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程程
摘 要:通過在農村初級中學交流學習的經歷及所見、所感中發現,教師的工作倦怠現象已經影響其日常教學工作及生活。其中社會認可程度、學校管理以及教師個人的自身因素都對其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工作倦怠;社會認同感;個人心態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教師職業發展在社會上也備受關注。但農村教師的職業發展重視程度在這幾年才得到提升,部分農村教師自身仍沒有完全認識到這一時代和社會的需求。而其中顯著表象就是教師的職業倦怠(即工作倦怠)。
一、教師工作倦怠的定義
教師工作倦怠即指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具體表現為情感衰竭、個人解體、個人成就感降低等。
美國教育協會主席麥克古瑞曾感嘆:倦怠的感受正打擊著無數具有愛心、有理想、樂于奉獻的教師,教師已在逐漸放棄他們的專業工作。Kohnen和Barth1990年的研究發現,在122名教師中,28.7%出現了重度倦怠癥狀,43%出現中度倦怠癥狀,只有28%不出現或出現輕微倦怠癥狀;與此同時,我國某大學教師也做過類似測試,結果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為:情緒衰竭占60.3%;個人解體占17.05%;低成就感占16.1%;由此可見,教師工作倦怠現象正吞噬著我們的教師。
二、農村中學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作用
1.社會認同感急劇降低
“教師”這一職業曾被認為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認識的轉變,及有些教師不雅的行為,使得當今社會對老師的認識大打折扣。有些家長認為學習不再是孩子擺脫貧困的唯一途徑,多讀書也不代表孩子會擁有美好前途。今天有很多高學歷的人,仍舊過著“啃老族”的生活。與其這樣,他們寧愿讓孩子早早步入社會,以提高生活技能。同時,他們眼中的老師也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孩子短期內的生活保姆,學校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托管班”。在這種認知下,家長對老師的認可程度大大降低,越來越多的老師也對自己的勞動形式感到質疑,勞動角色也失去了原有的光芒,從而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
2.學校教學環境管理與教師認知程度的單一化
與城鎮教師相比,農村教師普遍具有較低的競爭意識,教學途徑與研修學習方式也相對單一。目前雖然部分農村學校已經配備了電子教學設備,但是教師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仍持續著“講”“授”的單方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教師也缺乏新型知識的擴充,進行繼續教育的機會也相對很少。長此以往,教師重復著單一、匱乏的知識及教育形式,自身也逐漸地對工作產生倦怠。
3.農村學校生源逐漸減少,教師工作熱情降低
隨著城鎮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多數家長寧愿克服路途遠的因素,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大校讀住宿班也不愿把孩子送到自己身邊讀城鎮學校。這樣許多教師因為生源數量及質量的降低而失去了原有的教學激情,長此以往,教師自身專業技能有所降低,學校的教學質量每況愈下。
4.教師職業信仰降低
凱米斯和克朗特斯曾比喻:對于某一事業的信仰或信念是工作倦怠的最好解毒劑。那么如何讓教師堅持自己的信仰?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及農村教師的工薪待遇問題,越來越多的教師對生活和工作感到迷失與彷徨。有研究表明年齡、婚姻、性格等也都是對其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地區農村教師都有老齡化這一特點,基本教齡都在15年以上,這樣就更易使教師產生倦怠感,工作滿足度逐年降低。
三、遏制教師職業倦怠感并激發他們工作熱情的措施
1.社會應該正確地認識教師的工作與職責,對其有合理的期望
社會各界也要更加重視農村教學,了解實際教學情況,深化教育改革理念,提倡教育均衡。只有社會,家庭、學校相互聯合、共同協作,才能培育出優秀的社會主義棟梁。
2.注重教師的培訓與再學習
教師的教學應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進步、不斷更新的,只
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跟上前進的腳步。所以教師要有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開闊視野,嘗試進步。同時學校和社會要給予他們正確的評價以激勵教師不斷進步。
3.調整教師心態,增強職業幸福感
教師要正確地認識自我,有一定的自我調控能力,學會壓力轉換法、環境適應法,心理暗示法等。多給自己一些鼓勵、一些贊許,從而獲取幸福感。
參考文獻:
[1]王歡.昆明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5.
[2]李江霞.國外教師職業倦怠理論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3(01):63-64.
[3]Blas JJ.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ources of Teacher Stress:Consequences for Performance[J]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6,23(01):13- 40.
[4]王文增,劉小明.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與應對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06-108.
[5]沈翰.教師職業倦怠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