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利
摘 ?要:煤礦企業大型設備日益增多,然而因專業化運行維護管理跟不上,造成機電事故多發、故障頻繁,嚴重制約產能發揮和企業降成本,對大型設備實行專業化管理,不僅能提高產能效率,而且還能為企業帶來溢價收益。
關鍵詞:煤礦企業;大型設備;專業化管理
一、專業化選型配置
(一)在先進適用前提下保證通用性。現存在問題是,不同廠家設備技術標準不一、備件不通用,甚至同一廠家同一型號設備也因設計變更不通用,造成大量設備“獨生子”,保養維修備品備件要么不得不大量儲備閑置,要么掏高價向廠家購買,浪費資金。設備選型配置把握先進性、適用性、通用性、配套性原則,統一關鍵設備及零部件技術標準、空間尺寸,在保證先進適用的同時,保證通用可替代性。為此,無論是技術管理部門、設備管理部門、計劃供應部門都要按照集團內部統一設定的技術標準組織招標、訂貨和備件采購,力求設備品種、規格型號盡可能簡化。同時,要求不同生產廠家必須執行集團定的統一技術標準執行作為成為供應商的必要條件,在招標公告、合同協議中予以明確,確保通用性原則等到貫徹執行。
(二)科學配置設備。在設備配置方面,避免和克服不匹配現象,如采煤機運輸機電機選的功率過大,遠遠超出減速機承受能力,大馬拉小車,造成燒電機幾率大大降低,但減速機事故率大幅增加,甚至造成不到期報廢,不能實現科學配置造成不必要損失浪費。
(三)配齊并運行保護裝置。由于井下生產條件差,設備發生故障往往難以及時處理和更換,為此,必須轉變思路,以防為主,上齊各種設備保護裝置和顯示儀表、聲光報警裝置等,便于操作者監控設備完好情況,對關鍵大型設備,建立在線監測系統,一旦出現超溫、過流、過熱、欠壓、缺油等可能損壞設備時,及時報警或停運,避免事故損失擴大,設備報廢。
二、專業化運行維護
(一)組建專業化運行保養隊伍。鑒于大型采掘、機電運輸等設備技術含量高、精密度高的實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組建專業化的運行保養隊伍,讓最專業的人干最擅長的事。年產300萬噸以上的大型礦井礦井內部可成立設備運轉工區,下設液壓、電氣、機械、電控、搬運等專業管理組,配備經過廠家或專業技能培訓的有上崗資質的管理人員及熟練工,責任到人,明確檢修保養流程,對關鍵工序級部位建立可追溯的檢修記錄,負責對設備進行“保姆式”的巡檢和點檢定修,安排與生產單位生產班次同上同下,現場跟班維護檢查,同時負責監督日常生產單位正確使用保養設備,避免拼設備和違規使用造成的事故和損失。
利用專業維修車間及場地,以修代培,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提升操作人員保養技能,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定期輪換,便于掌握設備原理、構造和性能,在使用中正確使用,減少因操作使用不當或維護保養不及時造成的事故。建立專家式的診斷隊伍,對設備出現的疑難雜癥,組織專業人員、團隊進行會診,現場寫實、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對薄弱環節進行加固,對不正確操作使用習慣進行糾正,對維護保養滯后進行提前防范、指導設備現場修理等,提高設備故障診斷和修復效率。對大型設備出現的事故,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追查處理,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沒有得到追究不放過、事故防范措施沒有制定不放過,切實吸取事故教訓,防范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二)設立專業維修空間場地。由于礦井采掘設備噸位大、體積大、拆裝運輸困難,為提高檢修效率,必須再設計系統時考慮維修空間和場地,地面配齊足夠的檢修設備及場地,保證照明亮度及保持清潔,備齊備品備件,提高檢修作業效率。
