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南慶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于教學工作是愈發重視,尤其是初中語文教學,打造一個高效課堂是無數教師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想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有效性,就必須深入探索教學方法,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初中生學到更多知識,讓他們在語文世界里暢游,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高效
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內容最豐富多彩、趣味性最強、最接近生活的學科,它源于生活,最終也服務于生活。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要想讓課堂更高效,只有緊跟發展的潮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有效教學形式,如此才能幫助每個初中生學好語文。因為這些新型教學方法能滿足課堂需要,其有效應用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易于打造高效課堂,使得教學工作可以更上一層樓。那么,該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呢?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語文真諦
初中語文相較于小學語文而言,文化性更強,學起來難度也就明顯增大,因此很多初中生不喜歡上語文課。作為教師,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讓他們喜歡上語文課,將語文課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讓初中生打心眼里愿意接觸語文,對其有一種想要學習的欲望。換言之,就是通過課堂教學,幫助他們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是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的一種絕佳方法。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要有求知欲,不能太被動,畢竟學習不是為了教師,不是為了完成任務。一旦學生主觀上想要去學,有這種學習的欲望,他們才能真正學好。探索中華語言的奧秘,探究語文的真諦,用心去學,主動研習,一定就能真正明白語文的內涵。例如,初中語文教材中會學到很多優秀佳作,在上課時學生不能僅依賴教師的講授,而是要自己帶有求知欲。教師要充當好引路人,要讓學生自己多想想:這篇文章是如何構思、描繪的呢?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只有學生先主動思考,自主學習,才能探究語文真諦,這樣才有益于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
二、提倡學生大膽發言,培養創新意識
在當今社會,毋庸置疑,創新能力是一種必須具備的能力,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改革創新。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告訴學生不能囿于別人的局限思維,而是要敢于發言,提出自己的想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就是教師要提倡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聲音,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這是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的一種極好方法。只有敢于說出自己想法的學生,才會對語文有全新的認識,因為語文學習不是依葫蘆畫瓢,而是感悟的過程,這種感悟源于自身對語言文字的認知。可以說,創新意識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在這條道路上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例如,初中語文教材中肯定會學到一些表明作者觀點的文章,但是我們也知道,每個人的思維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于文中的某些觀點,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這時候,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發言的機會,讓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一過程就是在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提倡學生大膽發言,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有利于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
三、鼓勵學生相互探討,加強合作意識
語文世界唯美動人,永無止境,在這個世界里行走,僅靠自己一人,是遠遠不夠的。那些優美的文字,那些溫暖的畫面,那些溫情的故事,總得要人和自己一起欣賞,才不枉費。因此,在實際學習中,只有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努力,多進行溝通交流,聽聽別人的想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愿意彼此分享感悟,才能在這條語文路上走得更遠。作為教師,該做的就是鼓勵學生相互探討,合作學習,一起在語文世界里自由飛翔,這是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的一項明智之舉。在課堂上,教師給予學生交流的平臺,鼓勵他們跟周邊同學說出自己的感觸,相互探討,共同追尋語文的腳步,就在這種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學生會更明白合作的價值。例如,初中語文教材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具有爭議性的文章話題,就是對其中的某些方面存在分歧,或者不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這時,教師不要急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鼓勵學生相互之間溝通,先聽聽他們的意見。在這種探討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聽到了別人的分享,還加強了合作意識,加固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一舉多得,乃是教學方法里的上上之舉。教師鼓勵學生相互探討,加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可以有助于讓初中語文課堂更高效。
縱觀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想讓課堂更高效,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新型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語文真諦;提倡學生大膽發言,培養創新意識;鼓勵學生相互探討,加強合作意識;通過各種教學策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初中生學得開心。如此,打造全新的高效教學課堂,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的最大意義。
參考文獻:
袁小利.分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