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取決于能否高效地利用課堂,課堂上愉悅、自在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在我國各個院校的實行,初中數學教學也響應國家教育部門的號召,將新課改理念施行在課堂上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不足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師;學生;教學
在人才輩出、社會發(fā)展迅速的中國社會,數學在各個領域都應用著。它作為每個學生的必修科目,能夠教導學生從錯綜復雜的信息中科學地做出判斷和選擇。與此同時,數學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不能有一點馬虎大意,這也使學生做事更加謹慎認真。隨著我國教育部門對新課改的大力實施,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也是必然要求。所以,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施科學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更積極、熱情。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不足之處
1.師生不夠平等
從古至今,“老師教授、學生遵從”的教學模式一直存在,這種模式實際上造成了師生間的距離感,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了很大影響,打消了學生的主動性。所以,在課堂上平等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顯得非常重要。“學生在課堂上是主體,老師作為輔助”才是新課改的目標。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多說、多做,成為真正的課堂主體。
2.課外教學模式有誤
“題海戰(zhàn)術”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的一貫方法。不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外學習,幾乎所有的方式都是練習題。繁重的課外習題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作用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很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所以新課改后,課外教學應與實際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而非“題海”。
3.將分數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
教師常常將分數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標準,僅僅用成績評判學生,卻忽視了學生的數學基礎及背景。這種評判標準嚴重地違背了新課改要求: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學習背景、學習經歷。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歷程有了全面了解后,以多方式、多元素模式來評價學生,讓學生對初中數學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占主體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占主體地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初中新課改的關鍵。所以,改變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刻不容緩。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動手實踐。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按自己所要求的三角形的角與邊裁剪出兩個三角形,然后再讓學生將裁剪后的兩個三角形進行對比并相互討論,得出全等三角形的總結。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共同討論,形成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進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2.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遇到抽象的概念時,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變?yōu)閷嶋H生活中的運用,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這不僅會使學生理解能力變強,而且能夠更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按照不同學生的背景和數學基礎來指導,針對每個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教學。教師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知識。
3.豐富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重點,是不斷豐富教學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多樣、生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方式來授課。新課改后教師可以采用例如“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給出的要求來為學生安排教學內容,制訂鮮活的教學方案,不但能使學生被課堂深深地吸引,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進而在課堂上更多地思考、交流,對初中數學知識更好地理解。
4.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數學思維
初中數學新課改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教材的呆板枯燥,被圖片、幽默文字以及科學的內容所代替。這種新型的教材符合現(xiàn)代學生的思維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這門學科中,發(fā)散性思維尤為重要,它能把學生引導到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擴展培養(yǎng),深化知識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5.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我國教育部門有明確規(guī)定: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實踐型人才。新課改之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知識才能真正地理解運用。針對這一點,教師應該按要求為學生安排合理、適當的實際能力操作作業(yè),進而使學生提升到更高層次,為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數學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教師一定要不斷豐富自己,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把學生牢牢吸引到課堂上,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把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目標,結合各種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參考文獻:
[1]黃明信.淺談如何把握數學思想方法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22):45.
[2]馬躍.論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2012(06):12-15.
[3]汪榮.中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2009(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