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紅+田高良
[摘 要] 至2013年年底,在西安市小型和微型企業單位數占全市全部企業的比重為94.56%,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西安市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影響了自身的發展,一方面,小微企業自身經營透明度低,資產數額少,融資擔保能力差;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中小金融機構缺乏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信貸產品,信貸管理辦法不完善,我國缺乏對非正規融資的引導。我國應加快應優化融資環境,優化商業銀行信貸改革制度,提高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B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并得到了迅速有效的發展,根據統計:我國80%的城鎮就業崗位都是由小微企業解決的,65%的發明專利技術和80%以上的產品研發由其完成,全國50%的稅收收入由其貢獻,其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0%。至2013年年底,在西安市市各類企業法人當中,小型和微型企業單位數達到了6.35萬家,占全市全部企業的比重為94.56%;大中型企業占比僅為3.54%,反映出西安市市場主體主要是由小微企業群體構成。不難看出,小微企業在促進我國城鎮就業、產品技術創新、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實際上,小微企業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小微企業在緩解城鎮就業壓力方面都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就業崗位。為了鼓勵和保障小微企業更好地為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有些國家先后出臺了不少的管理辦法,來保護小微企業的經濟利益。
2011年7月,國家出臺了《小型微型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提出在金融方面、財稅方面、管理方面等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在2011年8月舉行的人民銀行行長座談會上,提出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2011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支持小型微型企業金融財稅政策措施》,指出要加強金融服務和財稅扶持。2012年4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2013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到要加快豐富和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式等政府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2014年11月,國務院10大措施扶持小微企業發展。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政府將從財政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服務、技術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繼續出臺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雖然國家從政策的角度給予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比較大,但是小微企業由于受經濟發展環境和自身因素的影響,仍然舉步維艱。據統計,我國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9年,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支持和鼓勵小微企業給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是當前尤為重要的問題。
二、小微企業的概念界定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2011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分行業對中、小、微型企業標準進行了詳細劃分,如工業企業,微型企業為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年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其他行業大多是10人以下為微型企業。企業所得稅法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九十二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所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一是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二是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三、西安市小微企業融資中出現的問題
(一)融資環境
1.商業銀行的惜貸行為
目前,小微企業的貸款主要依賴于國有商業銀行。抵押擔保貸款和部分信用貸款是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提供的主要信貸方式。同時,政府通過政府補貼、融資擔保等方式幫助和扶持小微企業融資。然而,商業銀行內部并沒有成立專門為小微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的專門機構和技術,導致無法對其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資金使用情況、未來的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財務指標進行科學有效的的分析與評價。
2.缺少中小金融機構
我國現有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主要有國有商業銀行各級分行和支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分行和支行、農村信用社等。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的目標市場定位是我國的國有企業和大中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則是我國中小企業資金融通的主要金融中介和服務機構、農村信用社主要分布在我國的縣城及廣大的農村地區,是該地區金融體系的主力軍,其市場定位主要是服務“三農”。
3.缺乏對非正規融資的引導
民間借貸的日益發展是商業銀行不能滿足小微企業貸款的必然結果。根據2002年—2014年具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表中可以看出,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在2009年達到頂峰期之后,開始逐年下降,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和信托貸款等指標總體趨勢下降,委托貸款有所上升。
(二)商業銀行信貸改革制度
1.中小金融機構缺乏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信貸產品
