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龍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33
電視法制類節目的創作與展望探討
林乾龍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130033
摘要1985年上海電視臺《法律與道德》節目的開播,標志著我國法制電視節目以獨立的形式登上了熒屏,電視法制節目不僅宣傳了我國的法律法規,而且也為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電視節目制作效果的不斷提高,法制節目也進入了繁榮發展的時期,現如今經廣電總局批準開辦的法制頻道也在不斷的增加,從而深深地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但由于我國法制節目理論建設的相對薄弱,使得法制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法制節目的創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節目的理論建設,提高法制節目的質量。文章從現如今法制節目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出發,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電視法制類節目的質量。
關鍵詞電視;法制;節目;創作;展望
我國電視法制節目是在我國特殊的歷史階段產生的,其主要是通過電視的表現形式對法律相關的案件進行闡述,對我國的法律知識進行普及,從而提高人們法律意識,并培養人民群眾的法律情感,以及弘揚法律精神電視節目[1]。電視法制節目的誕生不僅是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重要成果,具備著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此,我國的電視法制類節目要想得到健康、良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堅持法制的教育,并大力的宣傳我國的法律法規,從而提高我國電視法制類節目的質量,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的生活中樹立正確法律觀念,知法懂法,從而減少犯罪現象的出現。
隨著電視娛樂節目的快速發展,法制節目的收視受到了娛樂節目的嚴重沖擊,面對這種現象,就需要電視節目的制作人在法制節目的創作中不斷的創新和優化,自1985年法制節目的誕生到現在,其一直承擔者我國法治國家建設的重任,但是由于我國法制節目建設理論的薄弱,使得我國法制節目在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1法制節目報道的節目大部分為煽情、色情等罪惡的節目
在現如今,許多的法制節目中,節目制作小組為了片面的追求收視率,在題材選取的過程中,并沒有選取身邊的小事件,而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無論是在題材的選擇上,還是編輯的剪裁中,都選取完全不需要展示色情、暴力的案件,從而使得嚴肅的法制節目成為了案件再現的過程,不僅沒有對我國的法律法規進行大力的宣傳,還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反感,從而拉低了電視法制節目的檔次,降低了節目的質量,使得法制節目很難在電視節目的競爭市場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1.2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的政治色彩較強
隨著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的不斷發展,不僅推進了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而且對基本法律法規的宣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濃厚的政治色彩[2]。但是隨著電視節目的不斷改革和深入,我國電視法制節目較強的政治色彩已經無法適應電視節目的變化和需求,使得電視法制節目在創作的過程中受到自身的限制。如在許多的法制電視節目中,所播放的內容與受眾的需要并沒有多大的關系,但是在節目播放的過程中法律法規的宣傳是非常明顯的,主持人的態度也是非常盛氣凌人的,使得電視節目非常的同質化和狹窄,從而引起人民群眾的反感 和討厭。
1.3我國電視法制節目重法律輕維權
目前,在許多的電視法制節目中,都是傳達犯罪分子受到了什么樣的出發,重點強調的是法律的懲戒功能,而人民群眾權利的維護和保護方面電視法制節目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也沒有宣傳人民群眾所需求的法律法規,從而使得人們認為法律的作用就是用來懲戒違法的犯罪分子,無法對自身的權益和義務進行維護,使得人民群眾片面的認識法律法規,認為觀看法制節目,對自身的利益并沒有幫助,導致電視法制節目的收視率不斷下降。
2.1法制節目題材的選擇由權威敘事轉變為人文敘事
現如今,我國許多的電視法制節目都是以報道民事、刑事案件為主,這些案件由于畫面的可視性以及現場的還原,使得節目充滿了懸疑,滿足了部分人民群眾獵奇的心理,從而增加了節目的收視率,該種電視法制節目就被稱為權威的敘事方法,但是隨著電視節目的不斷改革和深入,以及電視節目日益激烈的競爭,這種傳統的權威敘事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群眾的需要[3]。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電視法制節目制作人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就要對案件的敘事視角和立場進行不斷的變化和更新,將權威敘事以及常規敘事的手法進行弱化,加強人文的敘事手法。也就是在電視法制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制作人不需要對案件的偵破過程進行詳細的刻畫,不大幅度的表現民警的破案指揮以及技巧,而是努力的探討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盡可能多的揭示犯罪嫌疑人扭曲的心理,使得觀眾在觀看之后得到震撼的教育,真正的起到報道一案件,教育一片觀眾的效果,從而提高電視法制節目的質量和收視率。
2.2電視法制節目的形態要多元化
隨著電視節目的不斷改革和深入,以及電視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電視節目也都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中,電視節目與藝術形態也在逐漸的融合,所以電視的法制節目也不例外,必須要根據不斷的變化,對節目的制作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優化,從而適應時代的需求[4]。但由于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理論建設的相、相對薄弱,使得我過電視法制節目相對的落后和單一化,無法提高觀眾的觀看熱情。因此,電視法制節目制作人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吸取和借鑒國外相關法制節目的形態,如模擬法庭、法制游戲等形式多樣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的過程中摒棄傳統單一的制作方法,并將枯燥生硬的講解轉變為生動有趣、通俗的表達方式,從而增加電視法制節目的娛樂性,并使得電視法制節目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電視法制節目的質量。
2.3借鑒國外的法制節目
在現如今,許多的電視娛樂節目中,都是通過購買其他國家的版權,然后進行翻拍而成的,不僅限制我我國電視節目的發展,而且使得電視節目無法長期的發展下去[5]。因此,在我國電視法制節目創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本土化的文化進行尋找,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類型,不要全面的翻拍國外的節目,然后根據民族特色的需求,對國外電視法制節目的精華進行借鑒,如拍攝的方法,內容的創新技巧等,并融合到我國特有的名族特色文化中,從而對電視法制節目的形態進行創新,并通過不斷地借鑒和學習,強化法制節目的專業性和娛樂性,從而使得我國電視法制節目從傳統的宣傳形態中蛻變出來,促進電視法制節目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在我國電視法制節目制作中,由于法制理論建設的相對薄弱,使得法制電視節目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電視法制節目制作人在制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根據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的需求,對電視法制節目的創作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優化,并借鑒和學習國外法制節目的表現形式和方法,從而提高我國法制節目的質量,促進電視法制節目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尚小虎.電視法制類節目的創作與展望初探[J].東南傳播,2010(2).
[2]楊引琴.我國電視法制節目創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西北大學,2008(6).
[3]胡一杰.電視法制類節目的傳播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2006(4).
[4]范曉.論我國電視法制節目的潛在危機與潛質開發[J].華中科技大學,2006(5).
[5]尚小虎.電視法制類節目創作誤區及改善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4(3).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40-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