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潔
摘 要:美術作業評價是促進學生美術學習全面發展,改進教師教學方式,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要針對學生的美術作業存在的問題做出合理的評價,把學生美術作業評價提高到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繪畫技術水平以及學習美術興趣的目的。那么,在美術課中教師應該如何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呢?從哪些方面入手會使得教師對學生美術作業的點評能夠深入學生的心里,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基于這些因素,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及思想情感,對發展學生潛能,了解學生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明確改進方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美術作業;存在問題;評價方式
一、美術作業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美術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技巧為基本目標,很多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美術技能的傳授,對待學生作業時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1)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一味地肯定和鼓勵,對學生作業中存在的明顯問題往往不能切中要害,分數打低了怕打擊學生的興趣和熱情。(2)只根據自己的經驗,不太考慮學生的個體情況、能力的差異,用自己心中的那“一把尺”去衡量幾百名學生的一幅幅美術作品,簡單地依靠“好”與“不好”或者采用優、良、合格、不合格來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用幾次還可以,長期采用就會使學生對作業上教師的評價失去了應有的關注,失去了激勵和導向功能。因此在教學中,美術教師迫切需要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
二、美術作業的高效評價策略
(一)鼓勵藝術表現,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學生的每一張作品都凝聚了他們自身的努力。美術作業的評價不光是甄別,更重要的是激勵。曾經在一次水墨畫課上,我讓學生畫四君子當中的梅花,學生很認真地按照我所教的步驟在畫,但其中就有一位男同學不按常理出牌,只見他直接把墨汁和顏料用毛筆甩在宣紙上,周圍同學開始起哄,課堂出現混亂。當時,我確實有些惱火,隨后立即冷靜下來。首先我表揚了這個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手法。之后我在這張“作品”上用濃淡、干濕不一的墨色為其添加了枝干、花托、花蕊等,學生贊嘆不已,學生一下子感受到了水墨畫獨特的情趣和魅力。美術,不像某道數學題只有唯一答案,學生的繪畫創作無“對”“錯”可言,由于受技術能力的局限,學生在作業中表現的藝術趣味并不是刻意追求的,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因此在教學中,不要隨意扼殺學生作品里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在評價時,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作業,全力挖掘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如果只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畫得好,也要進行表揚,要讓學生相信自己可以畫得更好,在鼓勵中感受到教師的愛,激發學生創造美、表現美的欲望。
(二)重視過程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堂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卻是對教師自身文學素養、
教學技巧、教學理念實施能力的檢驗。課堂上的教學一般設置為導入課題、深化探究、欣賞作品、作業練習、評價這幾個環節,每一環節又都是與教學目標的落實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由于時間有限,課堂上有部分學生的作業只完成了一半,但是從還未完成的畫面中,仍然能呈現許多閃光點,在這種情況之下,我仍然給了學生階段性的評價,通過課內局部的點評,留給學生一個課后改進的空間,給他們清晰的改進
方向。
課內評價的重點是指導學生先畫出所表現出來的主體及在畫面中的構圖及透視關系。課堂上多點評幾張學生的作業,在點評中讓學生掌握主體物的大小、空間構圖關系。課后學生完成整幅作業,教師批改后再一次在班級上評價。通過兩次評價,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有一定的進步,畫面構圖主體物突出。
簡單的手工類制作課一般都是在課內完成,課內評價。課內及時評價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現場作業作出及時的反饋,更好地推動學生學習美術積極性。例如,八年級上冊《老師,您好》一課,要求學生制作一張造型別致、美觀的教師節賀卡。在制作過程中,有個學生制作了一張心形外形的賀卡,在封面上開了一個小窗戶。并在封面上寫上了祝福語。課堂上我及時肯定了這個學生的心形造型,建議學生試著把卡片上的主體文字做成鏤空的造型,這樣一來賀卡就更加有特點。學生聽從建議后,做出來的賀卡更加精致、有個性,學習創作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三)設置多元化評價標準,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1.學生自評
