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云
[摘 要] 訂單式加工企業相對大規模、標準化產品生產的企業,存在著成本核算和控制難度大等缺陷。當前,訂單式加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管理意識缺失,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缺乏內部控制,成本核算方法落后,資源浪費突出;核算方法單一,信息壁壘存在等方面。訂單式加工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使其在成本管理方面更需要引入現代成本管理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有效手段,將成本的計劃、分析、計算、控制更好地結合起來,可以根據不同的工藝要求,合理進行現代化成本控制體系的建設,以此來凸顯會計信息化與成本控制化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 訂單式加工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Cost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Order-Oriented Processors
SUN Xiyun
Abstract: Compared with large-scale producers offering standardized products, order-oriented processors often have cost accounting and control difficulties in terms of weak cost management awareness, backward cost management ideas, the lack of internal control, outdated cost accounting method, serious wasting of resources, single account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barrier. The processors need to bring in modern cost management patterns with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eans to integrate cost planning, analysis,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They could also establish a cost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in a way that combines digital accounting and cost control.
Key words: order-oriented processors, cost management, problem, optimization strategy
訂單式加工企業是指專門為特定的客戶加工產品的企業。顧客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信息技術也日新月異,以訂單模式開展生產加工業務的企業正是迎合了市場和客戶的這種發展要求,但為了增強競爭力,訂單模式發展加工的企業在成本控制與管理方面的要求將更加嚴格。
一、訂單式加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
(一)產品特征差異化使成本差異較大
由于訂單式加工企業都是按訂單來加工產品的,要涉及到產品種類、型號會特別多,在產品細節上的要求都會出現各種差異,而且有的客戶還會自己提供物料或指定加工工藝等。企業從接到客戶訂單開始直到發貨,整個過程,都要掌握好產品對應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實行差異化管理。這一切都對企業成本管理提出了更加的精細化,準確化要求。
(二)訂單內容的多樣化使成本核算周期短
因為企業訂單是受市場大環境變化的影響而變化的,造成企業訂單頻繁波動,主要涵蓋產品數量的增減、訂單期限的前后不定、型號的更替等諸多方面,在產品未交付前,就有可能存在著變化、抽插單、加急等情況的變化,種種情況都要求企業縮短管理周期,提高企業的應急變化能力,在各種訂單變化時,做出及時處理,這樣才能兼顧企業效益同時還能夠最大程度使客戶達到滿意。由于時間短,企業自身無法提前預備大量物資材料,只能將個別通用物料進行提前準備,這就會使研發費用和設備改造等制造費用的比重大幅增加,致使許多數據難以匯總、比對,從而難以按工時進行費用分攤,為成本核算造成極大困難。
二、訂單式加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意識缺失,成本管理觀念落后
目前,我國訂單加工企業總體規模還不大,雖然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快速發展,但還遠遠低于美歐等發達國家。而且多數企業所加工的產品還僅限于初級產品加工,沒有形成自已的市場品牌,增加值也不高。企業在成本核算中還處于粗放管理初級階段。分析其原因:一部分企業認為采用現代成本核算沒有必要,更多精力用在組織生產和擴大銷售上;還有一部分企業認為受到資金、技術、設備等條件限制,成本管理沒有實施條件。因此,我國訂單式加工企業在成本管理的觀念上仍處于“傳統核算”的水平,人們對現代成本管理缺乏正確認識。多數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更注重材料和生產相關的制造成本,而對采購、銷售、設計等業務過程發生的成本比較談化,導致成本核算的內容不夠完整,成本管理也就無從談起。受傳統經濟管理方式的影響,在我國的訂單加工企業中,真正實力超群、競爭力強的企業少之又少,而運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管理意識缺失,成本觀念落后成為我國訂單式加工企業壯大發展的瓶頸。
(二)缺乏內部控制,成本核算方法落后,資源浪費突出
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訂單式加工企業存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原由,使得成本管理中存在業務流程不合理、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核算不精確等問題。主要原由如下:一是管理模式落后,缺乏內部控制。我國訂單式加工企業向來以投資少、時間短、見效快為見長,這些企業管理人員文化層次不高,對新的管理手段不熱衷,對專業性很強的成本管理模式使用更是不熟悉,造成成本管理流程不精簡、不合理。二是現代成本核算方法操作復雜,財務人員敬而遠之。成本核算是會計核算與企業管理的結合體,專業性很強,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與訂單式加工企業的成本核算特點不相適應,而財務人員受自身的專業水平限制,不能很好利用現代成本核算方法,因此使成本核算始終處于低級水平。三是前期投入會加大成本投入。大家都知道,任何一項管理工作前期投入都會使管理成本增加,如前期人工費用、數據采集費用、設備購入費用等,而管理效果短期內很難見效,而且有失敗的機率。多數企業不愿在這方面投入資金。而在實際中,正是因為管理手段落后,成本核算過于粗曠,缺乏精細化的管理,使企業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中不能很好地運用標準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等現代手段控制成本,從而造成企業資源浪費。endprint
