航線必經馬六甲海峽。因此,馬六甲海峽對澳大利亞也很重要。
生5:我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綜上各國領導人對馬六甲海峽的看法,我只想用一句話概況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那就是:馬六甲海峽不僅對于一個國家,而且對于我們整個世界都有重要作用。

圖5 學生課堂展示
【教學反思】本節課關于東南亞的地理位置,筆者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收效顯著。通過角色扮演,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通過小組討論和辯論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使得學生學會了對問題的全面思考以及具備良好的全球意識。
【教學內容】“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三節)
【教學目標】了解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學用具】兩個霧化噴頭、兩個紙盒子、四個圖釘、水、土壤、紗布
【教學過程】
師:[導課]同學們,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景觀差異較大,下面我們共同欣賞一段視頻(播放黃土高原視頻),看看這是我國的哪個地區?它有什么特點?
[板書]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生:認真觀看視頻
[轉折]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了解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及成因(具體教學過程略)
師:[過渡]同學們,我們剛才從影片中看到的黃土高原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同學們知道黃土高原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地表形態呢?
生:水土流失嚴重
師:接下來,我們將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模擬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過程
[請一組學生在講桌前進行實驗演示,教師在一旁予以指導](如圖6)
生:仔細觀看實驗過程,記錄看到的現象
[實驗后的現象](如圖7)
師:請同學們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與組員交流,小課代表做記錄,完成后進行觀點闡述
[5分鐘后]
生1代表:我們組經過討論,認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①黃土高原上植被較少,植被涵養水源的能力不足;②黃土本身質地疏松,容易被水侵蝕;③黃土高原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且多暴雨天氣。
生2代表:我們組經過討論,認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除去以上所說的三個原因外,還應包括:①生活在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們對地表的破壞比較嚴重,有的地方不適宜種地,但被當地人開墾為了農田,這樣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②黃土高原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等,開發資源對當地的環境破壞也很嚴重,這些都加劇了黃土高原水土的流失。
師:為以上兩個小組的代表鼓掌,教師做最后總結

圖6 實驗前材料的準備

圖7 實驗后的現象
【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課堂現場模擬實驗,直觀地揭示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現象,成功地攻破了本節課的難點。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模擬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過程,學生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生的學習印象也更加深刻。不僅如此,實驗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課堂最后的兩個學生代表的發言無不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把實驗應用到課堂中,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也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本次實驗也存在不足之處,比如實驗器材比較簡單,實驗模擬的效果與實際的效果差異較大等。但總體而言,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上述四種教學方法各有特點。其中,方法一是地圖導航法。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使用地圖教學具有學科特色,能直觀、清晰地說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變化規律,實際地理教學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地理掛圖與板圖來解決。方法二是制作模型法。課堂上組織學生制作一些簡單的地理模型,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制作模型過程中體驗地理學科的趣味,掌握地理知識,輕松快樂地學習,這個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動手性和協調性。方法三是角色扮演法。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關鍵期,初中生在公共場合(如班級)的表現欲很強,而且他們對很多現實的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小組學習過程中不乏學生的精彩表現,鑒于此,讓小組的每一個學生扮演一個角色,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而且學生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方法四是實驗演示法。地理學科中很多現象的原因單純用語言解釋效果并不佳,相反,如果設計一些地理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模擬和還原某些自然現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一定會大大加深,這個教學方法注重實踐性和探究性。
實際教學過程中,上述四種教學方法既可以單獨用,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條件和教學需要結合使用。但要注意的地方有:①使用上述四種教學方法必須考慮到學校的實際狀況,包括學校的教學環境(比如學校是否在進行課改,學生是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等)、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水平等;②采用上述教學方法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③使用上述四種教學方法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