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比,中小金融機構的特點是:資本量不充足、分支機構較少、服務水平低下等,所以導致其很難吸引到大型優質客戶。鑒于此,中小金融機構更應該將目標客戶鎖定到小微企業。中小金融機構憑借其小銀行簡單的組織機構和明晰的產權優勢,能夠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好地融資服務,并且通過創新信貸產品促進自身的不斷完善與發展。endprint
2.信貸管理辦法的不完善
目前,與中小金融機構相關的制度建設、管理體制還不完善、不健全。當中小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時,缺乏充分了解小微企業的財務信息,貸款審核環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風險防范意識單薄、風險機制不完善,最終導致其貸款損失,收益沒辦法保證,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也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還有可能會惡性循環,中小金融機構的借貸信心喪失,不利于中小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三)小微企業自身情況
1.小微企業結構與特征
小微企業由于受其本身發展規模的影響,再加上經營透明度偏低,資產數額少,組織結構又多以家族式為主,導致其籌資難。這是其在發展過程中,融資環節的主要瓶頸問題,必將阻礙其發展速度和貢獻。
2.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能力
由于小微企業信用記錄少或沒有信用記錄,導致其很難找到符合商業銀行標準的企業或個人來為其擔保,再加上小微企業不規范的經營活動導致商業銀行沒有有效的財務數據來了解其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財務信息,就無法提高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可信度和積極性。
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對策
(一)優化融資環境
1.完善信用擔保體系
由于小微企業本身規模小,財務制度不健全,缺少抵押物,很難通過常規手段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所以,應該鼓勵政府在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多發揮政策性擔保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為小微企業建立相應的金融擔保機構,解決其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問題。
2.引導非正規金融
加強政府對非正規金融的引導措施為:各地區應該加強建設小微企業產權交易市場和小額貸款公司,小微企業可以通過抵押企業產權來獲得貸款,解決資金問題。民間資本的有效引導,可以為小微企業提供及時的資金幫助,緩解籌資困難。
3.建立中小金融機構
由于中小金融機構在組織結構、經營特征和信息來源上更符合小微企業,因此,加大與加強中小金融機構的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金融資源嚴重分布不均的現狀。中小金融機構的建設措施:可以在社區建立社區銀行;在鄉鎮建立村鎮銀行;或者在中小企業分布比較集中的產業園建立民營中小型金融機構。能夠為當地小微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二)優化商業銀行信貸改革制度
1.創新信貸產品
中小金融機構憑信貸產品的創新,能夠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好地融資服務。具體措施包括:第一,根據小微企業貸款特點,豐富信貸業務品種、調整信貸結構、規范信貸管理辦法;第二,為了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應該開發適合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第三,加深小微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能夠更好的掌握小微企業的信息,減少金融機構的壞賬損失。
2.改革信貸管理辦法
為促進小微企業更好的發展,降低中小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風險和損失,應嚴格考察小微企業的財務狀況并審核其貸款信息,包括貸款資質的審核、貸款過程中的審查以及貸款后的信息反饋。第一時間了解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貸款的成功率,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我國小微企業的良好發展。
3.提高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提高小微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第一,樹立良好的企業信用形象,依法開展生產經營和融資活動,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第二,強化財務制度的健全和財務信息的透明化,提高金融機構對其資信狀況的評價水平;第三,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者素質,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經營管理模式,增強新產品的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5.結論
我市小微企業受融資環境、商業銀行及小微企業自身等因素的影響,是導致其融資難的關鍵因素。本文從這三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對策分析。總之,要想繼續保持小微企業在我市乃至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小微企業的經營者、投資者、社會各界以及政府部門共同努力,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環境。
[參 考 文 獻]
[1]陳建華.當前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問題探析[J].金融商務,2013(3):104
[2]趙悅.我國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3(3):6-7
[3]李經緯,張協.中小企業私募債:困境與出路[J].上海金融,2014(4):18-19
[4]孫丁力.河北省小微企業融資困難與對策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4(5):12-19
[5]馬廣奇,馬琳.阿里小額貸款會計處理舉例[J].財會月刊,2014(6)66-67
[6]邊歡女,徐少軍.包容性金融視角下的小微企業融資創新模式[J].經營與管理,2014(6):98-99
[7]王曉輝,汪榜江.關系融資視角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探析[J].商業會計,2014(9):52-53
[8]張靖.小微企業成長發展影響因素評價分析——基于浙江省臺州市企業的調研[J].生產力研究,2014(11):14-15
[9]肖應榮.基于產品標準引領的小微企業轉型升級[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12
[10]韓君.小微企業電子商務運營策略及路徑選擇級[J].價格月刊,2015(1):57-58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