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詠梅
摘要:
人際交往是影響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是引發其他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當今高中生人際困擾問題日益普遍和嚴重,指導和幫助高中生克服人際困擾刻不容緩。本文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從高中生人際困擾的現狀出發,對高中生人際關系的各個維度進行分析,從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分析其人際困擾的特點,最后提出高中生戰勝人際困擾的對策,為高中生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人際困擾;特點;對策
一、 高中生人際困擾現狀分析
人際困擾是指在人際交往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關系不和諧,交往不協調,伴有焦慮、孤獨、自卑、抑郁、苦悶等消極情緒的體驗過程[1]。現實治療法創始人格拉瑟認為,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令人不滿意的人際關系造成的[2],可見人際困擾對心理健康的重大影響。我國的心理衛生學家丁瓚先生也認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所有人類的心理病變,主要由于人際關系失調而引發的”[3]。總之,現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困擾是影響其他心理活動正常運行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展,但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后的時期,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平衡,使高中生的人際關系更容易出現問題。高中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常會以自我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要求和理解他人;高中生的情緒不穩定,常會因為沖動,在人際交往中造成不良的后果;高中生的生活環境相對封閉,交際圈相對狹小,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不能很好的人際適應;各界過度關心高中生的學業成績,強調了學習生活中的競爭意識,而忽視了合作共贏的作用,容易引發嫉妒、猜忌等情緒。從總體情況來看,高中生的人際狀況并不理想,高中生人際困擾已成為其他心理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發泄不良情緒的途徑有限,遇到人際困擾往往不能及時的調整或疏導,至使困擾在一定時間內存在,長期無法排解,導致心理上的苦悶、焦慮和抑郁,長此以往會引起心理上的異態變化,引發心理疾病,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自殺。
二、 高中生人際困擾特點分析
高中生的生活環境和年齡特征決定其人際關系主要是其在校期間與周圍有關的個體或群體的相處及交往所形成的關系,這其中主要包括師生關系、同伴關系、親子關系及與其他人關系等多個維度,在這些維度上高中生人際困擾都會表現出其獨有的特點,具體如下:
1、師生關系緊張,有對立傾向。師生關系是高中生在學校這一成長環境的主導關系,隨著高中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對待老師的態度從小學的絕對服從,到初中部分學生對老師表面服從內心怨恨,發展到高中時期的公開對立。
2、內向性需求增強,影響與同伴健康的交往。高中生過度強調自我意識、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會過分強調自我的獨立性和個人自由,而無視同伴的態度和觀點[4]。過多的重視自身的感受,往往會使自己處于越來越被動和孤立的境地。同時高中生在與同伴交往時缺乏人際交往技巧,更加劇了同伴關系的困擾。
3、試圖擺脫親子關系的束縛,經常會出現矛盾和沖突。家庭的矛盾多是由親子關系的困擾引起的,是高中生人際困擾的重要部分。高中生開始反抗父母價值觀,對父親和母親兩種相反的感情仍保持著,父母與子女的對立逐漸公開,高中生開始反抗父母的人生觀,并選擇取舍與自己相適應的價值觀。
4、交友范圍擴大,開始關注異性交往。與初中生不同的是,高中生從伙伴集團的交際轉移到對異性的愛,他們開始關注與異性的交往[5]。過度的將注意的焦點轉移到異性身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與異性交往最適宜,不能大方自然的與異性交往。
三、高中生戰勝人際困擾的對策
目前高中生的人際關系困擾問題表現突出,有研究表明,有約12% 的高中生存在嚴重人際關系困擾,因此學校、家長和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引導高中生逐步戰勝人際困擾,降低人際困擾對高中生正常學習和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針對高中生的人際困擾現狀和特點,提出以下對策: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正確的人際交往觀,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高中生的很多人際交往問題都源自認知上的偏差,學校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宣傳欄、校園廣播、心理健康講座等方式,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自覺糾正交往過程中的心理偏差,樹立正確的友情觀,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
2、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作為教師,應該在知識層面上是學生的引導者,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盡可能調整教師的角色,使學生產生相似感,融洽師生關系,以便更好的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作用。
高中生的心理發展階段仍處在個體自尊發展的關鍵期,家庭關系對高中生自尊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良好的親子關系能使高中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6]。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3、授予成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人與人的交往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高中生的人際交往環境比較單一,人際交往的技巧比較匱乏。學校應開展形式多樣的
實踐輔導教育,如開展新生人際適應訓練、人際交往訓練營、人際交往自信心訓練等,在活動中逐步培養高中生主動的與他人交往的品質,并在積極強化學生在訓練中的積極交往體驗,不斷的總結實踐成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學校還可以針對性地對高中生的交往技巧進行指導,如可以開設社交禮儀講座,為高中生提供合理的社交禮儀參照,讓其通過的自省的方式得到自身的提高。
4、構建和諧的人際環境
學校要不斷完善校園全方位的建設,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入手為高中生的和諧交往提供條件。同時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讓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其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家長和社會都不應將關注的重點只放在學生的學習上,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培養高中生廣泛的興趣,為其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
5、及時疏導人際困擾
鼓勵高中生積極面對心理問題,學校需要提供相應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機制,為高中生解決人際困擾,緩解人際壓力。學校要建立健全心理輔導機構,完善心理健康檔案,及時全面了解和把握高中生人際困擾的動態,在學生出現人際困擾使及時給與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除了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方式外,學校可以經常組織相關的團體心理輔導,讓高中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機會,發揮同伴關系的積極作用,讓他們相互影響,不斷互動共同成長。
綜上所述,高中生的人際困擾會給其健康成長和發展帶來重要的負面效應,所以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幫助高中生克服人際困擾,幫助其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也是當前我國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和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劉亞慧,吳錫改.論青少年常見人際困擾[J].基礎教育研究,2013(19):56–58.
[2]王軍妮.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及干預措施[J].吉林教育,2009:30-31.
[3]汪雪蓮,許能鋒,張藝玲.醫科大學生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多維度聯系[J].現代預防醫學,2007, 34(15): 2809.
[4]楊建艷,姜琨.高中生人際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4(12):28-29.
[5]劉方平.青少年人際關系的發展[J].當代青年研究,1990(4):48-53.
[6]孔令艷,劉長亮.青少年自尊與人際關系的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07):13-14.
(作者單位:城陽第一高級中學; 山東 青島 ?266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