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

[摘 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財務管理專業建設過程中的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體現以“就業能力培養”的教學導向,強調“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對此,應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模式,優化實訓室建設與實踐教學改革,建立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以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就業導向;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企業對于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企業對財務人員的需求不僅僅停留在記賬、作賬、核算方面,還要求財務人員從核算到綜合分析應用型的轉變。由于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人數與日俱增,并且社會需求與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對等,導致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大,這樣不僅影響了高校的就業率還影響了企業選拔應用型人才的機會。因此,高等院校對于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由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向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原則
(一)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要求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性需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符合“平等教育”和“個性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過程中,需要將繼承與創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遵循財務管理理論內在規律的基礎上,轉變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采用翻轉課堂,充分利用慕課,實現意識的創新、課程體系和內容結構的創新。
(二)體現以“就業能力培養”的教學導向
明確企業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是高等院校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這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起決定性作用。財務管理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應該要求學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策略和專業技術的同時,具備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財務問題的能力。應用型財務人員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人際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計算機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等。針對財務管理專業的現實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應突出強調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國際化視野的培養。培養學生不僅要掌握財務核算能力、財務分析能力、投資決策能力、資本運作能力等專業技能,而且應該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強調“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
高等院校對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適應企業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需要,具有扎實的核算、投資和金融基礎知識,能夠勝任會計核算、資金管理、成本管理、稅務管理等工作的綜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和經濟環境的日益復雜化,要求我們著力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理財人才。按照“重視基礎理論,尊重我國財務與會計改革的現實,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的總體原則,需要動態優化課程體系。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人才培養方案應該不斷微調,課程體系應該不斷改革深化,以適應市場環境對教育人才要求的辦學特色。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包括“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兩個基本理由。其中“培養什么樣的人”主要解決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理由,包括培養目標和規格;“如何培養”是培養手段理由,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與手段、培養途徑和保障體系等。將學生就業與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放在一個系統中規劃,在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實訓室建設與實踐教學改革、校內外實習基地的等方面進行構建,努力在社會上產生品牌效應。
(一)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模式
創建“學堂在線”慕課平臺,創新財務管理教育,因材施教,把學生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慕課,簡稱“MOOC”,也稱“MOOCS”,是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端于過去的那種發布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發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教學模式。簡言之,慕課改變傳統的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互聯網+教育模式把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制作成視頻通過網絡平臺發給學生,學生進行獨立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慕課教學讓財務管理課程實行翻轉課堂,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課堂討論課后復習獨立思考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財務管理理論應用實踐中創造條件。慕課平臺是促使教育回歸本質的一種途徑——這個本質,就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全面發展。翻轉課堂模式如圖一:
慕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財務管理課程慕課類微課資源可以替代老師做重復類知識傳授,面授教師可以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促進學生學習,并且在討論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任何疑問,老師可以及時的提供有針對性地反饋,最終培養出利于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二)優化實訓室建設與實踐教學改革
實踐教學環節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必須強調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實踐教學改革中應建立一套實踐教學的體系,將“理論、實踐、作品、創新、大賽”相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高等院校必須高度重視其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然而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財務管理實際工作出發,通過多種實踐教學環節切實提高學生實際操作的素質與能力。實踐教學是在教學中緊密聯系實際的教學策略,財務管理是一門專業理論與實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這種學科特性決定了實踐教學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具有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等院校要優化實訓室的建設,調整實驗與網絡中心機構職能,成立網絡中心將“互聯網+教育”應用于財務管理的教學中。建立“基礎訓練、課程單元訓練、課程綜合訓練、專業綜合訓練、創新創業訓練”等五個訓練層次相配套的實驗訓練課程體系。強化實驗訓練內涵建設,既有手工實驗,如會計綜合實訓、成本核算、會計報表編制等;又有計算機訓練,如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財稅一體化、會計核算流程等;既有課程專項實驗,又有沙盤綜合技能實驗;既有角色模擬體驗,又有崗位真實實踐,呈現出多樣性的特色。同時加強實踐過程的監控,著重考核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理由的能力,努力構建科學、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監控與考核體系。
(三)建立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
為適應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目標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需要,加強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也是高等院校發展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在校內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記賬公司或者會計師事務所,讓學生熟悉并掌握會計操作流程,如如何建賬、記賬、納稅申報、驗資等,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應用性技術,增加就業的機會。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是實現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與實際財務人員崗位“零距離”接觸的必經之路。實習企業的資質決定了學生未來就業的方向,因此,高等院校要秉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精心挑選學生實習基地,如各行業的中小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等,建立校企長期合作模式,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習環境,學生通過實習后能夠熟悉各行業的業務性質和財務處理流程,增強學生的實踐經歷和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要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要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財務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原則上,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模式,優化實訓室建設與實踐教學改革,建立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通過不斷推進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滿足社會對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 考 文 獻]
[1]甄國紅,王娟,張天蔚.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四證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
[2]陰麗美.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思考[J].會計之友,2010(3)
[3]羅艷妮.以就業能力為導向的財會人才培養模式[J].商業會計,2015(4)
[4]譚愛強.高職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財會通訊,2010(3)
[5]吳昊,楊興金.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改革例談:現狀、問題與對策[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3(2)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