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英,殷彥
(西安市衛生學校,陜西西安710054)
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賽后思考
朱紅英,殷彥
(西安市衛生學校,陜西西安710054)
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競賽標準
由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研究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檢驗專業研究會組織,我校承辦的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中醫藥社杯”檢驗技能競賽于2014年5月29日至31日在西安隆重舉行。本次競賽得到了全國衛生職業教育研究會和陜西省、西安市教育、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國各衛生職業院校的積極響應和踴躍參加,取得了圓滿成功?,F將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賽事情況總結如下。
2013年初,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檢驗專業研究會決定舉辦2014年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經專家組多方考察論證,確定我校為承辦單位。
2013年8月28日,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檢驗專業研究會向全國各衛生職業院校下發了競賽報名通知,競賽分中職組、高職組兩類進行,項目為白細胞計數、革蘭染色、血糖測定(見表1)。截至2014年1月8日,有24支中職組代表隊(72名選手)和30支高職組代表隊(90名選手)報名參賽。

表1 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項目匯總
2.1 科學的競賽標準
為確保競賽“公平、公正、公開”進行,競賽組委會于2014年4月19日在我校組織召開了賽前通報會,來自全國40所中、高職院校的50名指導教師參會。會上就各競賽項目的評分細則逐條進行了研討,達成共識,修訂后的競賽評分標準更完善、可操作性更強。
選手的參賽號、標本的靶值是確保競賽“公平、公正、公開”進行的關鍵。賽點技術組對選手抽簽過程進行多次演練,確保抽簽結果為雙盲編號;對競賽使用的血液標本、血糖標本、菌種標本的靶值和編號也實施雙盲編號。
2.2 規范的競賽程序
為提高競賽水平、規范競賽操作,競賽組委會委托我校錄制了3個競賽項目的操作視頻,供各參賽院校參考,確保競賽有序、規范進行。
“公平、公正、公開”是我校承辦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的宗旨,為此學校投入巨資購置高清攝像頭,對每位選手的操作過程進行全程錄像;同時設立中職組、高職組兩個觀賽區,全程實時轉播競賽實況。
為確保競賽順利有序地進行,競賽組委會先后繪制了兩套競賽流程圖,結合我校實驗室布局,多次進行現場模擬推演,最終確定了較為規范的競賽流程,確保了競賽圓滿舉行。
2.3 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
競賽組委會制定了《2014年全國衛生職業院校“中醫藥社杯”檢驗技能競賽(賽點)工作人員工作細則》,將工作目標和責任落實到每一個職能小組及每一名工作人員,確保競賽順利進行。
3.1 競賽項目設計合理
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項目設計合理,充分考慮了醫學檢驗專業的特點。在競賽項目選擇上以檢驗專業主干課程臨床檢驗、微生物檢驗、生化檢驗為主,同時結合臨床實際,以基礎操作(標本吸取、移液管的使用、計數板的使用、無菌操作等)為考核思路,同時又有顯微鏡、722分光光度計的使用等內容。
3.2 儀器、標本質量控制精準到位
由于競賽標本有全血、血清、菌種等,為確保競賽用標本靶值的準確性,在陜西省、西安市檢驗學會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于2014年4月對新購進的五分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和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調試。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的檢驗專家全程參與了儀器定標、室間質控和菌種鑒定等工作。賽前,3個競賽項目的儀器校正、室間質控等主要工作如下。
(1)白細胞計數:①對競賽用計數板逐一進行鏡下計數,挑選誤差值符合要求的血球計數板。②對競賽用移液管、微量吸管進行校正。③對新購置的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每天由3家三甲醫院檢驗科進行室間質控測定,確保儀器的穩定性和標本靶值精準到位。同時與手工計數結果進行對比,確定手工操作K值,并繪制每日質控圖。④競賽期間對采集的血標本用五分類血細胞計數儀進行測定,分裝后再用手工法確定白細胞計數的靶值。⑤對競賽用顯微鏡進行逐臺檢查,及時更換不合要求的顯微鏡。
(2)血糖測定:①分別作朗道質控品和中生北控質控品的每日質控,5組/天,繪制質控圖,為賽前專家組確定K值提供依據。②進行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和722分光光度計(711S、722G)的平行對照實驗,對比儀器操作與手工操作的誤差,確保4組/天,為賽前專家組確定K值提供數據參考。③用手工法對12臺722S分光光度計和4臺722G分光光度計進行平行對照實驗,至少4組/天,最后挑選性能穩定的儀器用于競賽,剔除性能不穩的儀器。④用分光光度計比對所有比色杯的吸光度進行測定,剔除透光率偏差較大的比色杯。⑤競賽當天對每份凍存質控血清進行復溶、標準應用液配制、分裝和雙盲編號。
(3)革蘭染色:①競賽選用的菌種經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交通大學二附院檢驗科專家鑒定,并出具菌種鑒定報告單。②對競賽選用的革蘭染液全部進行逐一試染,確保染液準確無誤。③競賽時選手染色用的玻片、菌種(血平板)全部編號封存,為可能出現的仲裁提供證據。
為承辦好首屆全國衛生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我校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對檢驗專業實驗室進行整合和裝修,并對我校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的醫學檢驗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中購置的價值320萬元的儀器設備進行驗收和測試,確保競賽場地、儀器設備準備到位。
為確保競賽順利進行,我校成立了由校長牽頭、全體領導班子成員組成的競賽委員會。委員會下設競賽辦公室,辦公室下設秘書組、會務組、學術組、后勤組、外聯組和服務組6個職能小組,負責競賽的組織實施工作。
賽前,競賽辦公室先后召開7次專題工作會議,檢查競賽準備情況,并組織全校范圍內的模擬演練,醫學檢驗教研室組織兩次賽場內模擬演練。
競賽得到了全國各衛生職業院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參賽院校和參賽人數遠遠超出預期,參賽結果令人滿意,具體情況見表2~5。

表2 中職組個人單項得分情況(分)

表3 高職組個人單項得分情況(分)

表4 我校中職組選手獲獎情況

表5 我校中職組選手個人單項比賽獲獎情況
此次競賽中,各參賽院校的選手均展示了較高的技能水平,取得了滿意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白細胞計數方面:①比賽超時,一般情況下時間足夠,但很多選手緊張,比賽超時人數較多。②結果報告錯誤,個別選手最后結果沒乘以109/L,扣50分。③結果誤差明顯,原因主要包括:本身計數方法問題、選手操作誤差、應吸白細胞稀釋液的量為0.38ml但選手吸取了0.28m l、0.48m l、0.40m l等。④吸血量錯誤或不準,微量吸管顛倒使用。⑤充池均勻度扣分較多。
(2)革蘭染色方面:①只注重對操作過程死記硬背,操作不流暢。②標本脫色不到位,G-染成G+。③標本沖洗不到位,片子上G-菌和G+菌均有。④操作慢,不必要的動作太多。⑤學生無菌操作意識淡薄。⑥顯微鏡使用不熟練,操作不合理。
(3)血糖測定方面:①普遍超時,最長超過4分鐘。②個別選手在計算結果處寫上自己的編號、工位號,導致信息泄露。③個別選手有意撥動濾光片調整桿,造成后面選手操作不便。
百密必有一疏,再完善的競賽方案也有疏忽的地方。競賽中我們發現個別選手存在為得高分而杜撰白細胞充液計數結果的嫌疑;在血糖測定中有選手賽后儀器歸位時撥動濾光片調整桿。而競賽評分標準中對此類不和諧因素考慮不足,扣分標準不完善,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檢驗技能競賽中進一步完善。
G424.28
A
1671-1246(2015)01-0025-02