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強
摘 要:新課改以后,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即課堂上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已不能滿足《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學提出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需要進行全面的創新,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注重物理實驗的展開,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分析了我國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實情況,提出了進行物理教學方法創新的幾點意見。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創新
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它是以實踐和觀察為基礎建立的。物理學家在觀察思索驗證的基礎上總結出了物理規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走相同的路,任何一個物理規律都是通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進而總結得出的,科學發現都是從觀察之中得出的,因此,傳統的物理教學方法只單純地依靠講解是無法收到良好效果的。
一、當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
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倡導多年,但應試教育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為考試而教學,為考試而學習是廣大師生對教學的共同理解,雖然當前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物理教學的評價方式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還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依據,所以老師們誰都不愿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去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嘗試,都寧愿比較保守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多學校的物理課堂還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雖然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物理作為一種應用型的自然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物理實驗的作用,將原本應該學生親自動手時間的物理實驗轉變為老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學生無法親自動手參與實驗以驗證課本中的定律,不了解公式的來源,只是對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機械的記憶,這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我國少數地區的某些學校試圖對物理教學提出新的教學理念,但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嚴重阻礙了其進程,整體情況很不樂觀,要想對教學方法進行徹底的改進,首先要明白,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只有讓廣大師生充分意識到教育的目的,才能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盡可能地對學生做到全面培養,才能讓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積極參與到物理的學習中,提升教學質量。
二、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
1.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
初中物理課堂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那么課堂的主體就要從老師轉移到學生,讓學生站在物理教學的關鍵位置,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將老師放在輔助的角色上。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雖然陳舊,但在老師們的思想中已經成了先驅,認為這種方法雖然陳舊,但至少可以保證學生取得較高的考試成績,這就是典型的以老師為中心,采用這種方法教出的學生綜合素質肯定不高,其直接后果是學生成為了考試機器,所學知識只會在考試時用,而不會用它們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老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給學生留出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對自己的課程設計、講課方式等提出建議,共同為物理教學出謀劃策,找出適合本班學生的最佳教學方法,使老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能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2.教學方法的創新方法
(1)充分利用實驗。物理教學應該以實驗為基礎,沒有了實驗的支持,物理教學會是一潭死水。雖然許多物理規律已經得到證實,但它們都是很抽象的,單純地依靠講解是無法讓學生完全明白的,配合實驗進行教學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可以對書本中介紹的物理知識有更深的了解,明白了物理公式的來源以及如何去運用,通過實驗,可以使學生將物理理論知識學得更加扎實。
(2)比較法。許多物理知識之間是相通的,在教學中通過對相似的物理知識之間的比較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并能通過對相似知識點的比較加深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例如,聲音的傳播和光的傳播的相同點是,它們都是以波的形式傳播,都可以產生反射和衍射,彩虹的形成是光衍射的原理,而聽到隔壁的聲音是聲的衍射。聲音的傳播和光的傳播的不同點是,光在真空中也可以傳播,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通過在相互比較中學習,可以使學生養成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3)比喻法。物理來源于生活,許多物理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老師在上課時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教學中,利用這些例子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模擬和比喻能夠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形象化,也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物理美。單純依靠講解使原本就枯燥的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無聊,有些簡單的物理理論不需要通過復雜的實驗進行展示,通過把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教學中用來比喻物理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思維。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多媒體教學具有操作簡單、展示范圍廣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復雜的物理內容形象地展現學生面前,有些無法通過物理實驗展示的現象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模擬,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發散講解時,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其他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
老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對物理教學方法進行全新的改革,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實踐,讓學生帶著課堂知識去體驗生活,將生活帶入到課堂中,通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石桂英.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125.
[2]楊開倫.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