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菱
摘要:高效課堂教學是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拓展總結”為基本模式。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通過對學習方法的點撥,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關鍵詞:轉變理念 點撥方法 提升能力 高效課堂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210
新課改背景下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應當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拓展總結”為基本模式,學生應該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把學習法這把“金鑰匙”教給學生,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張掖市青西中學根據學情和校情, 提煉出了包含新課程教學理念的三個轉變,即“師本”向“生本”,“教本”向“學本”,“課堂”向“學堂”的轉變;教學流程的三個模塊,即課前預習模塊,課堂展示模塊,課后反饋模塊;課堂教學五環(huán)節(jié):“預習反饋,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展示交流,點撥提升;師生互動,拓展延伸;達標測評,鞏固提高”為主要內容的“33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現結合英語學科對其中“五環(huán)節(jié)”的基本內涵與要求解讀如下。
一、預習反饋,明確目標
好的預習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預習不僅僅是一項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作業(yè),還是一個學生在課前獨立自主學習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既要做到讓學生明確預習內容,使預習過程做到有的放失,還有注重對學生進行預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尋找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如讓學生預習單詞,應要求學生聽錄音、正音、劃音節(jié)及回憶學過的相關單詞或詞根,并從中掌握單詞記憶的規(guī)律和方法。長期以來,許多教師都非常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卻忽視了在預習階段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實事上在預習階段,教師的有效指導,更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在預習階段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可以讓學生在一種獨立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使其受益終身。
當學生通過獨立自主的預習學習后,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與方法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以便根據教學內容與課前的預設,重新調整與制定新的更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與內容更具有針對性與指向性。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無形的“情”和有形的“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例如,Go for it 7B 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談論的主題是描述動物。從Do you like animals? Do you have a pet?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導入,因為是喜歡的話題,學生積極參與,很自然地說出“I like pandas. Because theyre very cute.”。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教師因勢利導,將“開放性” 的自主探究引向 “規(guī)范性”的語言表述。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每一個探究問題的呈現都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本著激發(fā)學生興趣,激勵學生參與的宗旨,為教學內容服務,為教學重難點做鋪墊。
三、展示交流,點撥提升
學生對自我探究的成果進行展示交流,能有效滿足學生自我表現實現的心理。指導學生有效參與多樣化、人文化的展示是這一模式的核心和靈魂。以下三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享受學習的快樂:1.課堂展示倆倆對話,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分角色表演,教師對學生口語的流暢度、人物情感的真實性、表情、語氣及肢體語言的運用進行點撥,都將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2.對造句、表格任務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關鍵詞造句 、編寫簡短對話或小短文,提高學困生的理解能力,完善中等生的運用能力,拓展優(yōu)等生的綜合表達能力。3.課后展示仿寫或話題作文,將課堂中完成的仿寫或話題作文,選出書寫工整美觀、表達流暢和內容豐富有趣的,粘貼在學習園地或英語角中,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情感和“心理優(yōu)勢”。
四、師生互動,拓展延伸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許多帶有問題的結果。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點撥方法、策略,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相互啟發(fā)中拓展提高。如在課文教學中,通過構建雙基培養(yǎng)、知識拓展和社會實踐三種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學會勾劃重點詞匯、短語、和一些語法結構復雜的句子,進行初步的語言輸入。如Go for it 7B Unit5 2b 學生通過默讀課文,輕松完成了 Check the best title for the website article —— Lets Save the Elephants,還劃出了a symbol of, one of...,get lost, in great danger, cut down, This help them to live等重點短語和句子。借此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面臨的問題、遇到的困難。
2.指導學生聽課文錄音,把握正確的語音、語調、節(jié)奏和停頓,有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文章主旨,加強語言輸入量。如通過朗讀學生能正確理解 “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中 made of ivory作定語的語法作用。
3. 指導學生找出文章的話題中心、寫作意圖、作者觀點等,完成2c Read the articl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mind map.線性圖填空任務。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完成后的線性圖,拓展延伸到復述課文,進入語言輸出階段。
4.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探究一些現實問題,學會撰寫報告。此文介紹了大象因人類為獲取象牙而瀕臨滅絕,呼吁人們保護森林,拒絕購買象牙制品。課堂中引導學生就此話題展開討論,要求學生以“How to save the animals” 為題,寫一篇短文,闡述自己的做法和觀點,達到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語言的綜合運用”。
五、達標測評, 鞏固提高
在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所學知識,使知識更有條理、記憶方法更簡單,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練習設計要遵循:1.緊緊圍繞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設計,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線,以夯實基本技能為主旨。2.從題型到題量都要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由易到難,梯形呈現,體現坡度,分層要求。3. 將基礎知識和中考考點相結合,即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鞏固,還要拓展提升靈活運用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重視并加強學法的指導,是深化新課改的突破點。教師必須在研究“學”法的基礎上探索“教”法。教學的真正意義是“教學生學會學習”,“授人魚,供一餐之用;授人漁則享用不盡”充分說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體現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更有效地參與課堂教學,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二五”立項課題《“和諧高效335”課堂教學模式下英語不同課型模式的探索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4]GHB1555)研究成果。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