(三)建立“菜單式”運行保養巡檢流程。以提高設備開機率為考核指標,明確設備包機人的責任及日常檢修流程,設計成表單化,便于現場操作確認。對設備管理人員設計巡檢記錄,詳細記錄巡檢過程及結果,確保監督到位。對設備操作人員,設立操作要點看板,明確嚴禁事項,懸掛在操作場地附近,便于操作人員按操作要領正確操作使用設備。操作開關、遙控器等專人保管,操作前必須先進行檢查確認,操作一定時間后,為避免因工作時間長造成失誤和誤操作,當班作業人員必須進行“手指口述”,重復操作要領,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實行火車時刻表制的生產開工時間,利用檢修“避峰填谷”,優化設備開機時間,錯開大型設備啟動時段,降低電費。
三、專業化安拆轉運
(一)專業化指導進行收尾。為加速設備安拆進度,組建專業化搬家隊伍,縮短搬家跳眼工期,降低搬家成本,專業部室加強技術指導,提前介入收尾、初采階段的采煤工藝管理,確保正規循環,加強兩巷支護管理,為安拆工序提前準備外圍系統等施工條件。
(二)細化設備安拆轉運工序安排。專業部室按照實現排定的接替時間優化按拆工序網絡圖,責任到部門、到人,督促設備、材料及工具的到位,確保各時間節點任務按時完成。裝車設備要標明序號,避免安裝時弄錯順序、浪費安裝時間。
(三)施工現場“零丟失”回收。對各類設備實行臺賬式分類管理,尤其是容易丟失和損壞配件、設備,拆下前事先做標記,拆后及時裝袋、裝箱編號,及時清點,做到與主機一一對應,避免遺漏和丟失。
四、專業化保養及大修
(一)定期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修。對大型關鍵成套設備,按照產量、過煤量、破巖量等確定大修周期,進行周期性檢修,為下一個循環避免帶病運轉消除隱患;對易出現故障的設備,根據日常檢修保養記錄,及時分析原因,對設備進行預防性檢修維護保養。如對密封、填料等易磨損部件,提前備好易耗品,加強日常檢修和更換,對過斷層期間的刮板運輸機、減速機等設備,加強磨損觀察和避免長時間過載。
(二)加強潤滑管理,建立專業性檢測平臺。油脂是設備的“血液”,潤滑出現問題,設備磨損加劇,不僅使用壽命大幅縮短而且易故障頻繁,據測算,加強潤滑管理可降低70%以上的機械事故率,因此必須對礦綜采、綜掘、大型機電運輸等設備的潤滑油脂、乳化液配比等專業管理,建立油脂更換記錄,定期更換油脂,提高設備性能。針對綜機專用配件消耗高的實際,建立綜機配件、材料檢驗測試中心,不具備檢測條件的,委托廠家或修理單位幫助進行檢驗,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現場,對設備造成損壞,同時,也便于明確檢修保養責任,提高包機檢修人員責任心。
(三)嚴格大修質量管理。堅持能內修不外修原則,嚴格設備檢修清單,列清使用單位、規格型號、設備編號、損壞部件、需更新配件、原因分析等事項,同時,按照“五定原則”組織對設備大修,即定人員、定標準、定工期、定資金、定工藝,恢復設備性能,所有大修設備按照重新再制造工藝及標準進行修復,關鍵部件磨損必須全部修復或更換,并對大修設備嚴格按照不低于出廠標準要求進行檢驗和驗收,避免修復不徹底和存在缺陷導致使用周期縮短。對外修設備,建立保修期制度,保修期內又原修理廠價負責保修,提高修理廠價責任心。
煤礦大型設備專業化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選型配置論證、到運行管理、使用維護保養,以至大修更新等全壽命周期進行精細化管理,忽視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設備正常使用和壽命周期,加大運行維護成本,因此,對煤炭企業而言,確保產能發揮專業化管理不僅勢在必行,而且會產生增值效益,即延長設備壽命周期減少新設備投資帶來的溢價收益。
參考文獻:
[1] 郝騰飛. 加強設備運行管理 確保安全生產高效《中國煤炭工業》[J]2014,1-28
[2] 王良,張承先,趙汝經.[M] 德國煤炭現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