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峰
摘 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鍛煉能力,就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只有學生主動學習,才能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中英語;主動性;英語課堂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兩者互相作用,相輔相成。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上每一節課要想學生對所學教材產生興趣并主動參與到課堂上來,就要使單調乏味的反復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聯系學生感興趣的事情,然后制訂適合學生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英語。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看一些適合學生學英語的搞笑視頻,這樣很容易地就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
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設情景,引出新的語言項目,再啟發學生觀察、分析、歸納,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有自信。在這種情景訓練中學生會慢慢產生對新課文的意識,激發他們求知欲,增強他們對英語感官的印象,培養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成功,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信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三、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培養、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意識到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要使學生充滿自信的上臺來大膽地說英語,抓住每次來之不易的機會,迎接挑戰。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用耳、眼、腦、動手的學習活動,長期形成習慣性的意識感,能夠自辨、自治、自理、自學,使學生明白學習并不是機械的記憶信息,而要作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主人翁而出現。
學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然后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帶著對英語的熱情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主動地學習。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才能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杜培培.高中英語的自主學習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