剛開始讓學生嘗試自主點評作業時,大多數學生往往不知道說些什么,從哪些方面評價,只能簡單地說“好看”“不好看”,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說不出個所以然。這時,教師可以在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上加以引導,先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畫面中的形象,如構圖、造型、色彩等。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試著從不同角度來評價作業。如,八年級《椅子設計》一課中,要求學生以手繪的形式設計一張新穎的椅子。學生根據要求完成作業后,教師指導學生對作業進行評價,并提示學生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自己設計的椅子進行評價:第一,椅子的各個組成部分;第二,椅子的造型可以有哪些變化;第三,除了常見的材料之外,還可以運用哪些綜合材料。學生圍繞這幾點展開,對自己的作業仔細地觀察,并提出改進的方法。在這樣的引導之后,整個課堂的氣氛被很好地調動起來了,學生的思維很自然被引入到一個想象空間很大的思路上來,爭著提出改進方案。
2.學生互評
在美術作業評價環節中,學生互評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采用學生互評方式讓全體學生參與作業評價。一方面,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在評價別人作業時,會更仔細深入地去觀察。這樣一來,既能發現別人作業中的優缺點,同時也能發現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因此,學生互評是一種良好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過程。比如,在評價八年級上冊《手繪簡筆人物》這一課的作業時,利用互評的方法,發現學生參與的意識非常強烈,盡管有些學生自己畫得一般,但評價別人的作品時卻很有一套。這樣的相互溝通,其實對增進師生之間的理解和了解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學生也非常認同和接納評價結果,容易促進其不斷改進,獲得發展。作為“旁觀者”,教師也能更直接了解學生的想法、觀點,師生也有良好的互動,更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通過學生互相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對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有更深的認識,在今后的作業中值得注意改進,利于學生的長久持續成長發展。
3.教師評價
當學生完成自評、互評后,再由教師來進行總結概括,完成評價。教師可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正,對于學生的優秀答案或建設性意見應予以肯定和鼓勵。比如,八年級《靜物素描》課上,班上有個男同學性格十分內向,平時作畫時經常不注意畫面的構圖而且物體畫得很小,因此作業效果很不理想。但這節課在這一幅作品中他注意到了畫面構圖和主體物的關系,這是一種進步,教師應給予鼓勵。所以我把這個學生的作業在班級里進行了展示,并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了表揚。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慢慢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的美術作業本上,猶如語文教師批改學生作文一樣,寫上一兩句簡短的評語,表達對學生美術作業的看法意見。如,在繪畫作業中,寫上:“構圖合理,主體物突出,你真棒。”在手工作業中寫上:“造型新穎,色彩搭配適當。”對基礎差的學生作業,可以寫上:“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加油!”學生的作業得到教師的點評,可以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注視,他們就更容易在學習上對自己更有信心,思維就會更活躍,表現就會更突出。
4.展示評價
展覽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可以定期舉辦一個畫展,這個畫展可以是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也可以是小范圍的班級美術展。由于中學美術學習的項目繁多,學生也不可能樣樣都很行。因此在美術作品的展覽中,學生展示自己認可的作品,可以是繪畫作品、手工作品,然后由學生和教師共同來評價其成績。通過這樣的展出,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學生在選擇作品、修改作品、布置展覽、互相觀摩、自我評價、互相評價的活動中,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了與人合作的精神。
總之,美術作業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是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質量的評價。有效的作業評價方法,不僅使學生對美術作業的態度有了根本的轉變,還增強了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認識。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又增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喜歡美術,愛上美術課,自信滿滿地上好每一節美術課,并且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和進步,這才是我們美術教師對美術作業評價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康樂.美術作業評價的多元性[J].新課程學習:下,2011(06).
[2]楊俊哲.淺談中學生美術作業的多元化評價[J].中國校外教育,2011(08).
[3]金于同.學生美術作業評價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8(02).
[4]吳菲.我的美術作業評價觀[J].美與時代: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