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柳
摘 要: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倡導學生學會用生物學知識解釋、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解釋、解決實際問題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理論。注重于現實生活的聯系。這里的研究對象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體和與之有聯系的環境。
關鍵詞:聯系;健康;環境保護意識
人的健康,預防疾病,治療疾病,環境污染與保護,這些都是我們關注度比較高的現實生活問題,本文將從這幾個方面談起。
一、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健康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內容,如何健康地生活,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是我們時時刻刻要面對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就有很多內容涉及這個方面,比如,在《遺傳與進化》中人類遺傳病這節課提到產前診斷是在胎兒出生前的專門檢測手段,包括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以及基因診斷,這些手段可以確定胎兒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或者先天性疾病。當講到這里時,很多學生就會有疑問:這些詞在生活中都聽說過,但是它們的原理是什么?又是如何確定胎兒是否有什么病呢?
這就需要進一步解釋說明,教材中展示了一張羊水檢查的照片,看完圖片,學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羊水中會有胎兒的細胞,可以通過檢查胎兒細胞中的情況來確定胎兒是否有疾病,在這里還可以設置一個小問題:人工培養胎兒細胞,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檢查胎兒患什么遺傳病?這也就加深了學生對染色體變異這個概念的理解,染色體變異是顯微鏡下可見的變異,而基因突變和重組都是顯微鏡下不可見的變異,這樣既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又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
B超檢查這個詞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高頻詞,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B超是一種超聲波檢查,通過B超檢查可以有效地發現畸形胎兒:神經管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我展示一張B超的照片,B超單子顯示有雙頂徑(胎頭)、胎心、胎盤、股骨長度、羊水等數據,通過與正常數據比較,來確定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是否正常。通過B超檢查是可以確定胎兒性別的,但是我國禁止性別鑒定,這一點可以向學生說明,使學生形成正常的生育觀。
學生對孕婦血細胞檢查這個詞有很大疑問,孕婦血細胞和胎兒之間有什么關聯?原來孕婦的外周血中會有胎兒的細胞存在,最早報道的是滋養葉細胞,以后陸續發現淋巴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等等。通過檢查胎兒細胞中的染色體和DNA,來確定是否患有某種疾病。
對于基因診斷這個字,很多學生并不陌生,在學生的作業題中就有很多關于這方面的原理。通過基因診斷,可以更好地監測和預防遺傳病。另外,有的人還在求學、就業、買保險等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人類健康方面的知識點還有很多,比如,關于MERS病毒,在課堂上有的學生用到自己學的免疫學知識:是否可以研制這種病毒的疫苗,激發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來對付這種病毒?其實這種情況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我及時指出,MERS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有的學生立即聯系到了RNA是單鏈,結構不穩定易突變。確實是這樣,RNA在復制的過程中本身就容易出錯,并不像雙鏈DNA那樣有強大的糾錯功能,這種病毒通常具有很強烈的變異能力,從而進一步解釋了為什么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也加深了學生對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句話的理解。
二、環境污染與保護
什么是環境?生物學中的環境是指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包括生物與非生物因素。有關環境似乎永遠圍繞著兩個問題在討論,一個是污染,另一個就是保護。在《穩態與環境》這本教材中,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中的一幅幅圖片告訴學生現實的環境污染有多嚴重:全球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臭氧層破壞。有的學生說海洋、土地荒漠化、臭氧層離自己太遙遠。我就讓學生自己舉出身邊有關環境污染的例子。很多學生都提到了霧霾,我設置一個討論題:從你自身出發,思考如何降低霧霾?增強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農業生產,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對農業生產的產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農藥的需要量也就越來越大,但是過多的農藥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頻繁的農藥使用又加大了害蟲的抗藥性,降低了農藥本身的效果。如何從生物學上解決這個問題呢?高中生物教材提出了兩種思路:一是轉基因抗蟲植物的種植,二是生物防治。
我國科學家在1993年研制出了抗棉鈴蟲的轉基因抗蟲棉,抗蟲基因來自蘇云金桿菌,這種基因的產物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蛋白質,導致棉鈴蟲死亡。在這里我設置了一個小問題:為了防止基因污染,為什么一般基因不會轉移到細胞核中?加深學生對減數分裂、細胞質遺傳這些概念的理解。其實,學生對轉基因這個詞并不陌生,課堂上就有學生問我:轉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的?轉基因大豆油能吃嗎?其實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較大爭議,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達到共識,它的長期影響目前還不可知,有不可預測的風險。
生物防治是在生態系統信息傳遞這節課中提到的,利用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可以防治有害動物的侵害。書中圖片顯示播放結群信號引來鳥類就屬于物理信息。其實物理信息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比如在夏天用到的驅蚊燈就是利用蚊蟲對某些光特別敏感和喜歡,對另外一些光特別厭惡的知識,研究出一種蚊蟲厭惡的特殊光源材料。利用化學信息進行防治是利用一些像性引誘劑之類的物質干擾雌雄個體交配,降低出生率,減少種群密度。當然如果是用農藥滅蟲就屬于化學防治,有利于學生區分化學防治和使用化學信息防治。
以上幾點只是我個人總結的一些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其實仔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日常生活是離不開生物學常識的,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多聯系生活,多發現問題,將更多的生物學知識聯系到生活之中,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生物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