(三)核算方法單一,信息壁壘存在
我國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分步法、品種法和分批法三種常用方法。在實際工作中,要想準確地計算出產品成本,企業根據不同的工藝設計、生產流程、管理需求以及計算條件等繁瑣程度選用不同的核算方法。然而在多數的訂單式加工企業中,成本核算并非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仍是為了應付稅務等部門要求才建賬,實際中往往只采用一種成本核算方法,核算也只細分到產品的類別而非具體到每一個產品。加上,企業內部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夠,大量的原始數據需要重復輸入和統計,不僅造成人工浪費,還存在著數據不一致等問題。企業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平臺之上,業務與財務部門的數據一致是企業成本數據能夠合理、可追溯的重要保障。無論是應對用戶不斷變化的各種需求,還是產品日新月異的變化,各型號產品成本的差異也逐步拉大,這些都凸顯傳統成本核算方式難以滿足企業對成本精細化的要求。
三、訂單式加工企業成本管理優化的對策
(一)強化成本管理意識,確定目標,建立機制
訂單式加工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根,必須制定出長遠的戰略實施規劃,使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從長遠來看,訂單式加工企業應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無論是在企業發展規模上還是在實施戰略轉型上都要有實施步驟和實施要求,在發展中不斷修正。從短期來看,訂單式加工企業在接到一批或幾批訂單時,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目標。這些核算目標包括前期產品設計、材料采購、物料及成品的出入庫、成本預算編制、成本利潤分析等多個方面,在對訂單產品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中核準各項經濟指標。然后將制定出的各項經濟指標下達到各車間和班組,通過加強內部成本控制,進行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是合理制定人力資源目標。通過制定完善的人員統籌安排用人機制,解決好用工人員在崗閑置現象。二是合理制定成本考核機制。將各部門的經營、管理、質量和成本全部納入考核之中,層層分解,步步落實,提高職工主人翁精神和節約意識,努力降低成本。三是合理制定設備管理機制。通過登記造冊,了解企業設備的折舊、維修和保養方面的存在的問題,盤活資產,降低維修和更換設備的成本。總之,通過制定合理戰略規劃,實行嚴格的經營管理,使我國訂單式加工企業實現跨越式快速發展。
(二)完善內部控制,引進現代成本核算方法
內部控制制度是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產物,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成果。因此,本文認為訂單式加式企業應作如下方面:一是搭建精益業務流程。按照流程短、效率高的原則,訂單式加工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優化成本核算業務流程,減少不必要、不合理作業環節,搭建起勞動用工少、資源配送優的精益流程。二是建立成本控制體系。通過引進作業成本法和目標成本法,訂單式加工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將控制目標層層分解到組、到人,確保成本管控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三是嚴格完善核算制度。按照“核算要全面、數據要準確、指標要科學、管理要到位”的會計成本核算要求,嚴格人財物核算標準,確保結果準確;嚴控費用核算,實行費用按部門、按環節核算。四是增強預算監督管理。針對當前運行數據,確立合理定額數據,使各部門在對標準進行嚴格執行的基礎上,對費用進行科學預算,這樣就能夠使成本預算更加細化、精準,以此來達到數據指標的分解與核算工作能夠更加準確、科學。
(三)建立信息化技術模式,搭建良好的管理平臺
建立信息化技術模式是訂單式加工企業搭建良好的成本管理平臺的關健。但要達到這樣目標,應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精準原始記量。通過不斷完善原始數據,并登記建檔。確保材料采購、物料出入庫、成口出入庫等原始記錄全部建立臺賬,實行動態管理,進而對原始數據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確保核算具有可比性。并且全面比對物料耗用情況信息透明管理,對異常情況及時糾正。二是精準定額標準。企業在對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和歷史數認真的分析基礎上,制定了科學的定額標準,企業按照客觀性、相關性原則進行制定出合理的核算方法。三是建全信息系統。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科學的信息溝通網絡,將運營、生產過程中的不同情況進行及時了解,同時還能夠為管理層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信息化技術模式不僅可以合理整合資源、提升運營效率、細化成本控制,規避浪費等現象,還能夠實現優化資源,利潤最大化,以確保企業能夠順暢平穩經營。
訂單式加工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使其在成本管理方面更需要引入現代成本管理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有效手段,將成本的計劃、分析、計算、控制更好地結合起來,可以根據不同的工藝要求,合理進行現代化成本控制體系的建設,以此來凸顯會計信息化與成本控制化的有機結合。
[參 考 文 獻]
[1]金雄麗.基于ERP的訂單式生產企業的成本管理研究與實踐[D].浙江:浙江工業大學,2013
[2]蔣世應.基于訂單生產模式的ERP的生產計劃研究[D].長安:長安大學,2009
[3]侯江天.淺析成本核算方法與成本預算管理的矛盾與協調[J].現代商業,2012(12)
[4]何麗.訂單式毛衫加工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財會通訊,2014(1)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